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少儿文艺

在坚守、探索与开拓中不断创新

——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巡礼 □李 莉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当前我国儿童文学的最高奖项,处于世纪之末的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也的确有着沉淀过往开启新篇的重要意义。世纪之交,随着网络的兴起、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迎来了更多的变化和更加广阔的视野,思维方式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儿童文学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作家们在坚守、探索与开拓中不断创新,不仅倾情于现实题材儿童文学的创作,引领小读者展开对社会人生与精神成长的思考,也关注自然、关注科技,引领小读者关注新的思想高地。

本届评奖的范围为1998—2000年创作的各类儿童文学作品,共有181部和81篇作品参评,最终产生了20部获奖作品,作品涵盖了儿童文学各个门类及各个阶段。在本届评奖中还有三大亮点与变化,一是完善了评奖门类,新增设了“理论批评”和“青年作者短篇佳作”两个奖项,其中短篇佳作的设立为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儿童文学作家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而令人遗憾的是本届“理论批评”奖项作品空缺,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文学评论对儿童文学创作领域的关注还比较少,儿童文学理论批评还不够活跃。二是寓言《美食家狩猎》和科技文艺作品《非法智慧》的入选填补了之前二三四届的空缺。三是产生了首部获奖的传记文学《严文井评传》(巢扬),作品通过对作家个人生平的解读,提取创作年谱表,对我们了解其人及儿童文学贡献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书封底有这样一段话:“只要我们心里有孩子,中国就会有音乐,有花朵,有希望。中国永远是中国。”一代儿童文学大师的创作姿态和情怀尽在其中。

在陪伴与引导中启发成长

获奖作品涵盖了从低幼到儿童到少年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儿童文学在低幼阶段首先应该是快乐的文学、幽默的文学,用浅语的表达,引领他们认知事物,丰富语言,培养良好习惯和品德。本届获奖作品中郑春华《幼儿园的男老师》、汤素兰《笨狼的故事》、谷应《中国孩子的梦》等,均着眼于书写单纯美好活泼有趣的童年生活。

郑春华《幼儿园的男老师》洞察了当下幼儿教育男性老师缺失带来的思维方式及刚性力量的缺失,通过引领小读者遇见一个与众不同的幼儿园老师,去弥补现实中男老师缺失的遗憾。欧阳老师带领小朋友去游泳、堆沙堡、爬山,认识和触摸这个世界,小朋友们从中学会了勇敢、坚强和助人为乐。幼儿园中女性老师的细心呵护和温柔陪伴固然重要,但在幼儿心理建设和个性形成上是不完整的。作者呼吁可以承载一座座小山的大山一般的欧阳老师的回归,为幼儿建立和谐的两性成长环境。汤素兰致力于“本土”滋味的童话书写,作为本届唯一的获奖童话《笨狼的故事》,描述了一只叫笨狼的狼与它的朋友们之间发生的趣事。天真可爱的小笨狼点点滴滴的故事传递给我们内心最初的淳朴真情,笨狼的“笨”其实源自他的善良与可爱。作者之后持续创作笨狼的相关故事,先后出版了《笨狼和他的爸爸妈妈》《笨狼的学校生活》《笨狼和聪明兔》等,被小读者亲切地称为“笨狼妈妈”。当年读笨狼的孩子,现在都已经成年了,可是笨狼的故事还在延续,这也证明了“笨狼”是多么受小读者喜欢。不只是孩子们,成人也很容易被它吸引,从中烛照自己的初心。好的作品历经时间的洗礼,愈发光彩照人,《笨狼的故事》就是如此。

