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4日至5日,沙克诗集《诗意的运河之都》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江苏省淮安市举行。研讨会由中国诗歌学会、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作为指导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淮安市文联、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出席,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做书面发言。胡占凡、夏潮、徐粤春、张德祥、李少君、王山、丁帆、刘旭东、张清华、耿占春、向阳、胡弦、聂权、蒋登科、张德明、祁智、何同彬、徐培晨等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由淮安市文联主席王维国和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施军主持。
《诗意的运河之都》系淮安市委宣传部创优作品、江苏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的扶持作品,汇集了诗人沙克40年来有关运河及淮安的诗作,是一部书写祖国、故土与河流的诗集,也是第一部书写运河文明、千古淮扬的个人主题诗集,其中每一首诗都渗透了淮安的山水景色、风俗民情、文化精神,涵盖着淮安生活的现当代史。
与会专家认为,为大运河立传写诗,实际上是在构筑一种梦想,实现大运河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集中再现和艺术化提升,拓展现实与未来的文学发展空间,这也是沙克包括大运河两岸诗人们的文化责任。沙克勇于承担这样的责任,他围绕大运河两岸的历史风物,进行广泛的书写,从微观入手,把从少年到现在的人生和命运深刻地写在里面,体现了诗人在不同阶段对诗歌价值的递进追求。大家认为,大运河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史,在本质上指向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对中华民族历史精神的延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沙克的诗集是向大运河致敬,也是向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致敬。 (苏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