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有机会代表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的获奖者,跟大家分享一下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心得体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份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以言简意赅、高屋建瓴的方式,将执政党的政治纲领与国家的发展蓝图,阐释得深刻而全面。其中体现的文明底蕴、前瞻意识和国际视野,以及鲜明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足以让一切关注中国和人类命运的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涉及方方面面,来自各行各业的每一个中国人几乎都能从中找到与自己相关的任务、使命和目标,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我们携手勠力,共同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在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我们外国文学翻译者也责无旁贷,担负着重要使命。
首先,文学翻译工作意义重大。将古往今来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译介到中国,为广大中国读者提供具有异域特色的高质量文化产品,让中国民众、中国作家从世界各国文学家创作的文学富矿中汲取滋养和启迪,是文学翻译的应有之义。近代以来,包括鲁迅在内的一代代杰出的中国翻译家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精湛译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了他们的精神力量,开阔了他们的文化视野,甚至还为汉语本身增添了活力和张力,使汉语的现代化成为可能。令我们这些文学翻译者备受鼓舞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是一位外国文学爱好者,他在国内外多个场合都谈及对外国文学的喜爱,对俄罗斯、法国、英国等国家的文学大师、文学名作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当年上山下乡时,他为了看《浮士德》专门走了30里路去借书;在福建工作期间出访古巴时,他找到海明威当年写作的酒店,专门在那里吃了一顿饭……习近平总书记介绍的这些跟外国文学相关的个人经历,对于亲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求知若渴的知识青年而言,既亲切又感同身受,足以说明文学翻译对当代中国人的重要精神影响。
第二,文学翻译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开放特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新时代的中国人有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令我们充满自信的中国文化,既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借鉴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它开放包容,历久弥新。人类的进步、文明的繁盛离不开交流开放、互学互鉴。历史表明,开放是民族和国家进步的必由之路,而封闭则总会导致落后乃至灾难。无疑,文学翻译在我们海纳百川、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作为外国文学翻译的从业者,十分荣幸地和中国优秀的作家、诗人、理论家一起,在文学的殿堂共享文学的荣光,充分说明文学翻译在中国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传达了中国和中国文化向世界敞开胸怀的重要信息。
第三,文学翻译促进了中外人民的相知相亲。通过阅读翻译文学作品,中国和世界各国爱好文学和阅读的人们,虽然素未谋面,却成了灵魂的知己。文学翻译让我们认识到,世界各国的国情、文化、历史固然千差万别,但人们也为着共同的欢乐与希望而奋斗。从某种意义而言,阅读外国文学,就是阅读人类,阅读我们自己,就是让天涯变为咫尺。文学翻译,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有源之水、常青之木,获得超越时代和国界的生命力。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文学翻译还让许多作家和译者结缘,甚至成为莫逆之交。令我特别感动的是,阿拉伯诗人阿多尼斯在2019年出版的中国题材长诗《桂花》的扉页上,执意要出版社印上“献给薛庆国”的献辞。在我看来,阿多尼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既对我这位中国译者表达友好和厚爱,更对中国和中国人民表达爱恋和敬意。据我所知,本次荣获文学翻译奖的陈方老师和她翻译的俄罗斯作家古泽尔·雅辛娜、许小凡老师和她翻译的英国作家林德尔·戈登,也都因为文学翻译而结下深厚情谊。至于许钧、董强等翻译家跟外国作家之间的友谊,更是为学界所周知。而许多一流的中国作家和诗人,也都拥有大批外国的作家朋友和“粉丝”。
第四,外国文学的译者还应该自觉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对此,我们这些外国文学的译者更是义不容辞。一个优秀的翻译家,必定既精通外国语言和文化,也精通祖国的语言和文化。这种跨语言、跨文化的能力,是我们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最大优势。此外,我们还具备另外一个优势,即我们从事的是文学翻译,这意味着我们成天跟擅长讲故事、善于用华美或质朴的文辞直抵人心的文学家们打交道。很难想象,一个翻译家没有从小说家那里学会一点讲故事之道,或从诗人那里习得一些辞章之法。以本人而言,在长期从事文学翻译实践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写作能力和讲故事的本领。本领在身,我也尝试在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实践中一试身手。在过去的10多年里,我在阿拉伯国家的主流媒体上发表了30多篇文章,为在阿拉伯世界传播中国声音作了一些努力,也得到了阿拉伯各界朋友和我国有关部门的好评。回想起来,我的这一小小技能并非得益于高深的传播理论,而主要是从中外文学家那里“偷师”得来的。我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明,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文学翻译家也大有可为。
总之,我们这些文学翻译的从业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建设的参与者。对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倍感光荣,也一定不辱使命。
(作者系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获奖翻译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