谷应的儿童散文《中国孩子的梦》是一本历史与未来、想象与现实相交融的作品。作者用时12年,亲历大江南北,采访、拍摄,用深情的文字记录和展示了孩子们多彩多姿的世界,从中不仅可以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景观风貌,展现中华民族的大美山河画卷,也能触摸到小朋友的内心和梦想。本届寓言类的获奖作品是孙建江的《美食家狩猎》。历届儿奖中,寓言获奖是极为有限的,在第二三四届中均为空缺。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我国现代寓言创作的作家队伍数量较少,孙建江是一位集儿童文学“理论、创作、出版”三种身份于一身的作者。作品内容涉猎广泛,寓意深远,文字表达精致而凝练,以小故事寓大道理,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以勇气与智慧激励成长

少年儿童是智慧与勇气的代言人,他们充满朝气和活力,代表了希望与未来。本届获奖作品中,不仅有抒写爱国主义情怀的作品,还有鼓励探险精神和科技人文相结合的作品。本届获奖作品《永远的哨兵》《小霞客西南游》《非法智慧》皆表达出一种坚韧勇敢、无畏向前的力量,让我们看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青少年都是智慧与勇气的化身,代表着向上的精神力量。

抗战题材的儿童小说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凤凰涅槃的历史记录。张品成的《永远的哨兵》讲述了小红军的传奇故事。战火纷飞的岁月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其中的精神始终值得去传承和发扬。吴然的《小霞客西南游》有着浓郁的乡土情结和稳定的儿童视角。作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营养,叙事中融入幻想性和思想性的表达。作品的主人公是一名中学生,在读了《徐霞客游记》后,对旅行产生浓厚兴趣,萌生了当个小霞客游遍全国的想法,于是在一个假期里开始了西南之游。作品既把读者带入令人流连的山水之间,又讲述了民族、文学、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既丰富了小读者的视野,也激发了小读者亲历祖国山河的愿望。张之路是一位极具创作力的作家,他的作品涉及小说、童话、科幻等多种体裁,屡获各类儿童文学奖,他的很多作品还被改编成影视剧作品,深受儿童喜爱。本届获奖的小说《非法智慧》是一部幻想性与现实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紧密结合的校园题材小说。小说以脑科学研究为切入点,假想了芯片植入大脑用于治疗帕金森氏症、听觉障碍、癫痫病的新科技手段,并由此牵出科技背后的阴谋与善恶之间的较量,最终主人公们凭借智慧和勇气,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才挽回了一切。作品充满想象力,故事环环相扣,情节引人入胜,而且具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作家借作品中脑科学家陆翔凤的一段话,道出了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科技潮面前,更需坚守的人性关怀、道义底线。

在成长蜕变中达成自我

成长是儿童文学绕不开的母题。在成长过程中,有太多需要表达、倾诉、分享的东西。本届获奖作品《中国兔子德国草》《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吹响欧巴》都关乎少年的成长。

周锐是中国儿童文学领域的“幽默大师”,他常表达自己想做一只“有尾巴的青蛙”,这条尾巴代表的是童年期的天真纯洁和永不枯竭的想象力。他写的故事充满童心童趣,获奖作品《中国兔子德国草》轻松、幽默又温暖。作品以细腻的笔调记录了一个在德国汉诺威出生并长大的中国男孩爱尔安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爱尔安身上绽放的童年独特的光彩和快乐令人印象深刻。男孩的智慧、善良、独立、自强,既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传承,同时又是一种与世界文化的融合。秦文君将儿童文学写作当成一生最美的事业,她的作品坚守儿童本位,以现实主义为基调,通过描写家庭、校园生活,启迪儿童成长。《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包含了12个悲伤与快乐、强者与弱者、宽容与不宽容、未来与命运的“自白”,深刻记录了成长的痛楚、艰难和思考。走近刘格诗,便翻开了一位少年的心理日记,会触动同龄人的共鸣,也会生出原来如此的释然。薛涛中短篇小说集《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收录了《生日礼物》《蓝飘带》《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等22篇作品,后被收入湖北少儿出版社“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和情感的诗意表达,还有一种豁达和洒脱的灵动之气。薛涛通过描写那些阳光、忧愁、幸福、悲伤的小故事,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间找寻最真的情感,触发对生活、生命意义的哲思,引领小读者在共情中习得理解、宽容、善良,学会爱并逐渐成长。

