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版:文学评论

黔道涌动“文艺潮”

□孟昭华

贵阳至黄平高速公路贵定连接线甘溪大桥

我已经越过沟壑,

我已经不再坎坷。

我已经云端高路,大道出黔,

我已经通江达海,大河扬波……

勃兴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波澜壮阔、凯歌行进的历史大跨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后发赶超的贵州人民以其特有的“贵州速度”和“贵州模式”,奏响了交通改变地理、交通引领经济、交通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与梦想前行的历史大合唱,书写了新时代中国“山乡巨变”的“贵州篇章”。

大路朝阳,黔道放歌。

贵州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黄金十年”,奋力建设交通强国、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引起了国家主流媒体的持续报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是激起了国内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深刻揭示了历史上“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的贵州所发生的脱胎换骨的历史嬗变,是从万桥飞架看中国奋斗的宏观视野下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一次精彩绽放。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麓,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是西部地区南下出海和连接中原的重要通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交通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历史上每次交通取得进步的时期,都是贵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时期。一部贵州交通史就是一部见证贵州开发和发展的历史。

贵州古代道路交通的开辟,促进了楚文化、中原文化与夜郎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加快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使贵州逐渐从夜郎自大的狭隘视野中摆脱出来,从蒙昧走向开化,从闭塞走向开放、进步和文明。

无论是作为“抗战”时期的后方还是“三线”建设的基地,贵州交通都承载了一段历史和一个时代赋予它的重托和使命。弯弯曲曲的二十四道拐仿佛还在向人们诉说着烽火岁月中那些英勇的传奇;翱翔于珠海航展上的“贵州山鹰”见证了从大山的起跑线上飞向蓝天的精彩……

以交通巨变为题材的文学书写,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文学爱好者在贵州交通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去纵横黔道,在大路如虹、万桥飞架的“高速平原”中去体验高路入云、虹起大山、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在“南下北上”“西进东联”的来来往往中去回忆、回味人在黔途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和那些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荡起贵州交通激情澎湃的如歌岁月,书写贵州奋力建设交通强国启航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的壮丽诗篇。

(作者系贵州省公路局、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交通史志和交通文化研究工作者、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2023-03-08 □孟昭华 1 1 文艺报 content69017.html 1 黔道涌动“文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