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专家研讨长篇小说《野望》

本报讯 2022年12月26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杂志协办的付秀莹长篇小说《野望》研讨会以线上方式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委员、董事、总编辑李清霞,《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出席研讨会。蒋述卓、李师东、张清华、何平、王春林、张晓琴、杨庆祥、丛治辰、饶翔、徐刚、岳雯、李蔚超、崔庆蕾、刘诗宇等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议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主持。

付秀莹是“70后”代表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陌上》《他乡》,小说集《爱情到处流传》《朱颜记》《花好月圆》《锦绣》《无衣令》《夜妆》等。《野望》是她的最新长篇小说,围绕农村女性翠台一家的生活变化和命运转折展开叙事。全书24章以二十四节气命名,当代新农村的格局和气象在作家笔下徐徐展开。

李敬泽谈到,《陌上》《他乡》《野望》构成了付秀莹乡土写作的三部曲。“乡土写作的传统自现代以来非常强大,但同时也在时代变革中面临着极大考验,甚至有过枯竭的危险。在付秀莹及近年来其他作家关于乡土的写作中,我们能看到乡土写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所焕发出的新的可能性。”他表示,《野望》将乡村振兴的宏大主题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了人们的生活经验中,通过书写人的日常经验和复杂社会关系来呈现大时代的运行变迁,因此小说既具有审美意义,也具有社会学价值。

阎晶明认为,付秀莹在《野望》中充分描写了时代变迁所带来的生活变化。“芳村是不变的,但生活本身在发生各种各样的改变。作者确实写出了人性和生活当中发生的变化,尽管可能不是巨变,但足以反映出时代的生动气息。”

李清霞表示,《野望》以新时代新乡土为大背景,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几户人家的生活变迁辐射整个芳村社会的沧桑巨变,映照出中国乡村在时代洪流中不断发展前行的新局面、新气象、新前景。

与会专家认为,《野望》不只是付秀莹个人写作史上具有高完成度和审美价值的小说,也是对整个当代中国文学有提问能力的小说。从《陌上》《他乡》到《野望》,一个独特的芳村“原点”已然形成,这个原点不仅对付秀莹的写作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地理空间。作者写出了当代乡村在自身文化传统的作用之下形成的稳定结构,同时又写出了乡村与时代的互动关系。小说主人公翠台是“70后”乡村人物的代表,是一个具有过渡色彩的劳动妇女典型,守护着乡村最后的伦理道德底线,是乡村文学史上一个全新的人物。

作者付秀莹在发言中表示,面对纷乱嘈杂的外部世界,更需要内心世界的宁静安详。“什么能带给我们宁静安详?对我来讲就是写作。它像寒冬里的火焰,照亮了我的内心世界。”(欣 闻)

2023-01-06 1 1 文艺报 content68217.html 1 专家研讨长篇小说《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