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书香

执水之手 长河史诗

□赵 凯

偏爱短诗,易记诵,可口口相传,传播广泛则产生影响,是成功捷径。我读过的长诗,有《荷马史诗》《浮士德》《叶普盖尼·奥涅金》,还有《王贵与李香香》。好久没有读过长诗了,现在还有人写长诗吗?河南信阳诗人田君赠我《淮河简史》,掩卷慨叹,淮河就当以长诗颂之。

印象中,淮水是条有头无尾的龙,没有终点的河,左有黄河,右有长江,夹在中间,存在感不强又特别突出。少小时误以为江南才是南方,后来地理课说淮河秦岭划分华夏之南北,一下子替淮河感觉到很硬气,泱泱神州,以我为界。

如果真有河神,淮之河神必视田君为好孩子。以诗史淮,翻开每一页都不会让你失望:“捞起深埋于河床下的先人骸骨,像捞起船锚——启航,因为用力,水绷紧全身的肌肉。”长诗《淮河简史》并没有因为篇幅长而冲淡了诗意,其诗意之美,美得震撼!“夜晚的大幕被晨曦徐徐拉开/大地,一张斑驳的土宣纸上/仿佛有一只无形之手高悬空中/每一笔都力透纸背”。河流书写,可以散文,可以小说,但从文学史角度看,以诗歌为最正源。

《淮河简史》的结构凸现了建筑美学,每页一节,清白匀称,一节七行,言简意赅。长诗似长河,“上游篇”“中游篇” “下游篇”,从“淮河源”到“入海口”,如淮河千里图卷,游览了地理的“淮上第一城”,邂逅了历史的“桃花夫人”,也写到了支流们、行蓄洪区、流域海拔最低外,还有黄河夺淮、黄泛区、水之劫、洪泽湖、洪水控制工程、那些叫闸的门,以及苏北灌溉总渠。读之,就是和诗人一同走淮河,这首诗到达了它的一千零七十八公里,这条河终结在它的一千零七十八行。

执水之手,这部长诗流淌着情思之美:“一条河的雏形得以形成,河床就是它的宿命,水被塑形、扭曲、框定,随湾就势,左冲右突//原来,每一滴雨都是一个源头”“淮河等待浉水的到来,‘浉’是一个专门用于这条河的字,先人们借以表达以水为师。”

“养水为患,水的恐怖主义”,这是说发生在动荡年代的水库溃坝灾难,“死神的血盆大口,水成为獠牙,黑无常是夜,白无常是水 //唯愿今日的祥和之水,永远只用于美好的事物”。诗笔探入了社会人心处世。我从来不把自己当作诗人,很少写诗,但鲁院同学田君的《淮河简史》,让我有话想说。他描述的淮河像所有的河,象征所有的河流,比如我家乡的大辽河。2017年夏天,我们在北京毕业分手,整整一年后,他就开始考察淮河。我也在做同样的事,我考察的是辽河,我写的是散文《大辽河中》。我们有相同的共鸣:“与水为伍,与鱼为邻,没有哪条路能比河流更为柔软。”我写过散文《想骑大鱼的孩子》《路总是跟着河走》。书写河流,是文学的根,是艺术之本。古有《淮南子》,今有《淮河简史》。我仿佛倾听到了淮河方言:“淮河带来的是中原古音。”“长途跋涉的水,却怎么也不可能再回到她的上游,我们彼此都不会再遇见同一个彼此”。“淮河水在入海口慢慢变咸变色,如同我人到中年的日常生活,在不经意间就已海天一色。”

一个人与一条河流的关系:“使我想到潜伏在自己身体里的动脉静脉,我不过就是它的一条分支”。生命诞生于水,人类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一个庞大的家族,水的母系社会”,诗人不负哺育他的这条大河:“淮河慈悲给我一生一世滋养,因此我们以母子相称。”这是诗人代表血脉感恩,代表地域抒怀,像捧哈达一样,把河流举起过头,顶礼膜拜。

黄河有《黄河颂》,长江有《长江之歌》,千里长淮应该有自己的风、雅、颂。每一条河流都应该有一部史诗,《淮河简史》就是。淮河不在我身边,从此,淮河镶嵌在我的文学记忆,闪烁光芒。

2022-11-11 □赵 凯 1 1 文艺报 content67368.html 1 执水之手 长河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