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副刊

林夫:刻刀为枪的革命战士

□曹凌云

鲁迅与林夫(左二)等

刚过完年,我便选了个惠风和畅的晴朗日子,走访了林夫的故里——苍南县钱库镇林家塔村和他曾经工作过的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林夫那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仿佛清晰可感。

林夫,我国新兴木刻运动的第一批实践者,得到过鲁迅先生的亲切教诲与关怀,他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年仅31岁。今年是他牺牲80周年。

林家塔村是东海岸边的一个行政村,村东是广阔的田垟,村西耸立着望洲山,村里的街巷两边多为两三层民房,一条贯村而过的河流,在阳光的映照下闪动着多彩的光谱。1911年2月22日,林夫出生在林家塔村,当时该村属于平阳县。他年幼时体弱多病,到了11岁时,才被父母送到村里的私塾开蒙,课程是国文和数学。林夫爱画画,见到书本上的插图,忍不住照样画起来,见到田间的花草,手痒痒也要画下来。他在林家塔村读书画画,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故乡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先生与学生融洽的氛围,成为他日后漂泊在外的乡愁。

1929年,林夫考入温州瓯海中山中学读书,在这里,他开始接触政治、时事,阅读到进步书籍。那时,日本加快对中国侵略扩张的步伐,温州学生反日爱国运动日益高涨,林夫迸发出拯救中国、改造中国的思想火花,与同学一起组织成立“动荡文艺社”,编辑、印发进步刊物《瓯海中学》,在学校学生自治会里负责美术宣传工作,逐步走上美术创作的道路。

1932年秋,林夫怀着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登上了前往上海的轮船。林夫到了上海,考进了刘海粟主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学习西洋画。林夫在上海没有经济来源,生活陷入贫困,得到同乡野夫的帮助。他在上海美专系统地学习了油画、素描、水彩等课程,还在野夫的带动下加入进步同学组织的“M·K木刻研究社”。同年12月21日,林夫、野夫等十多名进步青年在冯雪峰的安排下,聚集在上海野风画会,与鲁迅见面,林夫首次见到仰慕已久的鲁迅先生,并聆听了鲁迅的一番“野风闲话”。

国难当头,民族危急,林夫经常与黄新波、金逢孙等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参加飞行集会,张贴宣传标语,到工人组织中开展革命活动。木刻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他到工厂、码头去采访、速写,收集素材,创作了一批表现遭受外敌侵略、揭示社会矛盾和反映人民疾苦的木刻作品,参加展览或发表后,受到群众的欢迎。林夫刻过一幅马克思正面头像,在刊物上发表后,被法租界工部局逮捕。出狱后,他创作的刻刀更锋利了,作品有着强烈的生命震波和对自由灵魂的渴望,充斥着保家卫国的正义感,得到鲁迅先生的肯定。

日军侵占华北各地,直逼北平,1935年12月,林夫和千万名上海学生奔赴到位于吴淞区的上海市政府通宵请愿抗日,又涌向北火车站,准备乘车前往南京向国民党中央请愿抗日,受到当局禁阻。这一年,林夫从上海美专毕业,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上海一所平阳老乡办的弄堂小学里执教,继续以木刻为革命利器,控诉旧社会的苦难,呼喊新社会的到来。

在林家塔村,我遇到了林夫纪念馆馆长林亦挺,我向他打听村里是否还留有林夫故居。他告诉我,林夫故居原叫“七间厝”,是七间原木建造的平房,已于上世纪80年代初被拆建成三间两层楼房。林亦挺把我带到那间楼房里,我见到了林夫的小孙子林秀敏,他今年65岁。

1936年1月,在上海的林夫收到一封家书,是父母催他回乡“办毕业酒”。林夫赶回了家,原来是父母包办婚姻,让他与附近大河川底村一名陈姓姑娘结婚。陈姑娘没读过书,与林夫志趣不同。尽管林夫心中不满,但他是孝顺儿子,还是选择了屈从。林夫婚后在家里只过了十天,就又去上海,过他的漂泊生活,而妻子陈氏一直独守空房。

林家塔村村民为缅怀林夫的光荣历史,自发集资,多方募捐,于1999年在林氏祠堂里建起了林夫纪念馆,成为苍南县的红色地标。在林亦挺的带领下,我参观了林夫纪念馆。我在展览室里细看了林夫的木刻、砖刻和漫画作品后,在一帧林夫等四位青年与鲁迅的合照前,凝神良久。这是1936年10月8日,鲁迅在“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与青年木刻家促膝交谈的合影。

