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这部书的作者,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这样写道:
一场革命产生的最重要的艺术作品,就是它所产生的人物。在这场裂开抽搐的大地的新生活的爆炸中,可以看到出现火热的心灵,就像颂歌一样,以信仰的呼喊充满空中,直至这些人消失,回声还缭绕不绝。它们在将来会变成史诗和情歌的启迪者和人物……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是火热的生活和英雄业绩的一曲颂歌。
与经典文本一道至今仍在人们心中引起共鸣的,不仅有那场注定改变人类历史的十月革命,还有应运而生的一代苏联作家的奋斗精神和启蒙理想,甚至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传奇主人公的那段关于时间、人类、事业和生命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仿佛也获得了自己的生命,总会在某个难忘的生活瞬间,打动那些执着地寻找生命意义的人的心弦。这段饱含激情的自白,既鼓舞了受压迫的人民在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公正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也给许多身处困境的个人提供了超越自身羁绊的勇气和力量。在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但影响了众多的新文学建设者,而且收获了广泛的读者爱戴。上世纪末以群众投票的形式评选出“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这本书位居榜首。此外,根据统计,在整个苏联历史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最受欢迎的一部长篇小说,在作家生前即已出版41次,截至1986年有650个版本问世,发行量达到3650万册,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成为苏联乃至全世界心怀共产主义理想的青年的偶像。同时,这部书的作者,虽然只活了短短的32岁,也位列苏联时代被出版次数最多的十位作家,从1918年到1986年他的所有作品用地球上的74种语言被出版了750次,总发行量近5200万册。
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1953年版本出版了由“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翻译组和72级工农兵学员”集体翻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翻译家黄树南先生是其中的译者之一,并且负责总校定稿的工作。1989年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在研读、校勘作者原始手稿基础上,重新整理了小说文本,以注释形式刊出过去未曾发表过的部分手稿,篇幅约四万字。黄树南先生根据这一版本,对译文整体做了详细的校阅和润色,并将增补的四万字手稿全部翻译出来,后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中华书局采用这一译本,将之收入《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于2023年出版,承蒙不弃嘱我撰写导读。当我手捧这部译著时,不由得回想起20年前在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里,与同学们围坐在黄树南老师身边听课的情景。当时黄老师已经退休,应邀为我们讲授俄罗斯语言国情,其间曾提到他在翻译这本书时颇有一些心得,非常希望有机会同年轻人分享,可惜这一意图并未来得及在课堂实现。后来笔者毕业,也收到黄老师寄来这本译著的最新版本,但因为不是专门研究,只是草草翻阅一遍,收获不大。借着中华书局再版此书的时机,终于踏踏实实坐下来仔细研读,用心体会,多年前课堂上吉光片羽的回忆,突然鲜活地浮现于眼前,书中那些兼顾艺术性与准确性的、近乎理想的表达,似乎也显露出译者苦心孤诣和反复权衡的取舍过程。2009年黄老师辞世,留下的经典译本固然长存,但经典与读者的相遇却需要某种机缘的巧合,感谢中华书局的慧眼和努力,使我稍稍补上多年以前欠下的翻译课,也给了更多读者与这部永远具有现实意义的经典结缘的机会。
二
