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前景广阔

□晓 原

一部文学作品的品质需要用时代的精神尺度来考量,需要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民来检验。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褪掉它们炫目的艺术光彩,而当文学史的滚滚车轮来到21世纪的今天,社会主义文艺如何在继承中国璀璨夺目的文学传统基础上,创造出更多书写时代、观照现实的精品力作,成为考验每一个文学主体的焦点问题。

从历史角度来看,书写现实、反映现实是古今中外的一个文学传统。人类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这些文明成果大多来自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归纳、提炼。在古希腊神话、悲剧里,众神不是超然物外、不食人间烟火的存在,而是像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爱恨情仇。正是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摹仿”说,认为艺术就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各种现实问题暴露出来,一种基于现实题材的、被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思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英国的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俄国的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美国的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这些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无一不是以现实生活为创作之源,他们暴露、批判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当我们把目光拉回中国,我们看到《诗经》中反映农夫艰辛劳作的《七月》和反映士兵征战生活的《采薇》,杜甫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用血和泪书写出“三吏三别”,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透过《红楼梦》里的荣宁二府描绘出封建王朝的堕落和不同层次人物的生活景象。在新文学传统里,“鲁郭茅巴老曹”等经典作家都把目光紧紧地盯在祖国的大地上、火热的生活中;赵树理把自己视为“地摊文学家”,一心一意为农民写故事;柳青辞掉领导工作,蹲点黄甫村14年,以一部《创业史》记录陕西关中农民群众的农业合作化生产和生活;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靠着真实、真情和朴素,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成长。可以说,文学创作始终与现实生活同行。

生活实践与文学创作是一对复杂的对应物,两者之间有着一个微妙的接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认为世界(宇宙)、作家、作品、读者构成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其中的世界就主要指向人们的现实生活实践。现实实践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源头活水,新时代的丰富实践更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富矿。从1978年算起,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史,在这么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华夏大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到社会重大历史事件,小到普通人的生活改变,这些都能成为很好的叙事资源。这其中,人民是文学创作的核心,社会主义文学的本质是人民的文学,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人民大众的思想、情感、意志都需要写作者深入观察。当然,现实实践并不仅仅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物质实在,还有一些更深层的文化意识、思想观念、精神品质。例如,众多的榜样人物、劳动模范,有的拥有感人的事迹,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他们身上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感等中国精神更是值得文学创作者重视。梁晓声的《人世间》就是这样一部紧贴社会历史发展、直面改革开放进程的佳作,该作以几位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再现了近50年来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国企改革、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众多时代命题,这部堪称百科全书的佳作获得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22年,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播出,受到了广泛好评。这说明,像《人世间》《山海情》《人民的名义》等现实题材艺术作品,能够既叫好又卖座,现实题材文学创作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现实题材在服务时代的同时,也为网络文学打开新的格局和天地。毋庸讳言,在近30年的网络文学发展进程中,玄幻、仙侠等虚构类题材小说占据了网络文学写作的很大一块领地。“穿越”“重生”的火爆,是资本市场导向,读者的娱乐需求与对现实的回避,作者的写作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目前,虚构类题材类型化严重,重复度极高,明显影响了网络文学的丰富度和生态环境,既限制了网络文学创作的高度,也无法承担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担。相对而言,现实题材更有利于发挥网络文学作家的长处,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学在数字时代继续攀登高峰。其实,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并非新生事物,网络文学诞生之初所指向的正是与人民联系紧密的社会现实、情感现实。曾入选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大江东去》展示了改革开放进程中国企改革、农村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艰难发展和痛苦转型,《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七月与安生》《失恋三十三天》是赛博空间里关于爱情、友情的宣言,《杜拉拉升职记》《橙红年代》《裸婚时代》则是对社会、职业和人生关系的思考和追问。只不过,这一时期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创作是自发的,作家借助网络铺陈体验、抒发情感。自2015年起,网络文学受到官方重视和引导,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创作进入自觉时期。一大批关注现实和讴歌时代、歌颂党、礼赞祖国的网络文学作品涌现出来,尤其集中在改革开放(《浩荡》《深圳故事》)、扶贫攻坚(《故园的呼唤》《扶贫路上》)、乡村支教(《明月度关山》《大山里的情书》)、抗疫救灾(《白衣执甲》《踏月归来》)、科技发展(《大国重工》《重卡雄风》)、公安干警(《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朝阳警事》)、医疗战线(《大医凌然》《手术直播间》)等题材领域。因而,与玄幻类网络小说“避实向虚”相比,现实题材网络小说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和发展规律对问题和矛盾“正面强攻”,为网文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了创作类型,为作者想象和成长打开新的空间。

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扶持、鼓励和推广。2015年以来,在中宣部指导下,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作协连续三年举办了“年度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此后又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2019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活动”和“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推出了《复兴之路》《白纸阳光》《南方有乔木》《太行血》《传国功匠》《我不是村官》《王谢堂前燕》《樱花依旧开》等近百部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充分发挥了舆论导向作用,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力。同时,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作协等有关部门通过举办“网络文学+”“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年度网络文学影响力榜”等活动推选作品,鼓励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使得网络文学的主流化趋势日渐明显。正是在各方的努力下,反映新时代美好生活、弘扬传统文化和突出社会正能量的优质网络文学作品层出不穷。我们相信通过这些倡导和评选,能够对网络文学发展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使网络文学在创新中、在拥抱现实中、在反映现实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2-07-22 □晓 原 1 1 文艺报 content65773.html 1 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