10月8日那天,是展览会的最后一天。大约下午3点钟,一位身材瘦削的长者从电梯里走出来,他穿着黑色宽大的长衫,一顶灰色呢帽戴得很低,遮住大半个脸,但在场的文艺工作者立即就认出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抱病前来参观,大家深受感动,热烈欢迎,围住他抢着问候。鲁迅先生说:“今年9个月中,足足大病了6个月。”“近来好了么?”林夫问。“稍好一点,不过也还时常发热,不能随便做事。”鲁迅先生摘下呢帽,清癯的面容,一绺浓黑的胡子,额头冒着微微的汗气,却精神很好。

展场布置在一个小礼堂里,由于经费拮据,略加装裱的300来幅展品悬挂在几根绳子上。鲁迅在大家的簇拥中,饶有兴味地逐幅看起来,边看边分析品评。他看完所有展品,呼吸急促起来,脸色更加苍白。大家要求他歇息会儿,他有些疲惫,便到展场一角的休息处坐下来小憩,那儿摆着几张藤椅和一张小茶几,热爱木刻的陈烟桥、曹白、白危和黄新波围坐在他身边,一会儿,黄新波因事离开了,林夫坐了过来。

关于他们的这次交谈,黄新波、曹白、白危等都有文字记述。透过那些文字,我们知道了鲁迅与青年文艺家倾心畅谈的大致内容,也让我们感受到鲁迅睿智的思想、灵动的诗心和平等的学术交流态度。鲁迅对这一回的木刻展览会总体评价是“自然比以前进步了,但也还有许多缺点”。他们还谈到以前的木刻展览和几次编印画册的经历,也谈到木刻以外的话题,比如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事。鲁迅瘦削的身子微微后仰,手捏烟卷,抽完一支又接一支。他语气柔和,幽默风趣,总引发大家开怀大笑。青年摄影师沙飞见到这热烈而欢快的场景,一连拍了九帧照片。谁能料到,这竟然是鲁迅先生生前最后的留影。

不知不觉3个小时过去了,一抹残阳从窗棂间投射进来,把布置简陋的展览会染上一片橙红。天色就要暗下来了,鲁迅先生起身要走,大家都要送他,鲁迅戴好帽子,说:“都不要送,我自己会走。”大家一齐把他送到电梯口,他慈祥地笑笑,自个儿跨上电梯,急急地走了。

展览会闭幕后的第11天,鲁迅先生病情加重溘然长逝,举国震惊。鲁迅遗体在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入殓。林夫每天都到殡仪馆去协助治丧办事处料理琐务。在鲁迅的葬礼上,吊唁的人数不胜数,林夫参加执旗和维护秩序。

出林家塔村,我驱车50公里,进入平阳县山门镇,再顺着一条田间公路,来到畴溪村东边山头上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见到了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简称“抗日干校”)旧址。

抗日干校原为山门镇畴溪小学,有两栋七间二层木构楼房和一间厢房,现在只存一栋楼房。楼房经过多次修缮,门窗、板壁、栏杆和教室里的课桌、板凳、黑板都很完整齐全,校园里9棵桂花树均高过屋顶,葱茏一片。

1937年七八月间,林夫等人正在筹办第三回全国木刻展览会时,相继发生卢沟桥事变和爆发淞沪会战,上海等地的逃难人潮如海浪涌动,林夫被迫乘船离沪返回温州。这时,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平阳山门创办抗日干校,林夫应邀前来从事美术宣传工作,也从此踏上了险象环生的战斗之旅。

抗日干校于1938年1月正式开学,有两百余名学员。寒冬腊月,林夫顾不得山风凛冽刺骨,在校舍和街头绘制抗日壁画,张贴抗日标语,他还在学校礼堂画了马克思和毛泽东像,并把马克思和毛泽东肖像的木刻分送给学校师生。他默默地工作着,学员们却喜欢接近他。他拿出自己与鲁迅的合影给大家看,说:“与鲁迅先生一起座谈又留下合照,实在难得,这是我人生中最光荣的事情。”大家看照片,林夫坐在鲁迅左侧,穿着长衫,眯着眼睛,一撮头发紧贴在额头上,正在聆听鲁迅的教诲。

两个月后,抗日干校结束办学,林夫与革命战友连珍一起率领新四军驻闽浙边后方留守处抗日流动宣传队,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在平阳、瑞安、泰顺等县,运用演讲、座谈会和文艺表演等形式,继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5月,宣传队解散,林夫留在中共平阳县委工作,任县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等职。他牵头创办以宣传抗日救亡为宗旨、公开出版发行的报纸《平报》,社址在平阳鳌江镇。

