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与争鸣

以更多优秀作品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李 维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化”一词出现了数十次。报告第八部分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同时,报告进一步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要积极弘扬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使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推动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文艺作品要书写新时代人民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是不拘于格、不形于态的,但一定要具备感染力和凝聚力,能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优秀的文艺作品一定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青睐。近年来,伴随着各级政府一系列的文化工程的实施,各个层面的众多标志性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反映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的优秀作品受到好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时代发展呼唤更多能够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文艺作品。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推出新书40余万种、电影600多部、电视剧300多部、动漫400多部,可圈可点,但精品比例不能尽如人意。对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既受群众欢迎、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艺经典,究竟该如何塑造?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文艺创作身处“高原”之中,优秀作品看似数量多、供给足,但精品多不多、群众买不买账是值得深思的重要课题。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仍在翘首期盼“高峰式作品”的涌现。事实证明,不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就得不到现实生活的滋养,也就难以登临艺术高峰。不少作家艺术家喜欢把自己关在书斋、画室、演播厅中搞创作,看似技艺精进,作品却“不接地气、不冒热气、缺少灵气”。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心心相印,才能激发审美自觉与创作灵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基层百姓的文化需求,也使得文艺工作者与“沾着露珠、冒着热气”的现实题材同向相遇。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一旦虚无主义等思潮沉渣泛起,文艺作品的精神力量就容易被解构。当市场导向、评奖需求压倒一切,当文艺工作者脱离生活本质追求所谓的“创新”,当“文化搭台”最终沦为“经济唱戏”的功利行为大行其道,人民群众的心声就得不到该有的重视,文艺作品的精神价值也就只能消解于“快餐式、碎片化的消费”之中了。毕竟,AI机器人可以代替人作诗、作画和歌唱,却代替不了创作者与人民群众关于火热生活的对话。讲好中国故事,就要更好地传播中国精神、中国形象和中国气派。同时,在中华文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互动互融中,我们要大力推动新时代文艺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融合,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绚丽华章。

文艺作品要不断提升生活厚度、情感温度和审美高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党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根本要求,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这必然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社会基层,倾情书写时代之音。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反映好人民群众的心声。

优秀作品需要生活厚度。那就是与历史同向、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这样的文艺作品才具有厚重感,才能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才能打通历史与现实的通道,带给人们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像《国家宝藏》《只此青绿》《忆江南》等文化节目广受好评,是因其背后有着穿越千年的文化根基,并以时代化、潮流化的新形式加以表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

优秀作品理应体现情感温度。赵树理深入百姓,熟悉解放区青年男女的情感变化和精神追求,才能写出生动鲜活的《小二黑结婚》。画家刘文西数十次深入陕北,才让画作有了坚实的生命力。这就是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像打一口水井,井打得有多深,水就有多甜”。

优秀作品同样呼唤审美高度。无论长期扎根乡村、写下鸿篇巨制《创业史》的柳青,还是呕心创作出《白鹿原》的陈忠实等,他们都有一颗艺术的“传世之心”。这就是说,优秀作品源于人民、反哺人民、激励人民,能够全方位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精、气、神,而由此激发的审美高度,恰恰是文艺作品历经时代考验并经久不衰的关键。

当然,艺术语言有它自己的程式、标准、规格和魅力,体现着自身的艺术规律。深入采访才能创作出一系列反映民族风貌、体现人民情感的文艺精品。这也告诉我们,只有当时代性、人民性和艺术性真正统一,文艺作品才会有深沉的精神力量,才会有真正的文化自信,才会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磅礴力量。

文艺作品要成为时代精神的见证、记录和传达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独特的文艺符号。它是《永不消逝的电波》铸就的信仰,是《东方红》的波澜壮阔,是《我和我的祖国》的依恋与自豪,是《春天的故事》对改革开放新画卷的深情期许,是《英雄儿女》《金刚川》展现的家国情怀,是《塞罕坝》《山海情》在荒芜土地上种出的梦想……

当新的号角吹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便有了更坚定的力量。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好文艺创作与评论的方向盘。文艺评论是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情怀的风向标。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审美观,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创作和鉴赏作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找准位置,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神助力。如今,无论国风潮的流行、文博热的升温,还是诸多文化消费新业态的勃兴,都表明了人民群众复杂多变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不断推出更多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试想如果没有优秀作品,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何来文化自信自强?一言以蔽之,时代画卷的底色是人心,民族复兴的关键在精神,所以,优秀的文艺作品要始终与时代同向而行、同频共振。

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必须以培根铸魂的理念思考和推进文化事业和文艺工作,并提高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层面上进行考量,这样才能把牢方向、抓好导向。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未来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自觉承担使命,恪守创新实践,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文艺作品,记录诠释新时代新气象,增强人民群众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

总之,我们要以文艺作品抒写人民群众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奋斗中萃取题材、提炼主题、发掘故事、抒发情感。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永葆人民至上和家国情怀的生命律动,创作出与时俱进的文艺精品。

(作者系齐齐哈尔大学学术理论研究部主任)

2022-12-26 □李 维 1 1 文艺报 content68056.html 1 以更多优秀作品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