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集团是中国酒业界领军企业,何建明是中国报告文学界领军人物,这两个“领军”的际遇,产生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茅台——光荣与梦想》。这部著作是迟早要出现的,“茅台”必须有一部厚重的报告文学。 何建明并不喝酒,滴酒不沾使他在采访中失去不少品尝美酒的机会,但这不妨碍他把作品写得更为诱人。因为他欣赏酒,了解酒的滋味,所以有兴趣通过数年努力彻底破解 “茅台”之谜。主流报告文学写作都是一次破谜的经过,由仰慕而始,以欣慰告终,人们对于“茅台”内情渴望了解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在这部作品里找到答案。 100多年前,被中国军阀政府送上万国博览会参展的茅台酒表面土得掉渣,上不得台面,不料搬动时摔碎一瓶,酒香四溢,获得金奖,使“东方魔水”享誉世界,也使它与“中国”的声望牢固相连。国家总理周恩来习惯于以它待客,常借此缓和谈判氛围,使世界上的问题解决得更容易些。据说邓小平在粉碎“四人帮”后一口气喝了27杯茅台,年事已高后也要把这酒“摆在桌上随时看看,心里就感到舒服”。何建明在正式进入题材后认真考察了关于“茅台”的种种典故趣闻,一一加以考证,形成文字,仅此一点,此书便具有某种权威价值。 何建明在采访中付出辛勤劳作,为了重现茅台酒厂从3家烧房开始的经由70年的发展历史,做出了详尽的考据。他曾花费数小时从几片接近氧化的碎纸上“捡”回来酒厂成立后的第一份“年终工作总结”,也曾一个字一个字地从档案室几页残缺的旧纸上“捡”出来一份《评薪评级会议记录》,那上面字迹由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写下,今天读来倍感朴实真切,彰显了茅台人的“初心”。即使是最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他的写作也永远是从头开始的,从最原初繁琐的查找、问询、核对起步,周而复始。何建明能够始终认真对待新的题材,保持热情的饱满,是他创作长盛不衰的一种缘由。 何建明从不以纪实为满足,从这部作品中也可看出,他在对于“茅台精神”的探索和叙写上下了相当大功夫。他认为,茅台人从不马虎和敷衍,绝不做“触犯祖宗”和“违背良心”的事,而“茅台基因”就是茅台人在酿制“茅台”过程中所形成的微生物世界的菌群结构,这种菌群结构是让“茅台”酱香和它的品质得以传承下来的最根本的基因。并且,他还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茅台”的哲学意义,从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最早提出的“单子”概念和中国老子提出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出发,结合“茅台”大师郑义兴、季克良所总结的“茅台圣经”“十法”,剖析了“茅台”工艺的“人化自然”原理,注释了“茅台”产业得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这对于所有大型企业的科学进取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茅台——光荣与梦想》并非一部只写光荣与梦想的作品,也写到创业的坎坷与挫折,作者的立场是现实主义的。他客观看待“茅台”70年发展史,在书中逐一列出茅台酒厂自1952年至1978年的生产总量数字,从数字上可以清晰看出企业经历过的明显的发展曲线,说明“茅台”并非“常胜将军”。早期,茅台厂有过劳动积极性高涨下急躁冒进的过程,被中央及时纠正。“大跃进”中,在承受政治高压的形势下,厂里产量翻了三番,质量上却只有12%合格,跌入八大名酒的第五位,中央再次派出工作组加以纠正。自1962年至1978年,酒厂有过16年亏损,从年产75吨到年产1000吨,有过长达26年的生产低速增长,自然,这也与要求确保“国酒”质量,不计成本的思路有关。作者在坦诚介绍这一切后,着重书写了改革开放后企业发生的改天换地的变化,这一变化根本上来自思想的解放、生产力的解放和人的解放。这是一个人人怀抱希望与梦想、社会蒸蒸日上、产业日新月异的时代,茅台人一方面接受历史教训,死守严苛的质量标准不动摇,一方面全力开拓创新,以科研为主导,实施经营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造,走出去,面向世界和未来,终于在时代机遇下开创出光辉灿烂举世瞩目的业绩,于2003年实现年产超过一万吨,利润收入达到十亿元,开始树立年产两万吨的宏伟目标,成为今天名列世界“赢家”前20名的巨头。何建明将“茅台精神”定位为“中国精神”是准确的,通读全篇后,也许无人不愿承认,中国国酒的历程就是新中国的历程,足以引起人们对中国当代史的种种回想,特别是过来人。目前,“茅台”仍坚守出厂价每瓶969元,与市场上炒作的3000元一瓶无关。目前,14亿中国人3亿多家庭平均有三分之一家庭一年能喝上一瓶,而茅台的愿望是将来中国消费者能每个家庭每年喝上一瓶——这也是茅台的光荣与梦想。 茅台誉满全球,而茅台的功臣们鲜为人知,这一点只能主要由报告文学弥补。此作倾情向人们介绍了郑义兴、李兴发、季克良、邹开良、彭王景等重要人物的杰出贡献,使大众更深入一层了解到国酒的秘密。他们中有首任厂长、副厂长、董事长、党委书记等,但更关键的角色是技术权威,酿酒大师,包括勾兑大师,他们是真正使“茅台”成为今日“茅台”的菁英,何建明对他们浓墨重彩加以刻画。 这些人物在书中的形象无不鲜活,体现了作者的功力。郑义兴乃“三房一脉”的鼻祖,烧房出身,曾“偷酒失误”,后在勾兑技术上无人替代,于酒厂面临崩溃之际奉献家族六代人遗传下来的酿酒工艺,力挽危局,逝世后酒厂为他隆重塑像。李兴发乃“酱香之父”,一生尝过几吨“茅台”,目光如鹰,最终完成将产品归类于酱香型白酒的重大科学发明。邹开良乳名“桂香”,从行政干部修炼为技术专家,放弃职务提拔,力抓质量和管理,领导实现了扭亏为盈的跨越。作者善于抓取他们的特征,有时几笔勾画便使他们的面貌生动呈现。如写彭王景本是个踩曲女工,后来竟被选拔考评为“首席品酒师”,就由于大家发现她鼻子特别灵敏,与众不同,而作者的一段描述就使这位业内天才跃然纸上。 当然,书中最具光彩的还是满头银丝,格外具有学者气质的季克良。他已82岁,何建明称他为绝对“神”一级人物。他是茅台厂第一个专业出身的大学生,参与和主持了酒厂诸多重大技术与工艺革命性的改造工程,任厂长、总工程师、董事长等职长达20年之久,年过70时还在位上,现在仍像院士一样继续作出贡献,可见“茅台”对他的依靠,如此人物恐怕在国企历史上也无人可比。何建明与他是同乡,谈话最投机,交往时间最长,所以完全写活了这位“茅台酒神”。他写他鼻子一度越生越长,变成外国人似的鹰钩鼻,大概出于一辈子钻在曲块和酵母里嗅闻的原因;写他当年被人顶替发落到贵州山区来,未想成就一番事业;写他两次因不肯姑息和徇私批酒被人持刀威胁,命悬一线,无不活灵活现,令人难忘,读起来像小说。这样的人物太值得一写,而一部行业纪实文学中能有机会塑造起这样一位顶天立地挺拔终身的主人公,应该也属于作家的幸运。 何建明到底没有搞清,在赤水河畔那一片片青砖青瓦的茅台酒库里,至今究竟已储存进多少罐琼浆玉液,厂方始终没有告诉他,因为这涉及“厂里的秘密”和“国家的秘密”。就是说,他也并非无所不能,但留给读者许多大胆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