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聚焦全国两会

加快构建中国戏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尹晓东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以独特的人文内涵和艺术特色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构建戏曲艺术独特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意义非凡。

作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戏剧艺术,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戏曲不仅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也是一门学科,加强对戏曲艺术的研究及对其文化价值的阐发,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戏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既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戏曲海外传播,促进文明互鉴,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艺术家在与西方戏剧的比较中认识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价值。中国戏曲有悠久的历史,在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都有显著成就,把戏曲作为一个学科却是近代才有的事。一代代戏剧家虽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但对于系统构建中国戏曲“三大体系”,还显得相当薄弱,这与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戏曲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极不相称。

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族艺术的发展,把戏曲人才培养和戏曲研究放在重要地位。以张庚、郭汉城等为代表的老一代戏剧理论家,为中国戏曲理论建设付出了毕生的心血。由于戏曲学科建设时间短,距建成有中国特色的戏曲“三大体系”还有不小距离。具体表现为:一是对戏曲理论研究缺少整体规划,戏曲理论研究不成体系,对已有研究成果缺乏系统归纳和总结,戏曲艺术的基础学科建设亟待完善;二是戏曲界普遍存在重艺术实践、轻艺术理论的现象,使戏曲研究的人才和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三是戏曲创作实践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存在较大距离;四是戏曲理论研究工作者趋于老化,人才断档极为严重;五是戏曲学科虽已建立,但符合戏曲人才培养规律的培养体系还需不断完善和加强;六是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很少被翻译到国外,等等。这些都不利于戏曲“三大体系”的构建。因此我建议:

一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完成戏曲“三大体系”的构建,是新时代赋予中国戏曲人的时代使命,虽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目前一批有成就的艺术家、理论家年事已高,对他们艺术成就的抢救和学术成就的总结是在与时间赛跑。

二要举国家之力进行系统规划,制定行动计划。以戏曲学科布局和发展、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为重点,完善学科体系;以系统总结已有学术成果和结合新时代艺术实践及理论问题研究为目标,完善学术体系;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研究方法,建立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要求、面向国际的话语体系。

三要有科研攻关的研究机制。戏曲艺术的综合性特征必须要求有综合性的研究团队来完成“三大体系”的构建。可发挥戏曲院校、科研院所、戏曲院团的各自优势,建立研究基地,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国家级研究中心。

四要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建设必须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要以戏曲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为契机,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高层次实践型和研究型拔尖人才培养力度。重点硏究和教学单位应适当扩大编制,聚集和留住人才。

五要加强研究成果的海外传播。学科和学术体系的构建最终要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话语体系,要通过对戏曲传承发展历程的研究,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生动实践,通过举办中外戏剧学术交流活动和加大学术专著的翻译,发挥戏曲在国际交往和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无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院长)

2023-03-06 □尹晓东 1 1 文艺报 content68978.html 1 加快构建中国戏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