在塑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核心主人公时,可以说,奥斯特洛夫斯基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与保尔·柯察金一样,作家出身于乌克兰乡村的贫穷家庭,辍学后做了童工,自幼热爱阅读《斯巴达克斯》《牛虻》和库柏、司各特的冒险小说,崇拜意大利解放者加里波第的英雄经历。在这些为自由、真理和正义而战的文学主人公的熏陶下,年轻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成为一个充满反叛精神的浪漫主义者,痛恨野蛮的地主和国内外工厂主的残酷压迫,无比兴奋地迎接十月革命,加入红军传奇统帅科托夫斯基和布琼尼麾下的骑兵部队,跃马扬刀,冲杀前线,作战十分勇敢。因身负重伤,复员后转入共青团工作,投身于恢复国民经济的建设劳动。小说中描写的保尔与共青团积极分子在冰天雪地中抢修铁路的场景,取材于作者自身的经历:为了给面临寒冷、饥饿威胁而濒临崩溃的基辅提供紧急过冬储备,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走上修建通往该城的窄轨铁路的工地。恰逢极端严寒天气,且奇缺施工保障物资,他不得不长时间泡在半融化的冰水中保护和运送木材,差点被伤寒夺去性命。他在18岁时就获知自己罹患不治之症(强直性脊柱炎),即将全身瘫痪,但青春之火烈烈燃烧,推动他逆转人生的厄运。此时他加入布尔什维克党,成为共青团的一名干部,继续与青年人在一起工作。他不顾疾病和多次手术的痛苦,大量读书学习,努力提高共产党员的自我修养。到1927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已经卧床不起,而且随着早年的战斗和劳动留下的伤病后遗症进一步恶化,双目几乎不能视物。接连遭遇的沉重打击,似乎已经断绝他挑战命运的所有途径,但这一次依然没能击溃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他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创作以自己的生平为蓝本的长篇小说。这一新开辟的文学战场,正如保尔在书中所言,使他能够“重返战斗行列”,“在冲锋陷阵的大军中”找到了自己的“一把刺刀”。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准确地把保尔自我牺牲的英雄气质归结为作者本人“对劳动者的事业的伟大忠诚、革命战士的热情……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智慧”,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所经历的“英雄主义的生活”,确保这本书提供给读者的理想是真实可靠的,具有显著的表现力、吸引力和亲切感。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真实地展现了苏联政权建立初期艰苦卓绝的战斗场景和建设规模,同时,小说中塑造的十月革命的烈火所淬炼出的一代革命青年的形象,既充满了意识形态的激情,也是高度艺术化的结晶。主人公的个人命运,一方面相当可靠地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建构出对于光明的未来的希望,将时代的现实与存在于苏维埃人心中的共同愿景融为一体。毫无疑问,主人公保尔被赋予了苏联时代英雄的典型特征,具有完整而始终如一的坚定性格,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个人物也处在动态的、连续不断而又富于内在逻辑的演变过程中。小说的开头,主人公还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少年保夫卡,被学校开除后在铁路上做工。他关心自己的母亲,有点怯生生地爱大哥哥阿尔焦姆,珍惜女友冬妮娅在他心中唤起的纯洁感情,但同时也易于冲动,紧张急躁,神经过度敏感和焦虑,常常因为生活中遭遇到的不公正而怒不可遏,做出鲁莽冒失的举动。可是在书的结尾,经过严酷的战火洗礼和斗争锤炼,保尔已经成长为一个坚定、自觉、自信的无产阶级战士,善于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有意愿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改正自己的错误,甚至有能力改造身边的环境,帮助那些无力挣脱旧观念束缚的弱者。主人公的教育和成长的过程,在小说的叙事中通过多重手段,尤其通过主人公的语言,得到了显著的表现。
随着保尔的年龄增长和思想成熟,他的言谈逐渐摆脱了粗鲁的语调和街头的俚语,也克服了骂人的习惯(“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甫不会让你安生,现在我真想吐他一脸唾沫……还有那个黄毛小子,一定得对准他的狗脸狠揍一顿”“唉,我要是个大力士,一定揍死这个无赖!”),变得越来越饱含思想,越来越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使生活有益于人民”)。成熟而自重的保尔是如何打动他未来的妻子的?这是他表白的话语:“达尤莎,你们的生活,特别是你的生活,一定要翻他个底朝天。”这句话首先令人想起的,是19世纪俄国经典作家契诃夫的绝笔之作《新娘》,其中让女主人公鼓起勇气抛弃庸俗生活的一段著名话语就是:“您把您的生活翻个身,一切就都会改变。主要的是把生活翻个身……”
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译者对于人物灵活生动的语言并未逐字直译,而是根据中国人的言谈措辞习惯做了一定的改造,使译出的言语在汉语语境中符合不同人物的性格、阶级、认知特征和人物在不同阶段的教养习惯。这种舍弃具体言辞和句式的对等,重组话语顺序的翻译策略,在更大程度上忠实地还原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反映出时代的鲜明印记,也让读者更贴切地体察书中人物的细微情感、心态变化,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汉语译文中那些熠熠生辉的神来之笔,实则为译者反复理解、推敲后的良苦用心。
