儿童文学评论家、《儿童文学》杂志原主编徐德霞在《一个女孩朝前走》还是书稿的时候就读了这部作品,当时的名字叫《少年黄文秀》,她读完之后提了很多意见。后来,她看到书名改为《一个女孩朝前走》,立刻眼前一亮。她认为,这部作品在英雄楷模的书写当中是独树一帜的,写出来了一个女孩从平凡走向英雄的真实的成长过程,成长轨迹非常清晰,人物有血有肉,活生生地立在我们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成长为英雄的潜质,只要有理想、信念和追求。常言说寒门出孝子,《一个女孩朝前走》便是最好的注释。黄文秀出生在贫困之地,在她短短的20多年人生中,贫穷生活如影随形,但是就在这个家庭当中,整个的家风涵养,以及父亲一定让孩子走出大山、无论什么困难都压不倒的坚定信念,令人十分感动。同时,黄文秀的父亲很幽默和乐观,比如书中写到用几块板给孩子钉小滑车等等,这样积极的生活态度给了徐德霞很大的震撼。正因为从小有这样的家教和培养,黄文秀一直都是乐观向上的女孩。她在研究生毕业之后,已经走出大山,走到北京,走到全国一流的城市,但她仍毅然决然返回家乡。她这样的理想信念离不开家庭的培养和引导。出于人自然的追求,她希望改变家乡,希望家乡可以富庶起来。《一个女孩朝前走》让更多的少年儿童获得一种力量,获得精神的滋养。“朝前走”是永恒的精神,是生命当中最可宝贵的精神,应该把这种精神弘扬下去、继承下去,不止是一个女孩朝前走,更是一代又一代的男孩女孩朝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