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书香中国

为时代楷模“东深人”塑像

□秦艳华

上世纪上半叶的香港,每遇大旱,水荒必至,是什么拯救了在大旱与水荒之中备受煎熬的香港同胞?为了修建东深供水工程,一代又一代内地同胞接力奉献青春和热血,这每一滴水里都流淌着大爱与亲情……东深供水工程是哺育粤港两地同胞的生命水,更是香港与祖国内地骨肉相连的血浓于水的一条命脉。长篇报告文学《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再次还原了那段举世闻名的东深供水工程修建历史,让人们重温了这一伟大工程建设者群体的奋斗精神和时代风采。

东深供水工程自1964年开工,经过首期工程、三次扩建和一次改造,历经半个多世纪,一代代“东深人”在工程建设和守护中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创造了中国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2021年4月21日,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光荣称号。水在哗哗流淌,像历史在激越地诉说。穿越时空,这一工程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作者陈启文在介绍创作的起因时说:“这是我一个久存心中的愿望,那就是去纵深揭示这条河流和这一工程的来龙去脉,去见识见识那些‘深藏功与名’的建设者和守护者。”

于是,陈启文查找、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不辞辛劳地进行了长时间细致入微的田野调查,按照时间顺序,将这一工程建设的起因、过程以及目前的状况等做了系统而详尽的描述。而这部作品用力最多、用情最深的则是选取了三代“东深人”的典型代表,用大量生动的细节记录还原了他们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真切而深情地彰显了他们的革命精神、创新精神、牺牲精神和家国情怀,为这一“时代楷模”群体塑成了一座庄严而高大的英模群像。

为这一工程的建设者塑像,陈启文首先追根溯源关注了最早参与工程的第一代“东深人”。曾光是东深供水首期工程的总指挥,从1964年春天到1965年春天,他率领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上万名建设者,以“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意志,在短短一年时间就建成了一个全长83公里的大型跨流域供水工程,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者之歌。他是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但因年代久远,有关他的资料几近于空白,他在世时也没有留下什么文字材料。但陈启文知道,曾光是一名东江纵队的老战士,他便去查阅东江纵队的史料,如海底捞针般从历史的缝隙中寻觅这位老革命的踪迹。在作品中,陈启文将东江纵队的革命精神与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联系起来,深入发掘了一代代“东深人”的血脉传承。

不论是设计还是施工,“创新”一直是“东深人”引以为豪的追求。从最初的凿山劈岭、架管搭桥,到接下来的每一次扩建和改造升级中的关键技术突破,都贯穿了“东深人”的创新精神。陈启文浓墨重彩地向我们描述了1998年10月开始的“东改工程”。在总设计师李玉珪的主持下,“东改工程”作为一个跨世纪的工程,比此前的历次工程都具有更新的理念、思路、技术与方法,从整个工程的建设历程看,这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次工程,在科技创新上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譬如当时世界同类型最大的现浇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U形薄壳渡槽的设计施工,譬如世界同类型最大的现浇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圆涵的设计施工……正是靠着设计者和建设者永不停滞的创新精神,在长达60年的不懈奋斗中,东深供水工程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水利工程的经典之作。

陈启文还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表现了“东深人”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在这部报告文学中,陈启文记录了一个个英雄般的人物,描绘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场景,把“东深人”面对艰险舍我其谁的勇气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1964年10月13日深夜,一个超强台风登陆广东沿海地区,狂风大作,大雨倾盆,没过多久,洪水就漫了上来,淹没了设备,冲撞着围堰。一旦围堰决口,这些设备将被冲走毁掉。不容多想,人们从工棚中飞奔出来,胳膊挽着胳膊,肩膀靠着肩膀,在狂风暴雨中用血肉之躯组成一道道人墙,抵挡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洪水……“东深人”不畏艰险自不必说,有好几位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东深三期扩建工程中,“牛叔”张国华率第五工程队负责“深圳隧洞”的施工。当时,张国华已是奔60岁的人了,不但要跑来跑去指挥施工,有时候风钻工缺人,他还要自己顶上去。张国华没日没夜,持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就在天快亮时,他忽然一头栽倒在地,手里抱着的风钻还在岩壁上突突冲刺……人们痛心地说:“‘牛叔’是活活给累死的。”

东深供水工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香港的关心爱护和全力支持,凝结着香港与祖国甘苦与共、命运相依的血脉亲情,彰显着粤港两地人民心手相牵、守望相助的同胞情谊。正是怀着这样的亲情和情谊,建设者们秉持“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信念,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监理、一流的材料设备供应,实现了建设“安全、优质、文明、高效的全国一流供水工程”的总目标。在这部作品中,陈启文用大量的篇幅表现这是一个生命工程,是哺育粤港两地同胞的生命之河,更是一条香港与祖国内地骨肉相连的血脉、血浓于水的命脉。它是一个政治工程,直接关系到“一国两制”的政治稳定,维系着香港的繁荣稳定;它是一个经济工程,促成了香港的经济腾飞,也推动了深圳、东莞等沿线城市的现代化崛起。陈启文是用“心”去理解、用“情”去诠释这一工程的家国意义的。可以说,东深供水工程的设计者建设者,用他们无愧于时代的劳动回报了伟大的国家,也给香港同胞送去了生命的惊喜和向前的信心。

2022-06-01 □秦艳华 1 1 文艺报 content65055.html 1 为时代楷模“东深人”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