此外,译者对人物活动周边环境的描写文字的翻译,也有意识地力求传神达意,营造气场相近的语言氛围。例如这段对保尔抢修铁路的建筑工地的描写:
离车站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石头房的空架子,凄凉地立在那里。里面的东西,凡是撬得下、拆得开、砸得动的,早就被洗劫一空了。门窗成了张口的大洞,炉门成了黑窟窿。房顶也破烂不堪,好多地方露出了椽子。唯一没有遭劫的是四个房间里的水泥地面。每天夜里,四百个人就穿着里外湿透、溅满泥浆的衣服躺在上面睡觉。大家在门口拧衣服,脏水一股股流下来。
这段翻译中的创造性处理非常明显,“撬得下、拆得开、砸得动”这三个连贯的三字短语,一方面完整而准确地传达了俄文原文较长的句式,另一方面与下文的衔接自然和谐,读起来节奏明朗,一气呵成,令人印象深刻地展示出以保尔为代表的先进的共青团员们必须克服的恶劣条件和他们的英勇精神。应该说,译者对俄语的精确把握、对原著精神的整体理解、对本土接受习惯的考量,以及本人高度的文学修养,使得这部译书在中国当下流传的数种译本中,堪称最有艺术特色的版本之一。
保尔·柯察金的道德和审美价值,他的成长道路与历史进程的合拍,牢固地建立在书中对事实材料的遴选和使用上,这相当考验作家拒绝经验主义地堆积材料和充满主观倾向地政论宣讲的诱惑的能力。通过主人公的生平、人际交往、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作家生动而鲜明地描绘出非同寻常的时代的非凡人物的精神面貌。俄国奥斯特洛夫斯基研究专家安宁斯基曾做过一个统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使用了各种类型的文件,包括主人公的日记、信件、情报、命令、决议、报告等,“这些元素的总量:演讲、日记、信件、口述、报告和引文——占中篇小说全部文本的约十分之一。数量相当之大。令人颇感兴趣的是,在未收入正式文本的、被编辑删除的草稿部分,还有更多这样的文件材料”。这里提到的作者手稿与正式发表版本的差异,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编辑的修改要求或者作者本人的意志,历来是文学研究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举保尔的书信为例,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文格罗夫就特别重视它们,将之比作主人公“生活道路上的里程碑”,认为它们鲜明地标示出这个男孩成长为祖国英雄的思想轨迹。若直接舍弃掉其中的一大部分,未免有遗珠之憾,但若把被删除的部分作为附注放在小说文末,则又需要来回翻书对比,阻断了阅读的连贯性。为此,本书译者采取了一种相当巧妙的方法,即把作者手稿中被删除的内容以不同的字体排印,并且以夹注的方式置于文本中原来存在的地方。这么做的目的,是既便于专业研究者考察创作的过程,也让普通读者毫无障碍地享受阅读的乐趣。比如保尔写给哥哥阿尔焦姆的最后一封信,在正文中被删掉了一多半的内容,而正是在被删除的那一部分,不仅书写了保尔自己的坚强意志和对理想的信念,而且见证了另一个新人在他影响下的成长,更是隐藏着对哥哥的鼓励和期待。对比前文他写给阿尔焦姆的第一封信中的词句:“现在我是科托夫斯基骑兵旅的一名战士。我们旅长科托夫斯基的英雄事迹你们一定听到过。像他那样的人,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我对他是十分敬佩的。”可以看出,当初那个因为加入红军英雄旅而在哥哥面前难以掩饰自己的兴奋和骄傲的单纯的青年,经历了什么样的灵魂更新。由此,是否应该恢复书信的被删除的部分,对于理解主人公的精神成长有碍或者有益,相信我们中国读者自会做出公允的判断。
四
无论是英雄保尔·柯察金,还是塑造出这个英雄形象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他们都完成了自己在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事业旗帜下的伟大功勋。毫无疑问的是,保尔是每一位真心向往真理的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都能够和应该达到的人生典范。但他并非一个孤立的现象,他生活在人民中间,他和他的同志们都切身感受到沙皇、地主、资产阶级的腐朽和残酷,看到剥削制度的丧失人性,产生了对于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的向往。年轻的红军机枪手伊万·扎尔基在共青团动员大会上的慷慨陈词,是为过去的不公正和牺牲的战友复仇的正义呼声,具有普遍的意义:
