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书香中国

《中文桃李》:梁晓声给青年学子的三堂课

□杨惠芬

2019年凭借《人世间》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之后,梁晓声相继出版了《觉醒》和《我和我的命》,今年又出版了长篇小说新作《中文桃李》。梁晓声把写小说比作糕点师做糕点,他说:“写《中文桃李》是因为往缸里一看,刚好还有两团面,得把它们和完。这是我倒数第二部小说,写完最后一部,我的‘梁记面食铺’也就关张了。”写“中文桃李”也是梁晓声的一个心愿,他试图“理解”青年,也带领青年去理解人性和爱情,寻找人生的道路。“面”就是创作的材料,是“虚构的底座”,用来和《中文桃李》的“面”,来自于他在北京语言大学长期的教学实践。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是将心比心的写作,语言真挚、幽默、亲和,充溢着“理解”的美德。理解出于爱,爱需要理解。所以,不妨把《中文桃李》看作是梁晓声告别中文系讲台后为“中文桃李”所开的三堂课,这三堂课有着他的叮咛嘱托,那是真、是善、是美。

文学使人向善求真尽美

《中文桃李》讲述了“我”(李晓东)和徐冉从灵泉市到省城文理大学求学的经历,从偶遇到误解,从和解到相恋,从毕业到就业,从灵泉到北京,又从北京返灵泉。两人既是同乡,又是中文系同班同学,在大学遇到了良师汪尔淼教授和良友王文琪、郝春风等人。小说前八章可以看作是汪尔淼教授的课堂实录,汪尔淼无疑是梁晓声的代言人。梁晓声借助汪为青年学子讲述了生动的第一课:文学使人向善求真尽美。

人们常常会质疑,文学有什么用?小说通过汪尔淼的课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汪尔淼通过分析罗丹的雕塑“人马”,表明人自身同时存在人性和兽性,人身试图从马身挣脱而出,表达的是人性战胜兽性的进化历程。人群中有多少尚未进化、被兽性占领的人,科学无法测量,只有文化能化之。汪尔淼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中最广泛的资源,是权、钱根本无法垄断的,而“文学是文化现象生动鲜活的部分之一”。所以,文学的作用在于使人进化。这种进化不是生物学上的,而是让人化解自身的兽性,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真善美是梁晓声作品的一贯主题。他拒绝事无巨细地展览丑恶,在小说中借汪尔淼指出:“深刻不仅体现于批判,也当然体现于建设。”《中文桃李》显然更多是“建构”的。小说所写的“中文桃李”,几乎都是正面形象。主人公晓东和好友文琪处处展现着换位思考的宽容和大度。同学们对于冉的误解,学长的嫉妒带来的“麻烦”,这些生活中的“小疙瘩”,最终都得到了化解。跳出《中文桃李》来看,《人世间》也是对真善美的建构。《人世间》中周家每一个人都透露着淳朴善良的气息,郑娟则可直接视作真善美的化身。梁晓声写道:“如果说人类只不过是地球上的一类物种,那么这一物种的进化方向只有一个,便是向善。善即是美,美即是优。”

在《中文桃李》中,学文学的“我”处处面临困境,亲人内心并不认可“我”和表哥选择文学专业,同学们调侃中文系的学生都是因为分数低别无选择才学中文的。小说中也提到中文系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择偶方面也不占优势。从“我”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的阐释可见,“文”和“物”在小说中甚至有一点对抗的意味,“我”对菲茨杰拉德的看法甚至直接得罪了颇具商业抱负的老板。梁晓声在作品中并没有回避“中文桃李”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但中文专业和中文系学子的困境并不等于文学的困境。梁晓声认为:“文学从来没有过困境,因为文学从来都是少部分人的事业。”“文学的困境不是人类所有困境中多么严峻的事情。”文学被边缘化了,但是文学从未被抛弃。梁晓声对于文学困境的否定,实则是对于文学价值的自信,也是对于文学的热爱和理想主义情怀的展现。文学能够使人脱离兽性,进化成人,这种对于文学的肯定也蕴含着对人的肯定和期待。