1939年春天,林夫到设在丽水城区的浙江省战时合作事业促进会工作,致力于木刻和砖刻,编印《红五月》木刻集,组织成立“七七版画研究会”,酝酿创办浙江省美工协会战时木刻研究社和浙江省木刻用品供应社。那年8月13日,丽水遭到日军飞机轰炸,遍地尽是烟火,浙东印刷厂等建筑成为一片废墟,革命工作无法进行。林夫焦急万分,他设法前往延安,经过几个昼夜的风餐露宿,到达金华,得知浙赣铁路被日寇截断,无法前往。林夫心有不甘,可面对严峻的局势,不得不返回平阳。此时凄冷的冬天已经到来,浙南大地草木凋零,霜气阵阵。

1940年初春,时局不定,同志失散,国民党顽固派捕杀共产党员,革命形势急转直下。3月14日,林夫因事经过鳌江镇,见天色渐黑,就投宿在《平报》社的宿舍里。那晚,报社里的党员同志都到另外地方开秘密会议去了。突然,几个国民党特务军警撞门而入,要查封报社,逮捕报社人员。他们铐起了两位报社人员,见到林夫,不清楚他的身份,也顺便带走了他。

林夫关押在平阳监狱里,《平报》社的党员和他的老父亲想方设法营救。平阳县长同意林夫写了悔过书或在报上刊登“脱党声明”就可释放,被林夫拒绝了,他说:“参加抗日活动是无罪的”。9月中旬,林夫被押解到温州监狱。11月,林夫被转送到江西上饶茅家岭监狱。在茅家岭监狱,林夫被特务们审问了三次,每次都遭受严刑毒打,腿部重伤,但他坚贞不屈,咬着牙苦撑待变的日子。

过了一年,林夫被视作“政治顽固分子”,编入“战时青年训导团东南分团第六中队”。1942年6月5日,日寇逼近上饶,林夫和500多名“抗日囚徒”在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宪兵、特务严密监押下,向闽北转移。几经转狱,林夫随身携带的东西一一丢失,唯独一张与鲁迅先生的合影还揣在怀里。他多次悄悄地从怀里取出照片,捧给狱友看,他说:“我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我要像鲁迅先生那样坚持韧性的战斗。”这张照片也极大地鼓舞了狱友们的斗志。

在转移途中,第六中队秘密党支部策划暴动,可是此时的林夫得了痢疾,本来就遍体鳞伤的身体,极度羸弱。负责暴动的同志征求他的意见,他立刻坚定地说:“不要管我。就是我跑不动,也决不能拖累同志们。”

6月17日下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转移队伍步行到福建省崇安县赤石镇崇溪河畔,等候过渡。人多船少,需分批过河,轮到第六中队时,已是红日西斜。浩渺的崇溪河对岸,是群峰连绵、林木茂密的武夷山脉。绵延的青山,缱绻的绿水,在夕阳的辉映下美如画卷。等到第六中队百来位同志全部坐着木船和竹筏过河上岸后,暴动负责人发出响亮的命令:“同志们冲啊!”刹那间,同志们迅速四散开来,奋力向武夷山中跑去,这就是著名的“赤石暴动”。

林夫强支病弱之躯,勇敢地奔跑着,他涉过一片水田,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进,但体力越发不支,步履艰难,无法快跑。而身后响起密集的枪声,子弹从他的身边和头顶呼啸而过,打在不远处的山石上,发出刺耳的钝响。他再一次摔倒,而且不幸中弹,在血泊中顽强地向前爬着。他累极了,抬头看了看天,黄昏伊始,天边已现艳丽的彩霞。

72名战友冲出了枪林弹雨,成功地钻进了茫茫林海,林夫在昏迷中再次落入敌人的魔爪。等林夫苏醒后,敌人用酷刑审讯,他瞪着仇恨的眼睛,没有吐露一句有关暴动组织的话。6月19日,林夫被枪杀在赤石镇附近的虎山寺旁,他的生命定格在31岁。后来据掩埋林夫的宪兵透露,他牺牲时,左手还紧紧地捏着一张被鲜血染红了的照片:他和鲁迅先生的合影。

我在抗日干校旧址寻找林夫当年绘制的壁画,工作人员告诉我,旧址里已没有他的壁画了。我走出挺进师纪念园,沿着山间一条布满浓荫的山岭来到畴溪村,向村民询问是否可见林夫当年在村里写下的宣传标语。一位姓周的村民说,经过80多年的时代变迁和风雨侵蚀,哪里还能见到林夫写下的标语啊。而前辈们的红色基因,已深深地融入到后人的身心中。我们站在畴溪村委会前枝繁叶茂的古樟树下交谈,远远望去,四野环山,白云缭绕山间,峰峦起伏连绵,那么悠远,又那么真切。

2022-07-02 □曹凌云 1 1 文艺报 content65454.html 1 林夫:刻刀为枪的革命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