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少数民族文艺

报告文学《库布其与世界》:

多向世界讲好中国治沙故事

□本报记者 李晓晨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的库布其沙漠,在过去十余年间犹如一颗新星逐渐为人们所瞩目。从自古以来的荒漠化地区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型,在这里,数不清的治沙人贡献了无穷的智慧与汗水。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大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库布其模式”由此成为世界标杆,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具有典范性和启示性的样本。

出生成长在这里的内蒙古作家肖睿对这片土地上的变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跨越几千公里走访调研,同来自不同国家的治沙人沟通对话,查阅、积累了丰富资料,倾注大量心血创作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库布其与世界》。作品由远方出版社出版,以世界荒漠化治理标杆“库布其模式”为切入点,探究“库布其模式”如何从鄂尔多斯走向世界。全书时间跨度70年,集中彰显了“中国创造”“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5月30日,报告文学《库布其与世界》作品研讨会在北京、鄂尔多斯两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会议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内蒙古文联、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主办,内蒙古作协、鄂尔多斯市文联承办。

“它是属于库布其的,更是属于中国和世界的”

《库布其与世界》蕴含的是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智慧。“它是属于库布其的,更是属于中国和世界的。”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说,这部作品是内蒙古文学界回应时代重大关切使命担当,更是内蒙古青年作家以精品奉献时代、奉献人民的成果。肖睿不断在内蒙古大地上寻找写作的新资源,敏锐捕捉当下内蒙古发展的变迁与脉动,把自己的创作和更广阔的人群、更宽阔的生活现场连接起来,因此得以进入时代的内部、细部,有了无穷发现和无尽感受。

几年前,肖睿创作完成这部作品初稿后,中国作协曾专门组织过一次作品改稿会,邀请知名作家、评论家提出修改建议,如今三四年时间过去,当年参加过改稿会的许多人都对这位青年作家赤诚的创作之心印象深刻。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说,和前几年相比,今天再看到的这部作品有了较大进步,作家以治沙人的精神来写治沙,充分体现了文学创作应有的态度。作品在主题方面更加具有当代性,时代特色愈加鲜明,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创造了开阔的时间与空间维度。“既着眼于库布其这片土地,同时也把全国甚至国际视野中的很多人和事写进作品中。肖睿不是作为一个他者或者第三者来这里采风写作,而是灌注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真切情感,这种叙述使得作品更灵动,艺术上更加成熟、完善。”

因为写的是家乡,肖睿对这片沙漠怀有特殊的情感。在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何建明看来,这部作品的创新性在于其中呈现的人物和治沙典型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而正是这些人的行动和精神改变了库布其的面貌,完成了一项被国家和世界永远铭记的伟大事业。作为土生土长的鄂尔多斯人,作者满怀对沙漠的复杂情感,叙述风格像蒙古长调一样充满悲悯之感。他认为,这部作品证明了内蒙古的青年作家正在茁壮成长,内蒙古的报告文学创作后继有人。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对治沙并不陌生,他认为这部作品比较可贵的是作者的真诚,对土地和治沙人的真诚尤其难得。该写的故事、该塑造的人物、该弘扬的精神,都被作家一笔一画写进作品中,“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真正走进去了,写出了一部治沙史,同时也是一部精神史,一部心灵史”。

一部治沙史,也是一部心灵史

在叶梅看来,《库布其与世界》全景式展现了库布其的治沙史,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新时代生态文学力作,也是一部深入开掘库布其儿女心灵史、具有独特文学性和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作品结构宏大、视野开阔,以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未来结构全书,故事精彩,人物鲜活,情感充沛,蕴含现代科学精神,指向未来的希望和活力,具备收放自如的节制和张力。

“这类题材的报告文学创作有一定难度。”黄传会说,许多生态环保题材的报告文学容易形成简单的套路,读起来很枯燥,但《库布其与世界》则非常丰富、丰厚、饱满。作品没有采取单线条叙述,而是采用一种新的结构向读者讲述一个个故事,推出一个个治沙英雄,并在塑造这些人物的同时穿插讲述库布其的前世今生,实际上也在讲述库布其的文化,生动呈现了“绿色没有国界”的理念。

这种张力来自于作者匠心独具的叙事风格。正如王宏甲所认为的,作品像草原上孕育出的文字,如诗如歌,饱含深情,那种语言感觉与雄浑的沙漠相映照,也与变成绿洲的家园相映照,映照出作者清澈的心灵。从中我们获得了大量关于沙漠的知识,读到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也感受到浓郁的故土情深。“家乡需要这样的作家,只有他们才能够最真实、最深情地写出家乡的变化。”

贴着人物写,是很多人读完这部作品的感受。程绍武说,“贴着人物写”本来是沈从文介绍自己小说写作的经验,而这部作品也做到了这一点。它始终贴着人物写,通过人物的故事来表达主题,非常注重人物的刻画塑造,故事情节生动、细节丰富,这同许多报告文学作品的写法不同,文学性尤其鲜明,读后令人印象深刻。

“我深刻地意识到,库布其沙漠是人类精神的绿洲,写好真实的库布其生态故事,就是写好真实的、当下的人性奇迹。”该书作者肖睿的感悟令人动容,他坦言,利用多种手法与文体书写生态文明建设、书写沙漠的变化、书写库布其沙漠史诗,是自己这些年的创作核心,因为自己出生在鄂尔多斯这个曾经被沙漠环绕的城市,亲身经历了它变为绿洲的过程,见证了几十年来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它既有宝贵的历史意义,同时也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我愿意在这块文学宝藏当中努力探索和挖掘,写出更多属于这片土地的动人的故事。”

2022-06-10 □本报记者 李晓晨 报告文学《库布其与世界》: 1 1 文艺报 content65150.html 1 多向世界讲好中国治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