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学评论

感知生命的真实与可能

——评三位“80后”青年作家的短篇小说 □冯北仲

小说是叙事的文本,叙事是为了让人找到自己,让人重新感知生命的意义,让人在想象的空间和存在的时间里返回被生活销蚀的自我。幸福什么?是乌托邦,是每个人的诉求。我们用一生尽力去靠近,并且去谋求幸福。我和我们,都是小说叙事的人物,是普通鲜活的个体。小说叙事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呈现个体生命的感知,呈现一种向往幸福的独特的个人命运。

一个叫蒋全的男人,他是一名滴滴司机。他有幸福的家庭,有妻儿,他生活的全部就是忙碌于挣钱养家。这是一个普通男人的幸福家庭生活,属于蒋全的生命感觉和幸福追求。这是东北青年作家黑铁的短篇小说《趋之若鹜》呈现出的叙事伦理。结果,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当然是他有意为之,竟撞到了曾经的初恋,也是他的中学同学安娜。蒋全与安娜就这样重逢了,在中年的时光里,源于一次交通事故,一男一女沉睡已久的情感被激活。蒋全开始陷入一个怪圈,对家庭冷漠了,妻子带着儿子回了娘家。他和安娜交流越来越频繁,甘心情愿成了安娜的倾诉对象。还好,在最后时刻,他清醒了,回归了家庭。小说通过蒋全和安娜各自的情感婚姻经历,日常生活一地鸡毛带来的个体对婚姻里琐碎的困倦,作者通过叙事提出了关于个体生命感觉的问题,或许他们都没有错,却在潜意识里必须遵循一种既定的价值观,是迫不得已还是心甘情愿?面对现实,必须做出一种选择,他们回归了各自既有的位置。幸福还是不幸福,对于普通生活来讲是有秩序和规则的,个体生命在巨大的生活洪流里只是个词语“趋之若鹜”。

再看上海青年作家王若虚的《饮者留其名》,讲故事的主人公叫刘看山,他的大伯其名曰刘其名。故事背景是上海历史的变迁,讲的是刘家的家族故事,奶奶是故事的核心人物,四个弟兄的家庭都围绕着奶奶展开了矛盾和冲突。亲情手足之间,夫妻之间,人性的复杂多面,全部呈现出来。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在“真实的存在和可能的存在”之间奋争。刘其名在传统道德体系中,忍受着妻子的外遇和儿子的出走,“隐忍”是他维持表面家庭幸福的方式,最后他以失踪告终。四叔和奶奶至老死不相往来,奶奶死后归来,道德的拷问让他灵魂反省。每个人都是深渊,是自己的,也是他人的,低头往深渊里看,人人会失去对生命的感知。每个人都在可能的生活里寻找自己的满足和感觉,生命的体验在孤独、悔恨、失望中走向了消失,唯有“饮者留其名”。

真善美,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追求。传统文化讲中正平和,讲美德、讲气节、讲风骨,也讲理想人格和境界。在安徽青年作家赵丰超的《燕子》中,讲了少年的我喜欢燕子。一个空中飞的,因为燕子不去有忧愁人的家里筑窝。一个船上飘的,也因为燕子是一个可爱小姐姐的名字,是船夫老金的女儿。少年的我被燕子姐姐可爱的酒窝和纯美的模样所吸引……最后,以燕子离去而结尾。家里屋檐下的燕窝不在了,渔船上的可爱的姐姐燕子也离去了。少年的我不懂幸福是什么,只希望家里有燕子,一家人无忧无虑,也希望船上的燕子有鞋子穿,再不用赤脚。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少年,面对成人之间和同龄人之间的诸多事件,产生了困惑,有了属于少年的深深痛感。

三部短篇小说,呈现了比较完美的故事伦理。从各个人物一言一行的细节入手,在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一步一步让个体在生命感知中走向不同的人生命运。

在叙述伦理上,三部短篇小说也各具特色。《趋之若鹜》这部小说,意象的运用画龙点睛,文中多次出现了鹜鸟,一步步加重了其象征意义。伏笔的设置也很用心,文中出现的作秀集团孙总以在外养小三出事而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和多面。在整个叙述过程中,用心理活动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一种价值取向。文末,有一句话:“不一会的工夫,蒋全就和路上的人群融为一体。他变成了他们,他消失在了他们中间。他终于也变成了鹜鸟。”叙述完成了,作者把自己的认识和价值取向抛给了读者。

王若虚的《饮者留其名》叙述方式比较独特。小说整体上有宋元话本的味道,有传统的承接,又有现代写作技艺,融合得好,颇有深度。小说开头,先有个引子,从引子再引出讲故事的人,这个人叫刘看山,讲了刘家四兄弟的故事。小说叙述的视角是转换的,有“我”的第一人称的发问,也有第三人称刘看山开讲,一问一答。这部小说,以短篇的形式讲述了一个长篇的内容。体量看似小,其实大,是一家三代人的故事。作者在文中以及文末,叙述中夹杂着对人世的看法,母子之间、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什么是亲情和爱情?什么是幸福的婚姻?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存在?幸福生活的可能性到底是多少?

赵丰超的《燕子》整篇小说充满唯美的气息,有情有景,情景相融,娓娓道来一个少年的心事和见闻,洋溢着清新纯朴的乡土味道。叙述流畅如平缓的河水沁人心脾,画面感很强。诗意的叙述,营造了浓浓的水乡境域,那船,那人,那燕子,物与人彼此映照,物与象相互衬托,诗情画意,深得传统小说的情致和韵味。小说的结构设置是双线条,一个是家里,一个是河上,场景穿插,并列前行,有电影画面的效果。优秀的小说,并非仅拿故事取胜。这篇小说的艺术性很强,具有古典意义上的审美价值和传统的诗教意义。

三位青年作家的三部短篇小说在叙事伦理上做得比较好,故事伦理和叙述伦理处理得相当成功,各有所长,各见风采。作为青年新锐作家,他们的创作才华和潜质足以显示,很值得期待。

2022-11-23 ——评三位“80后”青年作家的短篇小说 □冯北仲 1 1 文艺报 content67607.html 1 感知生命的真实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