我没见过爹,没见过娘,从小就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白天要饭,晚上就在墙根底下一躺,挨饿受冻,没个安身的地方。日子过得连狗都不如,跟你们这帮娇小姐、阔少爷比,完全是另一个样!苏维埃政权来了,红军收留了我。全排都把我当作亲生儿子看待,给我衣服,给我鞋袜,教我文化,最主要的是教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是他们教育我,使我成了布尔什维克,我是到死也不会变心的。我现在心明眼亮,知道为什么要进行斗争:是为了我们,为了穷人,为了工人阶级的政权……你们哪里知道,就在这座城下,有二百个同志牺牲了,永远离开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幸福,为了我们的事业,他们毫不犹豫地献出了生命……现在全国各地,各个战场上,都有人在流血牺牲……
当代俄国和西方的文学界对同时代的另一位苏联大作家安德烈·普拉东诺夫推崇备至,常常用他来对照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前者对苏联初建时期的诸多革命要素做了更加深入和丰富多彩的哲理思考,并非像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样从单一的“红色”视角考察那个宏伟时代的历史转折。但是,恰恰是这位普拉东诺夫,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评价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具有质朴品质和人道意义的长篇小说”,认为小说主人公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生命之火生生不息,人类进步的曙光刚刚在历史的苍穹上闪耀。我们还不知道隐藏在我们人类本性中的一切,柯察金向我们敞开了我们的力量的奥秘。”
被一些学者拿来贬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普拉东诺夫本人,却以洞穿历史的睿智眼光点明了在十月革命后“人类进步的曙光”初现时,保尔·柯察金身上的新的启示意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在于,它属于无产阶级自己创作的最初的文学杰作,歌颂的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正义性与合法性,并且预言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具有伟大的未来。当然,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一样,它也有自己的局限,但若是用意识形态斗争来否定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不公正的。与它形成对照的,应该是最早鼓吹白手起家向海外扩张的资产阶级颂歌之一——《鲁滨逊漂流记》。后者的主人公遭遇海难的那次航行,目的恰恰是去非洲购买黑奴,再运回自己在美洲的种植园。鲁滨逊象征性地表明,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凭借个人的积极进取和独立意志,已经生出了征服世界的野心,吹响了建立全球帝国秩序的号角。虽然有着强烈的殖民主义内涵,但无人能够撼动它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样的道理,刚刚觉醒的无产阶级难道就没有书写自己的历史、赞美自己的英雄的权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描绘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已经不在,但它所展现的进步前景却刚刚放射出第一道耀眼的光芒,第一次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实验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对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的影响到今天依然充满生动的力量。
切·格瓦拉的那段名言振聋发聩:“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特权阶级对底层民众的某种程度的让步,并非凭空而降,而是保尔·柯察金和他的同志们在上个世纪初舍生忘死、自我牺牲和奋勇抗争、艰苦创业的成果。今天,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差距再一次拉大到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之时,保尔的幽灵再次现身,警示这个世界上仍存在着奴役和压迫、战火和饥饿,人类解放的事业还远未完成,也提醒我们每个人不要“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要“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在任何环境下都应当坚守自己的理想和初心。失去了理想,无论人类在经济或科技上取得了多高的成就,都难免堕落的命运。依然在全世界游荡的保尔的幽灵,是这部书成为不朽的保证。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