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文牧野连考3年如愿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跟随导师田壮壮读研。导师田壮壮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拍电影,到底是喜欢过程还是喜欢结果?如果喜欢过程你可能会开心地度过这一生并坚持下来,如果你是喜欢结果,可能就本末倒置了。这个问题还要你自己想清楚。”文牧野真切感受到,过程确实比结果更令他心向往之。回想自己在东北师范大学念本科时,老师说可以从学校租设备去拍短片,可那时候班上基本没什么人去拍,文牧野从学校租了一个小DV,自己编、自己导、自己剪、自己录声音、自己做动效,每次拍完之后,他都会上网去搜索“DV、短片、微电影”等关键词,报名参加各类比赛、电影节。在拍出第一部长片《我不是药神》之前,文牧野已经拍了10部短片,纯粹的热爱带给他克服万难的勇气与推进拍摄的韧劲与主动性。他丝毫不贪恋导演这一职业带来的权力与光环,只是单纯想把电影作为终身事业进行下去。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文牧野学生时代拍的最后一个短片名叫《安魂曲》,他通过对悲情伦理困境的呈现,将镜头对准底层人民,将他们的就医难题深刻揭露出来,该片凭借对悲情伦理困境的有力呈现,不仅入围洛伽诺电影节,摘得第12届亚洲国际短片电影节国际短片大奖,更让大家发现了文牧野这位善于刻画边缘人物、有着浓郁人文关怀的导演。
2014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文牧野耗时两年创作了《我不是药神》电影剧本,剧本定稿后有160多场戏。《我不是药神》于2017年开机拍摄,2018年全国上映。如果说这十年间有哪些作品被历史老人真正留下,《我不是药神》必然是其中之一。至今,豆瓣上有超过190万人给这部电影打出9分的成绩。文牧野坦言,自己当时并没有预料到《我不是药神》能在市场和观众中产生如此大的反响,现在再来总结首部长片的成功原因,或许正是因为在内容层面该片同时代发展、人民所思息息相关,在表达方式方面实现了类型化与现实题材本身力量与质感的较好平衡,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喜爱。
《我不是药神》得到了金鸡奖、百花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长春电影节、中国香港金像奖等一系列荣誉的褒奖与肯定,可全心热爱电影的他,在此后的创作过程中,始终以“处女作精神”对待每一部电影。2019年,他执导了《我和我的祖国》之《护航》单元,又于去年执导拍摄了电影《奇迹·笨小孩》,无论是将镜头对准“备飞飞行员”的前者,还是致敬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相互传递善意的平凡人的后者,某种意义上都不是为了表现成功这一结果,而在于展示积极生活的幸福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这也与文牧野的个人追求如出一辙。
文牧野从影以来的两部长片无一例外都是现实题材作品。他说:“现实题材是土壤,现实土壤越肥沃,在现实土壤之上开出的类型电影花朵也就越艳丽。现实中有温暖也有冷峻,针对不同故事、不同题材,我会选择不同的态度去呈现,而这一切的出发点都在于遵从现实逻辑,如实地去诠释现实本身。”文牧野认为,电影创作者需要努力增强自己的生活感知力。闲暇时,他喜欢扫街拍照片,“多观察,就不会让身边的事轻易划走”。
采访中,文牧野很少谈及一路走来的不易与困难,考研三年靠接广告过活的经历他没有展开讲,电影从筹拍到上映的种种不易都被他化为淡淡的一句“没有什么特别的,无非都是大家经历的。压力与热爱的博弈,最后总会得出两个字——克服”。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有热爱,不畏世间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