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京剧院演出的《燕翼堂》是一部题材颇为独特、思想艺术质量比较高、能够引起受众强烈观赏兴趣的新的京剧佳作。其以山东省蒙阴县红色革命大家庭“燕翼堂”的事迹为原型改编,讲述了燕翼堂第十五代掌门人刘合浦,在其弟与子也即党的早期领导人刘晓浦、刘一梦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后,遵其“革命不胜利绝不入土”的遗愿将其浮厝桑行,并在国难深重、黑暗沉沉的时代背景下,同日伪势力展开极其艰难的周旋与抗争,最终毅然毁家纾难与敌同归于尽,书写了一曲气壮山河、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颂歌。
选择来自富裕大家庭的成员参加革命与抗战的题材进行创作,在京剧艺术领域似乎并不多见,因此既有某种开掘和表现上的难度,又有其与一般题材不同的独特艺术价值,也为避免创作上出现同质化的倾向提供了机遇和可能。该剧的主要笔墨对准的是刘合浦这个人物。作为“燕翼堂”传承了十五代的掌门人,剧作赋予其应有的丰富内涵和性格特征。其家族自古有之的勤奋耕读、家族和睦、开明民主、体恤百姓的家风,既是这个家族能够富甲一方的重要缘由,也是宗法社会常具有的深厚家族传统。剧中,刘合浦是家族诸事的决策者,又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和核心,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基于其担当的角色和个人的品性,对母亲刘高氏孝敬而又坚定,对子女专断而又宽囿。剧作正是从其角色与性格定位出发来揭示人物,并以令人信服、曲折生动的情节推进,使刘合浦被迫从苟且求安逐渐走向与敌同归于尽,做出使人荡气回肠的惊天之举,体现出的是复杂且变化着的性格。为了燕翼堂的平安与存续,他“要当一个家族的裱糊匠”,必须沉稳持重又忍辱负重,即便是“迎来送往疲惫不堪,四处小心还需要八面周全,中立求存夹缝里活,破财免灾忍气吞声为保平安”。一个“忍”字是这个人物在危局之下的处境的自况与心境的写照。而当日伪军步步紧逼,参加八路军的刘增韵不幸惨死敌手,且日军企图硬让他担任维持会长,并将燕翼堂征做总指挥部时,实际上是将这个人物真正逼到了绝境,他毫不犹豫地与母亲一道用几百斤火药炸了燕翼堂。剧作在此以感天动地、极其壮丽的场景,完成了这个人物的性格塑造。
除刘合浦这个主要人物外,其他人物的塑造也很成功。如作为烈士刘晓浦之子的刘增易和刘合浦之女刘增韵,两人是家族血脉与传统的延续,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扬。他们是受进步思想影响和理想信念鼓舞的热血青年,对胜利充满了信心,对敌充满了仇恨,对敌斗争决不妥协。但剧作为他们设置了较为曲折的剧情,即他们带着家里的几个堂兄表弟要离家出走去抗日的时候,却受到了来自刘合浦的强大阻力,要把他们绑回来以家法伺候,此举非常符合刘合浦这个人物对于家族事务的考量和明哲保身的逻辑。但两人始终不为所动,不仅愿意承受家法的惩处,亦不受在刘一梦牺牲后刘增易成为刘家长孙和燕翼堂未来掌门人所惑,刘增韵对此甚至表达出“身处黑暗之中,总要有人做灯,照亮自己,照亮别人,照亮前边的路”的乐观昂扬信念。
这是一部思想深邃、结构精湛、艺术讲究的剧作。剧作虽然有长达10年的时间跨度,但总体看来却紧凑紧张、一气呵成,其秘诀是构筑起较为立体的人物关系,并且将人物放在精心设置的激烈的戏剧矛盾和情感冲突之中来表现,让人物在冲突中进行难度极高的选择或决断,其选择和决断的过程就是人物性格逐渐显露与丰满的过程,就是人物气节张扬和轰响的过程。剧作更为特殊的意义还在于,其以生动丰富的剧情设置,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了中国革命的本质,即燕翼堂作为一个开明的封建家族,坚定选择跟定中国共产党走。燕翼堂家族的这种壮举,所表明的既是其传承的是中华民族骨血中的优秀基因,这些衣食无忧的人们在民族危急存亡之秋,为了民族的未来敢于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成为民族进步与解放的重要力量,也充分反映出党的历史成就和民心所向这个铁的事实和历史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戏有着非比寻常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燕翼堂》还体现出山东省京剧院作为国家重点院团的强大实力和艺术水准。从剧作的文本与舞台的呈现来看,可以说用京剧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这个题材是极为契合的,序幕与五场戏所形成的起承转合和跌宕起伏,节奏的形成和把控极为鲜明紧凑,且充分利用京剧生、旦、净、丑等多种角色的突出特点,及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手段,在强化剧作思想性的同时,形成了极强的艺术张力。同时剧作在以现实主义叙事风格为主的基础上,恰当地融入了浪漫主义手法,使表演空间、人物情感和思想内涵得到了应有的拓展、延伸与表现。并根据剧情的需要,采用独唱、对唱、三人合唱、六人不同声部合唱,乃至几十个人的合唱等,营造了戏剧苍凉悲壮的氛围,形成了剧作壮阔宏大的气势,体现出了可贵的抒情性品格。此外,舞美设计制作也显示出与剧作相称的高水准、高质量,燕翼堂的建筑立体结构与平面形象相结合,以及主体视觉形象细节处理上的有质感和讲工艺,于厚重中显精致,给人以豪华而坚实、庄严而厚重的印象,折射出的是颇具中国特色、气派与意味的凛然和风骨,是剧中大时代下正面人物的情感与血性,使剧作显得恢弘大气、气韵饱满、品格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