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长篇小说《燕食记》展现独属于中国人的生动气韵

本报讯 2月25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广东省作协、《文艺报》社共同主办的葛亮长篇小说《燕食记》研讨会在京举行。《文艺报》社总编辑梁鸿鹰、副总编辑刘颋,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副总编辑赵萍,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刘春,创研部主任周西篱、办公室主任陈蕾等主办方代表,李一鸣、何向阳、潘凯雄、孟繁华、彭学明、李晓东、王军、李朝全等20余位专家学者及本书作者葛亮参加研讨。会议由梁鸿鹰主持。

张培忠表示,《燕食记》是葛亮继《朱雀》《北鸢》之后,书写中国近现代历史主题“中国三部曲”系列的收官之作,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界推动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成果。葛亮以大湾区作家的特殊身份和独特视角,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湾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充分展示了湾区作家、广东作家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人文史诗的情怀和初心。《燕食记》既是传统世情小说在当代的探索之作,也是融合湾区多样文化的开卷之作,为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崭新范例。

臧永清谈到,葛亮是“70后”作家中的重要代表,他的写作淡笔浓情、清新雅正,致力于在古典与现代、历史与当下间探寻中国人的精神脉络,有着鲜明独特的美学风格。《燕食记》是葛亮创作美学的集大成之作,笔触细腻温润、醇厚隽永,借美食的跌宕故事,生动描摹出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堪称是一部“岭南梦华录”。

与会专家认为,《燕食记》以南中国的饮食传统为切入点,生动展现了中国近代百年的社会变迁、世事人情、众生百态,既有对岭南风物朴素而惊艳的描写,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与理解,不仅是一部岭南饮食流变史,更是一部中国人的精神旅途史。作者不满足于简单叙述饮食文化,而是深入探寻其背后内在的文化底蕴,具有非常辽阔的历史视野和文化视野,一点一滴、一瓢一箪搭建出近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图景,展现了独属于中国人的生动气韵。

谈及自己的创作经验,葛亮表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每个文学创作者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而岭南人文质地中天然的现代性恰恰与传统文化之间构成了美妙的对位。讲好粤港故事、岭南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

(罗建森)

2023-02-27 1 1 文艺报 content68874.html 1 长篇小说《燕食记》展现独属于中国人的生动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