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1、2022《民族文学》年度奖于近日揭晓。评委会主任陈彦,何向阳、徐可、徐坤、汪惠仁、白崇人、韩小蕙等汉文版评委,乌·纳钦、哈森、拉先加、次勒降泽、开赛尔库尔班、艾克拜尔·卡德尔、穆合塔尔、木耐、吴相顺、安贤浩等少数民族文字版评委,共评选出获奖作品36篇(部、组),其中包括汉文版长篇作品2部、中短篇小说4篇、散文4篇、诗歌4组、评论2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等5个少数民族文字版少数民族文字作品各2篇(组)、翻译作品各2篇(组)。汉文版和少数民族文字版终评会由《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副主编陈亚军分别主持。
此次获奖作者既有知名老作家,也有实力派中青年作家和文学新生力量。获奖作品中既有反映民族地区历史变迁和改革发展、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的二十大的献礼之作,亦有展现多彩人生与复杂人性的探索之作,各显新意,别具匠心。长篇小说《阿娜河畔》生动描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变化历程,展现了兵团建设者的艰难与坚守、付出与奉献,作品还入选了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长篇小说《塑像》再现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回族革命家马骏刚毅不屈的革命品格与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颂扬了伟大建党精神;中篇小说《叼狼·双子》揭示人与动物生死与共、相濡以沫的亲密关系,表现了作者对动物生命的尊重;短篇小说《纪念格村的一颗牙齿》在行云流水般亲切自然的叙述中道出生活与生命的秘密;散文《福屯,福屯》既是故土情怀的深切表达,也是关于历史、家园与人生命运的独特思考;散文《红色草地的记忆》记载红军先烈的英勇事迹和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精神,深情讲述了长征精神在红色草地的发扬传承;诗歌《晨光中升起的炼钢厂》堪称新时代的优秀抒情诗,情感豪迈,大气磅礴,新意迭出;诗歌《一名电工的生活哲学》以饱满的诗情和笔触描摹电业工人的生活与情感;诗歌《雨季》从日常生活中引发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意趣盎然。少数民族文字版获奖作品中,诗歌《百年交响曲》(蒙古文)和《中华之爱》(维吾尔文)礼赞伟大建党精神和新时代草原新生活,表达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散文《生命颂》(藏文)精心记录生命孕育的过程,是关于母爱的生动诠释;小说《小拇指》(哈萨克文)讲述成长为一名弹奏家的主人公小拇指意外被机器压断后的悲伤与重新振作的故事,感人肺腑;《蜗牛的家》(朝鲜文)描写在韩国务工的中国公民的生存境遇与精神状态,启人深思。这些获奖作品充分显示了少数民族作家在创作题材、主题、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方面的开掘创新,集中呈现了近两年来少数民族文学的新成就与新突破。 (民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