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的“琴棋书画”中的“琴”指的就是古琴。它历史悠久、含义丰厚、地位很高,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大成者。文学作品中的古琴,不仅是高雅音乐风格的代表,还体现着古人的一种超凡脱俗精神境界。《广陵散》可以说就是一部真正将古琴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有机融合的长篇小说。
聚焦古琴的研究,以社科、散文类作品居多,文学类作品则少之又少,尤其是长篇小说。小说《广陵散》的作者郭平老师是作家,同时是一位古琴家,兼具“艺术”与“文学”的双重身份。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深湛的古琴艺术功力和文学修养。郭平从大千世界汲取养料,用一个小说家的好奇心和博学反向地关照古琴艺术,在小说和古琴两个艺术样式中自由地往返。
“广陵散”这个名字,悲壮、苍凉、义薄云天,古琴是中国精神、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特具中国风采。其实,不仅有古琴,像我们耳熟能详的戏曲、书法、国画、紫砂等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书中很多立场分歧和思想对立,其实也是当下人们对传统文化所持有的态度的一个反映。从大学、师承、技艺、道法,到市场、潮流、金钱、收藏等等,小说把传统这一庞然大物下的当代众生相描绘得栩栩如生。但与社科类作品的学术和“写实”不同,文学作品除了描绘古琴的外在表现,而更多地将重点放在情感和精神的表达上面。小说的情节是以周明和徐大可两人追求艺术的坎坷经历为主线构建的:在很多人印象中,琴,是雅的。就如同主人公周明,他喜欢古诗和陶渊明,终日埋首书斋,满心满眼只有“高雅的古琴”。后来,不食人间烟火的周明,经历了商场上的尔虞我诈、职场上的“冷板凳”后,意识到一味地遗世独立、没有生活气息,不会真正地懂琴。后来,他渐渐地走入了世俗的社会生活,恋爱、结婚、与富商规划建设古琴文化中心……他坚持的“雅”,被赋予了情感的力量,不再高冷,终于让古琴和琴声在现代社会中、在生活里“活”了起来。
周明的身上,有传统文化所赋予他的信念感,他对于琴的热爱是和精神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让他摆脱名利诱惑。但让他真正了解琴声内涵的“知音”过程,是他和世俗和解的过程,是用人间烟火气为琴声赋予魅力的过程。
而促使周明发生变化的,有个关键人物——徐大可。这是一个满身乡土气息、善吹唢呐的俗世之人。背负家人希冀的他渴望通过奋斗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深知现世规则,所以他现实、圆融,但对传统和音乐的热爱又让他不想对生活妥协。一方面他强调“别光顾着弹琴,真正重要的事情还是生活。生活的要旨,一是事业成功,一是家庭幸福”。但当周明说起要做个古琴活动家的时候,他又表示:“我宁愿你一袭布衣,清清爽爽开开心心地弹琴。你想象一下吧,钱来了,琴没了,这样的情形你接受吗?”
徐大可与周明互为知音。他们一次次相互帮助,相互砥砺,相互理解对方的音乐和心灵。周明评价徐大可“把唢呐那种大悲大喜、悲中带喜、喜中含悲的境界吹得非常迷人”。徐大可对周明推心置腹地说:“我就是你的知音,我能听到你的向往,也能听到你心里的杂音和噪音。”
如果周明是传统的,那徐大可则是现代的。徐大可的很多表现可以看作飞速发展的时代带给人们的心理压力的反应,很多人渴望奋斗的冲动仍旧强烈,但又面临着时代变迁所带来的混沌和迷茫。徐大可一生命运多舛、妻离子散,但他最后却选择保持清醒,没有急功近利、随波逐流。“知音”的过程让原本在时代更迭中迷茫的他选择回归初心,不被世界改变。
周明和徐大可看似是两个完全对立的个体,实则是当代我们大部分中国人的一体两面。读者可以看到,我们无论是精神追求还是日常生活,都和伟大的传统息息相关,传统既是束缚和重压,更是源流和激情。
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琴”——学术是琴,文学是琴,音乐、绘画、围棋等追求和爱好,都是我们要付出的琴。我们一方面要深耕自己的专业能力,可是,如果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成绩、获奖、成名,那就势必会破坏你心中的“琴”。作者一方面以“儒道互补”的形式呈现了“知音”在当下的意义。另一方面,让我们认识到柴米油盐、生老病死、爱恨情仇,这些人间烟火才是我们的家园。
《广陵散》里不仅有波涛汹涌的琴人江湖,也奏出了生命的困惑和为难。相信每位读者都能从小说《广陵散》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