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特刊

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漫漫长旅

□潘凯雄

本人有幸作为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评委会的一员,得以有机会集中阅读了各方申报的近300篇短篇小说,对近4年来短篇小说的创作概貌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由于最近几年我主要关注长篇小说的创作,对短篇小说阅读不多,因此,在这次的阅读过程中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集中出现了一批我几乎完全陌生的新锐。以这次获得短篇小说奖的5位作家为例,其中两位我此前完全不熟悉。这倒也使得本人在这次选择中的视线很单一,那就是依据作品的品质投下自己的一票。

任何一项评奖其实都会有自己的标准,理应理直气壮地张扬自己的主张。作为国家级最高文学奖项之一的鲁迅文学奖,以国家意志、家国情怀、艺术精湛作为自己的选择标准,就是国家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完全符合厚重内容与艺术个性完美融合的艺术规律。近300篇参评作品尽管只是我国短篇小说年生产量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既涵盖了老中青三代作家不尽相同的艺术风采,又呈现出我国短篇小说创作枝繁叶茂、主干突出的整体状况。最终获奖的5篇作品既是一个有讲究的立体组合,又各有千秋。刘建东的《无法完成的画像》是个革命历史题材的短篇,但是处理得十分文学化和艺术化,把崇高的革命理想不动声色地植入到民间日常生活之中;张者的《山前该有一棵树》,那边塞的场景、胡杨的寓意,透出的是一种特定而鲜明的时代气息;钟求是的《地上的天空》以对一个爱书人离世后藏书的处理为故事,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精神状态,构思巧妙、意蕴丰满、表现细腻;蔡东的《月光下》有诗意、有意境,虽然描写的是两代人生活的种种不易,但处理得却温馨而巧妙;董夏青青的《在阿吾斯奇》表现了戍边将士的日常生活,质朴、真实、接地气。由于任何评奖都有名额的限制,获奖的5篇作品虽各有其特点和某种代表性,但未能获奖的更多作品也是一片藏龙卧虎之地。因此,我们在祝贺5位获奖作家的同时,也要向更多坚持短篇小说创作并致力于这一文体探索与创新的作家表示深深的敬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数十次提到文化,足以见出党中央对文化文学事业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待。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可以切实体会到关于文化文艺的重要论述,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等精神一脉相承,既有融合,也有递进。关于文化的论述包括但不限于增强文化自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等一系列重要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在从“高原”向“高峰”跋涉旅途中所应该谨记并始终遵循的基本准则,更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入体悟并切实落实到自己创作的全过程之中;这既是一个深入持久地学习与思考的过程,更是一段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漫漫长旅。

(作者系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代表)

2022-11-21 □潘凯雄 1 1 文艺报 content67560.html 1 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漫漫长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