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文的作品似乎很难定义,纪实和虚构、散文和小说……这些传统的或者流行的分类方法对他都不适用。《河床》《漂泊与岸》《梦城》《南方冰雪报告》《命脉——中国水利调查》《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大宋国士》《袁隆平的世界》《海祭:从虎门销烟到鸦片战争》……他的作品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也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陈启文一直随着他的作品在行走,或者说,他的作品一直随着他在行走。中国的粮道、河道、水道,在他的笔下,是中华民族的国之大者,是普通百姓的生存之道。
陈启文的作品充实丰盈,见功夫、见知识、见情怀、见境界。作为2008年中国南方那场旷日持久的暴风雪的亲历者、见证者,他将目光投向灾难中最底层的百姓——他们在第一现场遭受灾难又得到救治,他们中每一个人的存在和命运恰是大时代中家与国的存在和命运。
陈启文写袁隆平,写的不仅是一位从中国稻田里走出来的呕心沥血的农业科学家,写的更是与中国农业息息相关的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他写的是袁隆平,却同袁隆平一样心忧天下,他笔下袁隆平的科学、人生,又何尝不是中国的未来、中国的世界?
陈启文对水情有独钟。在他看来,水是人类最早认知的元素之一,看似寻常,又非同寻常。“在人类诞生之前水就诞生了,没有水,也就没有人类,没有一切生命。水是生命之源,水也是有生命的,甚至有着强烈的生命意志。只有追溯生命之源,人类才能接近生命与存在的真相。上善若水任方圆,许多年来,我一直在沉思,人类能否在江湖之上重建一个新的价值世界?”
他写黄河,写出的不只是一条河,而是黄河的命运和时代的境遇。他从黄河入海口出发,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历经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四川、青海,抵达黄河源头。他从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出发,而后又顺流而下,回到起点。他穿越大河上下,迂回穿插到黄河的众多支流、湖泊,历尽艰险,上下求索,将所闻所见所思所行点点滴滴记录在手记里。黄河像一柄长剑,深深肃立在中华民族的苦难记忆里,陈启文的足迹也如同一柄长剑,深深地插进中华大地。他感悟着大河山下的自然与生命、地域与人文之间的血脉深情,细述沧桑流年,从一条岁月长河开始溯源,对中华民族这个伟大民族的源头、嬗变、崛起、兴盛进行清晰的呈现,叩问她所折射出的文化气质和精神情怀。
最近,陈启文又拿出了他沉甸甸的新作《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这是中国第一部全景式展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东深供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因为工程的严密性、封闭式管理状态,外人对其鲜有了解。2021年4月21日,中宣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这个“建设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线的光荣团队”才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也让陈启文有了探求“深藏功与名”的建设者和守望者的机会。
东江是珠江的三大源流和四大水系之一,是一条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河流。1930年春夏之交,那时正处于人生低谷的毛泽东在寻乌做了20多天的社会调查,撰写了一部闪耀着实事求是精神光芒的经典之作《寻乌调查》,首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今天,东深供水工程让东江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香港“水荒”是香港人刻骨铭心的记忆。水危机带来的必然是最基本的生存危机。如何拯救在大旱与水荒之中备受煎熬的香港?中央政府高度关注,1963年6月15日,中央政府发出了《关于向香港供水谈判问题的批复》,东深供水应运而生。那时,我国刚刚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三年困难时期”,正值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而“中央决定暂停其他部分项目,全力以赴建造东江深圳供水工程。”
“东深供水”是一个跨越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代、连接了内地和香港两种社会制度的民生工程,也是一个超越了单纯水利意义的政治工程。从一开始周恩来总理就做出了明确的批示:“应从政治上看问题。”随着工程不断升级,东江水源源不断地流进香港,那旱魃横行的水荒渐渐成为传说。在《血脉》中,陈启文讲述了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上万名建设者在党中央领导下,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克服重重挑战,在东江和香江之间搭建起一条对港供水生命线的真实历程。
半个多世纪以来,前前后后共有3万多名工程勘探、设计、施工人员和运行维护人员参与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运行。“给香港送水的人”接力传承、精心守护,先后四次对供水线路进行扩建、改造,使供水能力提升30多倍、水质安全得到根本保障,惠及了沿线各地,满足了香港约80%的淡水需求,成为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线。
这部报告文学,是陈启文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来写作的心血之作。他通过田野调查,抵达当年多个施工现场,追踪采访工程的建设者和守护者,还原了东深供水工程各个建设时期的艰辛历程。
陈启文在调查中发现,东深供水不同于一般的供水工程,对港供水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供水,这是一条水路、一条血脉、一条生命线,更是哺育粤港两地同胞的生命水,是香港与祖国内地骨肉相连的一条血脉、血浓于水的一条命脉,每一滴水都饱含着祖国母亲对香港同胞的深情大爱,那源远长流的生命之源早已渗入香港的每一寸土地,融入了香港同胞的血脉深处。
这部报告文学体现了陈启文的写作态度——从不怠惰,从无偷懒。面对东深供水的重大历史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他深入采访、深入思考,掌握了大量的一手素材。水是国之命脉、家之命脉、一切生命之命脉,对水的牵挂其实更是对自然的敬畏、对自我的认知、对生命的追问。这部报告文学是对东深供水工程做出的完整、全方位的阐述,是一部填补空白的作品。
每次读陈启文的作品,我都会想到电影中那些奔跑的镜头。他的脚步是峻急的,他的目光是焦灼的,他的心神是漂泊的。他用历史度量着现在,又用现在绸缪着未来。他看见了太多的“是”,又看见了太多的“非”。他筑高台“作法”,呼风唤雨,却少有知音。他不相信救世主,呼唤人类去做自己的主人,为此,他总想跑到时间的前面,断喝一声,以雷霆之势力挽狂澜。这让他的文字始终有着难以释怀的忧患意识,让他的思考超出了一般的文学作品,具有了非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非凡的现实性和前瞻性,甚至有了非凡的孤独感和非凡的开阔感,这些构筑了陈启文作品的杂花生树、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