以诗眼感受世间美好

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是相通的,隽永的文字犹如动听的音符,可以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让他们爱上文字。本届获奖的诗集和散文集,文字优美,语言精练,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金波老师本届的获奖作品《我们去看海》采用“十四行诗”的形式写就。诗人以充满韵律感的诗句抒写乡情、亲情、友情,展现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和孩子们的心灵之美。王宜振的《笛王的故事》用纯真的童心视角,真挚的情感,为孩子们构造起一个梦幻的世界。品读这些作品,犹如行走在天地之间,轻吟浅唱中,皆是对生活的爱意。高凯的《村小:生字课》则携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以质朴的原生态笔调,生动呈现了乡村小学生上生字课的鲜活画面,浓郁的乡音如同画外音一般在耳边响起。

孙幼军被誉为“一代童话大师”,本次获奖的《怪老头随想录》是一本“随笔”,是作家对儿童散文写作的一种富有新意的探索。作品采取作家和儿童两代人展开文化传递和精神对话的形式,关于两岁时候“黄色小枕头”的故事、关于“小黑狗”的故事,每一篇读来都身临其境。作品的文字朴实、感情真挚,穿过尘封的岁月,那些成长的困惑和胆怯,依然能够鼓舞到小读者。

回归自然探寻生命意义

大自然文学、生态文学创作的持续升温,是儿童文学创作该时段的一个表征。本届获奖作品《黑叶猴王国探险记》《大绝唱》蕴含着竞争、共生等天人关系的生态思维与自然法则,也蕴含着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地球和谐发展的理念,这样的作品比其他文学题材更能直抵少年儿童的精神领地,引导他们面对挫折、磨砺意志、敬畏生命。

中国大自然文学的兴起、发展与作家刘先平的名字紧密关联。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创作野生动物王国探险小说《云海探奇》以来,刘先平数十年如一日执着跋涉,五上青藏高原,四探怒江大峡谷,三次穿越柴达木盆地,两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他以艺术实践丰富了大自然文学的内涵。刘先平认为,一个没有探险精神的民族是危险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给孩子们提供可贵的探险精神。本届获奖作品《黑叶猴王国探险记》是一部融探险性、科学性、知识性与儿童性于一体的纪实文学作品,记录了刘先平等一行深入贵州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追踪黑叶猴踪迹的过程。峡谷、河流的壮美奇观,近距离的接触黑叶猴,揭开了这个珍稀物种的神秘面纱。当读者随作者艰辛的步履探寻大自然的神奇奥秘时,能感受到来自大自然震撼人心的魅力。方敏的《大绝唱》被称为生命状态小说,作品以动物的视角描写人与河狸之间的故事,记录了一个寻求绿洲的新种群——沙田村人类的到来如何打破了两岸动物原有的生态平衡。作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悲悯,严肃又深刻地探讨生命,传达自然的真谛——地球不仅仅只是人类的家园,也是一切物种的家园。

精品的价值在于传世久远,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在本届获奖作品的回顾与总结中,我们看到了在时代洪流中坚守、探索、开拓的儿童文学。作家们关注现实、关注当下,努力通过作品打通少年儿童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连接。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儿童文学创新的大幕徐徐拉开。透过获奖作品,可以感受到题材、形式在变,作品的格局也在变,当然,也仍有许多未达成的期待。诚如本届评委会主任束沛德的评价:“近年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日趋活跃,但与3.7亿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完美结合,真正让广大小读者拍手叫好、难以忘却的文学精品还是太少。”

(由崔昕平儿童文学名家工作室供稿)

2022-08-15 ——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巡礼 □李 莉 1 1 文艺报 content66136.html 1 在坚守、探索与开拓中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