理想的爱情平凡而真实

虽然梁晓声的小说多属现实主义之作,但其作品始终充盈着理想主义的色彩。《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一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有人问他:“您马上就要告别您的第一批学生了,您对他们有什么担心和希望么?”梁晓声回答:“幸亏他们只是我的学生,要都是我的孩子可怎么办呀?我真是操心死了。我甚至会想他们将来找一个什么样的对象呢?会幸福么?我怕他们迈出校门,得不到用人单位的信任,因而我梦想自己有一个大大的公司,那我的学生们的工作就不成问题了。”《中文桃李》以关切青年生活现实的方式回应了梁晓声自己的担忧。在观察生活时,我们也许需要给生活加上一面滤镜,过滤掉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从而给自己希望;但在直面生活时,我们必须拿掉那个滤镜,认认真真处理好各种难解的小疙瘩,甚至做好必要时直接面对命运的准备。生活不是理想的高蹈,理想的生活是对现实的直面和升华,爱情也如此。梁晓声通过《中文桃李》为青年学子讲述的第二课就是:理想的爱情平凡而真实。

“我在列车上认识了冉。她成为我妻违背我的人生规划。”小说开篇就展现了主人公李晓东和徐冉充满裂隙的、平凡而真实的爱情。“我”(李晓东)在火车上与徐冉初次相遇,不乏爱慕与好感。在班级里认识郝春风后,“我”其实更想追求郝春风,但由于觉得自己“三平凡”,加上王文琪对郝春风的追求,“我”知难而退,可见徐冉是李晓东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与此同时,徐冉也是权衡利弊后才选择了李晓东。徐冉曾直言,要不是李晓东家庭还不错,两人是否在一起就两可了。小说中多次强调冉是“现实”的,并对冉为什么“现实”做出了解释,冉的家庭出身造成了她必须“挣命”似地去活,没办法“浪漫”。

李徐爱情不仅内部有裂隙,外部也受到了阻碍。李晓东的母亲坚决反对他俩恋爱,认为菜农的女儿徐冉日后肯定会拖累儿子晓东,并提出徐冉只有顺利考上研究生,才能与李晓东相恋。然而,李晓东和徐冉并没有逃避爱情,没有逃避裂隙和阻碍的客观存在,而是理性地去看待并解决这一切。虽然李晓东把徐冉比作股市上的蓝筹股,对于是否“投资”犹豫不决,但这也反映了他认真的恋爱态度。他说:“我之恋爱,必与结婚合为一事。即使失败,过程也应是郑重的。”他对冉说:“幸亏我已经有了你。”冉回答说:“也幸亏你的家境也较好。”面对这个回答,晓东并没有生气,而是说:“我被冉的话吓着了。但那仅是几秒钟的事。随即就释怀了。”他说他爱冉的坦率,就如同爱看她的背影,可见李晓东理解徐冉。徐冉也理解晓东母亲的“偏见”和爱子心切,这不仅表现在她努力考研,更表现在她瞒着晓东,积极调和晓东和他母亲的关系。

总之,《中文桃李》中的李徐爱情是没有太多悬念的爱情,是理性的、鲜活的、认认真真的爱情。虽不完美却收获了幸福的果实,这正源于爱情的平凡和彼此内心真善美的标尺。“‘执否’之‘执’,意谓轻牵。”《中文桃李》直面现实,不是美化也不是摧毁,它让我们认识生活然后去认真生活,认清爱情再去拥抱爱情。

生活只需向自己报告

《中文桃李》中,“现实”的徐冉认为生活可以分成歌类的、诗类的、小说类的、散文类的、史诗类的、报告文学类的,她说自己的生活观就是报告文学加点诗、散文等元素。这种生活观是仰望理想的,也是直面现实的,是只需向自己报告的。这也是《中文桃李》中蕴含的第三堂课。徐冉说:“小说类的太难把控了,一波三折,又是悬念,又是翻转,主线副线的。不复杂不来劲儿,太复杂活得累人。散文类的呢,更适合老年生活,而我们现在正年轻。我选择报告文学类的吧。每个人的生活,不就是由自己一直往下续、自己对自己的一场报告吗?由不得异想天开,由不得任何虚构自欺欺人……完全像报告太乏味了。所以,得多少有点儿文学性,将小说啦、散文啦、诗啦那些元素不斤不厘地往生活里加点儿……这就是我理解的生活,这就是我给自己设计的生活。”

