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纪念曲波百年诞辰

《林海雪原》的影视改编

□徐 刚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脉络中,“红色经典”的代表性作品,历来被认为是所谓的“三红一创一青春”,即《红日》《红岩》《红旗谱》,以及《创业史》和《青春之歌》等几部经典的长篇小说作品。然而,在这些之外,曲波的《林海雪原》作为“革命通俗小说”一脉所显示的独特魅力,显然更能激起读者的广泛欢迎。事实上,这部小说在新的政治思想与传统文学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方面所体现的独特经验,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比如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李杨教授就曾撰文分析过《林海雪原》与中国通俗小说三大类型的“神魔小说”“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传统的密切关联,揭示这部作品与传统小说在人物类型、叙事结构、修辞方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诸多关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从最早引起全国轰动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到承载一代人红色记忆的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再到以原作为基础改编而来的各类舞台戏剧、影视作品,多年以来,杨子荣、少剑波和座山雕的经典故事以各种艺术形式被广泛传播,其影响连绵不绝。在几代人的阅读与欣赏之中,《林海雪原》及其艺术产品早已凝铸成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永恒丰碑,彰显出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

作为文学作品,《林海雪原》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呈现小部队在牡丹江地区剿匪的全过程,而是集中选取了剿匪的几个重头戏——“奇袭奶头山,消灭了许大马棒”“智取威虎山,活捉了座山雕”“巧上四方台,歼灭了匪首侯谢马”。在此,曲波“讲故事”的能力得到当时权威批评家侯金镜等人的肯定,在《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读〈林海雪原〉》一文中,侯金镜认为,“作者的自白和我们读了这部书过后的感受至少是共同的:这就是充沛的革命英雄主义感情,接近民族风格并富有传奇特色。”在这部引人入胜的小说里,杨子荣智斗土匪,活捉匪首座山雕的故事,无疑是最为精彩的段落。而这段英雄传奇,后来也被二次加工,完整记述到给《林海雪原》带来更大影响的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之中。半个世纪以来,从《林海雪原》到《智取威虎山》,少剑波和杨子荣的故事,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影视剧作品,通过大众传媒的经典重温与文化生产,不断获得新的社会意义。

迄今为止,关于《林海雪原》,有三次重要的电影改编。第一次是1960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林海雪原》,该剧由刘沛然、马吉星编剧,刘沛然导演。当时,刘沛然根据小说和随部队在东北战斗的经验,写出了上下两集的电影剧本,下集的内容主要围绕“智取威虎山”来展开,考虑到观众的欢迎程度,电影厂计划先拍下集。因为小说的“戏剧性”本来就很强,改编成电影并不困难。《林海雪原》公映以后,人们对影片中杨子荣形象的塑造给予了高度评价。电影中,由王润身扮演的“比土匪还像土匪”的杨子荣,显然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970年,由“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改编的同名彩色戏曲电影的上映,让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成为几代观众心目中“杨子荣”的代名词。

显然,1970年这版戏曲电影《智取威虎山》的拍摄,考虑的是“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传播问题。当时,“革命现代京剧”这一新兴的艺术样式由于受表演时空的限制,无法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而电影则具备更强大的传播效应。然而,由于“样板戏”电影的拍摄没有什么现成的经验,因此谢铁骊在准备拍摄时一度陷入困境。后来,他在北京电视台的黑白舞台纪录片《智取威虎山》“照搬舞台”的启示下,结合适当的电影手法与舞台艺术效果,以“既还原舞台,又高于舞台”的方式圆满完成了创作。1970年9月,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摄制完成,并被指定在国庆节期间全国公映。电影上映之后迅速引起轰动,样板戏电影从此深入人心。

在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上映44年之后,《林海雪原》终于迎来了第三次电影改编,这便是以武侠片闻名于世的香港导演徐克执导的3D版电影《智取威虎山》。这部2014年上映的“贺岁片”借助观众对同名经典的怀旧心理,又根据时代特点淡化了原作的政治意味,并赋予鲜明的武侠风格,因此被人称为“红色外衣下的现代武侠”。再加之3D特效这种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的技术手段,极大地改善了观众的观影体验。尤其是电影中“打虎上山”这类在过去戏剧作品中往往以写意方式一笔带过的环节,也终于被大张旗鼓地搬上了银幕。在这个段落,张涵予的精湛表演,加之3D特效制作出的栩栩如生的东北虎,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总之,怀旧心理加武侠风格,外加新的技术手段,都令徐克的这部《智取威虎山》在商业化操作上极为成功,这也难怪该片得以凭借8.8亿票房在当年竞争激烈的“贺岁档”中杀出重围。

上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电视机的普及,《林海雪原》也屡屡成为作为大众娱乐形式的电视剧改编的重要对象。与电影改编一样,这里也有三个版本的电视剧值得一提。首先当然是1986年吉林电视台出品的10集电视剧《林海雪原》。该剧由朱文顺执导,由林达信、韩再峰、白玉娟等人主演。作为曲波同名小说的第一部改编电视剧,该剧受制于技术、资金等客观拍摄条件的限制,其艺术的“粗糙”似乎显而易见。到了2004年,30集版的电视剧《林海雪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深圳市委宣传部文艺创作中心与万科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该剧由李文岐执导,由王洛勇、于洋、童瑶等人主演。该片的制片人郑凯南此前刚刚成功制作了满足人们“怀旧”心理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此看到了改编“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潜在市场。这个版本的《林海雪原》最大特点是适应时代心理,“最大化地去掉了脸谱化和概念化,增加了生活化”。为此,电视剧设计了杨子荣唱酸曲、给人下巴豆等故事细节。该剧在将“英雄”“凡人化”的同时,还将敌人“人性化”,特别是给座山雕的一个养子“人性萌动的机会”,而剧中的座山雕,更是与过去常见的形象截然不同,他甚至颇有些“咏涵经书,举止儒雅”的特点。这种所谓的“创新”一方面固然显示了一种大胆的艺术创举,但另一方面也显然对观众们习惯的接受方式构成了“冒犯”,因此一时间也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关于红色经典电视剧的激烈争论。

这种状况直到2017年《林海雪原》第三次电视剧改编时,才有了根本的改观。这部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由金姝慧导演,李光洁、张睿、倪大红等人主演的64集的《林海雪原》,播出后引起了热烈反响,也获得了业界的普遍好评。很多人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全面、最系统的一个改编版本。据悉,为了认真准备这部作品,总编导金姝慧的编剧团队写了65万字的电视剧本,最后呈现给观众的是64集的电视剧。这便有足够空间还原全本的小说故事,使以往影视改编中没有得到全面展现的主体情节都能得到充分表达。除了这种全面性,该剧最关键的特点还在于对原著的敬畏。如观众所看到的,该剧并没有追求所谓的“市场热点”,而是完美展现《林海雪原》所洋溢的革命情结、英雄主义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献身精神。在导演团队看来,这既是对历史的回望、向名著的致敬,也是对《林海雪原》故事及其精神的传承。

时至今日,从小说《林海雪原》改编而来的电影、电视剧,包括动画电影,甚至邮票、年画、屏风、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仍然层出不穷。曲波的经典作品,以及各式各样改编的艺术形式,早已成为人们永恒的红色记忆,一种连接着革命传统的文化资源。在几代人的阅读与欣赏之中,这座理想主义的永恒丰碑,注定要彰显出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

(作者系北京文联签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3-04-03 □徐 刚 1 1 文艺报 content69418.html 1 《林海雪原》的影视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