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和福建省文联共同主办的长篇报告文学《乡村造梦记》作品研讨会在北京、福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福建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王江,福建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陈毅达,以及白烨、顾建平、徐可、徐剑、张陵、李炳银、贺绍俊、王国平、陈涛、郑建华、曾涛、林秀美、钟红英、赖碧强、练建安、黄文明、曾念长、陈培浩等20余位作家、评论家与会研讨。研讨会由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王松主持。
沉洲创作的《乡村造梦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共28万字,分为“梦起策源地”“梦续桥头堡”“梦圆扬帆港”三部分。作品记录了以林正碌为代表的城市艺术家通过文创艺术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带领屏南山村农民改变贫穷命运和山村面貌的故事。
王江谈到,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这片土地为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旺盛源泉和广阔舞台。希望福建文艺工作者从更多角度展现时代变迁中的新故事,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具有福建标识的精品力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与会者认为,《乡村造梦记》彰显了以县乡干部、外来艺术家和当地农民为代表的一群满怀激情的造梦者秉承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生动描绘了他们在闽东乡村大地进行的脱贫攻坚实践。作品立意和构思高屋建瓴,点面紧密结合,写法上既统筹全景布局,又注重局部的细腻描绘,人物刻画生动形象、富有质感。这部作品为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样本,也为时代留下了独特的记录和思考。
沉洲坦言,围绕此书的采访创作是一次难得的经历,在记述屏南文创产业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对屏南乡村的历史、文化和古村复兴与城乡融合进行了深入思考。置身于瞬息万变的时代,过往的知识和经验远不足以涵盖当下日新月异的生活。作家一定要把创作与火热的生活紧密连接,调动自身所学所感所悟,发现更多造梦者,塑造那些追梦逐梦的普通人形象,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土壤中绽放出文学之花。(李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