徐冉这种报告文学再加点诗歌、散文的生活观让人感到踏实,虽是一种不错的参考,但也并非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阅历不同,对生活的期待也不同。或许不同的人生阶段,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不管是报告文学类的还是诗类的、小说类的生活观,只要是自己在向善向真向美的前提下所做出的选择,都是可行的。因为每个人最终都要向自己报告自己的生活,当我们自我省察时,能够与自己和解,那就是及格以上的人生。正如小说中刘川所说:“泥鳅也是鱼。鲤鱼有鲤鱼的活法,鲫鱼啊,胖头啊,嘎鱼和泥鳅啊,也都有自己的活法。这世界上哪一种有生命的东西都必然有自己的活法。这条巷子就是属于我这条泥鳅的水塘。”

李晓东和徐冉从灵泉到省城、又从省城到北京、再从北京返回灵泉的过程,就是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水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从学校迈入社会,从一份工作换到下一份工作。期间,李晓东当过电视台撰稿人、扫过街,有过出版社、广告公司、地产公司、家教等经历;徐冉当过影视公司经纪人、英语辅导老师、公务员。他们的经历不可谓不曲折。他们也有过是否北漂、是否考研究生的纠结,面对北京的高额房租,他们只能住半地下室的房子。

但其实“人生不必那样”,“我和冉一旦断了对北京的向往,似乎一切事都顺了,一切关系也都向好了。”吕玉和“我”的表妹都认为,非要成为北京人、非北京不可,那是一种“病”。结婚多年以后,晓东和徐冉对儿子深感担忧,因为儿子从初一开始就打算坚决不成为普通人。担忧是因为他们深知所谓不普通的代价,他们深知人生来不是为了成功的。泰戈尔在《触摸自己》中说:“你有什么成就、地位、家庭背景,我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当所有的一切都消逝时,是什么在你的内心,支撑着你。”

是的,很多人都告诉我们要成功,鲜有人呼唤平凡。其实,平凡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踏踏实实,是一种不浮躁的、悦纳现实的心态。“平凡快乐,谁说这样不伟大呢?”这是在高速运转的现实社会中,对大多数青年人的理解和致敬,也是奔腾人生夏日里的清凉剂。约翰·列侬曾说:“人们问我长大了要做什么?我写下‘快乐’。他们说我理解错了题目,我说他们误解了人生。”

梁晓声的语言亲切平实,站在大地的横坐标、时间的纵坐标上讲述着青年的困境,又如春风着物般扫去冬天的凛冽。它像微风吹拂下的大海,一个小波浪接一个小波浪地画出好看形状。如要将《中文桃李》的写作比作面团,那么这个做出来的面包似乎显得有一点“实”,不像有些小说发酵得那么蓬松。但这种踏实就是梁晓声的特色,也是《中文桃李》的特色。

总之,梁晓声在离开大学讲台后,又通过《中文桃李》为青年学子讲述了人生的三堂课。第一堂课为我们建构了文学,建构了真善美,建构了“人”。第二堂课为我们揭示了现实,现实的爱情、现实的困境、现实的种种不如意,以及如何去化解生活中的“小疙瘩”。第三堂课告诉我们一种朴素的生活观,“报告文学加点儿诗、加点儿散文”,这种生活观启示我们可以憧憬星空、也要面对泥泞,既要踮起脚尖、也要紧贴大地,启示我们人不必多么成功,但要善良;不必轰轰烈烈,但要醇厚;不必取悦他人,但要自省;启示我们学会平凡,学会跟自己和解,生活只需向自己报告即可。

2022-09-02 □杨惠芬 1 1 文艺报 content66409.html 1 《中文桃李》:梁晓声给青年学子的三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