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一条不急不缓的小河
□陈 华
(2022年第32期“本周之星”,小说《寒葱河》入选《灯盏2022: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
《寒葱河》创作于2011年。这个数据来自近期翻看邮箱的往来记录。或许是更早,因为一篇小说从构思到初稿需要时间,从初稿到终稿需要更长的时间,从终稿到鼓起勇气研究往何处投稿还需要时间。
小说背景是一个叫作安阳的林业小镇。某个黄昏,我看见几辆卡车满载着拳头粗的木头飞驰而过,心里一紧:这么细的树都采伐了?不是封山育林了吗?其实,国家的政策都是好的,但是落实到地方有时会有些走样,常有人靠着关系私自进山采几车木头换零花钱。
因为那个黄昏,那几车拳头粗的木头给我的心痛,我就想虽然手中小笔笨拙,但是记录真实的历史,探问人类心魂的迷茫,是一个写作者的使命。于是就有了《寒葱河》。
寒葱河是当地一个林场的名字。我开始走进深山,探访林业老工人。随着耄耋老人的回忆,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富饶的东北原始森林,看到了森林里老一辈林业工人在那片原始的等待开发的土地上挥洒他们的青春,书写着他们的爱恨。当青春耗尽的时候,林子也被采空了。而他们的青春年华像那些永远消逝了的大树一样,留在了那片光秃秃的山林里。
我一直努力做一个有良知的书写者。感谢中国作家网这个平台,给予了很多基层作家发声的机会,不然《寒葱河》会孤寂地落满岁月的尘埃。《灯盏2022: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在今天新媒体主导的时代出版,多像山谷峭壁上的白兰花,一缕微风吹过,绽放了。
喧嚣与热闹永远都是暂时的,而文学则会像一条不急不缓的小河亘古不变,永恒地流淌。《灯盏2022: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这艘文学小舟,将承载着作者的梦想、读者的希冀,穿过历史的长河,为热爱书写的人提供一个机会,也为读者丰盈一段午后时光。
“灯盏”的温度
□叶青才
(2022年第27期“本周之星”,散文《临水而居》入选《灯盏2022: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
我是去年7月被推荐为2022年第27期“本周之星”,并获年度“文学之星”二等奖的。作为一名基层写作者,虽然零零星星在各地报刊发表过一些作品,但是像中国作家网这样热心扶持文学创作者、竭力提供展示机会的平台,实在难得。
中国作家网的编辑老师认真对待每一篇原创来稿,选稿严谨、发稿公正,尤其是“本周之星”栏目的作品。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投稿量极大,仅去年就收稿12万多件,遴选任务之重、编发工作之冗非常人可以想象。基层作者得此之幸,欲掷笔者重拾文学之梦,欲发表者可登创作平台,同平台协作的纸媒相继推送上乘之作,多少在泥泞小路上艰辛跋涉的文学爱好者皆是欣欣以感佩、耿耿而铭心。
借《灯盏2022: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出版之机,我想再次表达的是,文学创作遵循“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原则,一个耐不住寂寞的写作者如果没有下沉的潜力、没有恒久的耐力、没有精神的动力、没有师友的引力,终将如浮云过影,留不下什么痕迹。当下可写的题材丰富多彩,关键是立足在哪个层面,用什么样的眼光去发现和审视,用什么样的思维去过滤和萃取。有责任感的写作者何尝不是一只灯盏?他自带的光和温暖将温暖更多的心灵。泰戈尔说:“人类保护了爱情与信仰之灯,这灯是任何飓风也吹不灭的”,同时“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
在不断“解剖”中提炼诗意,突破自我
□予 衣
(2020年第2期、2022年第7期“本周之星”,《十二月(组诗)》入选《灯盏2020: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挂月亮的人(组诗)》入选《灯盏2022: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
坦白地说,我常常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对于诗歌,我自然是希望从语言到内容都更美一些,但又绝不仅限于此,再美的文字也需要关注人生和现实,再深刻的感触也需要发自内心。一朵花能打动人心,绝不仅仅是花的形状和颜色,更主要的是它内在的芬芳。好的诗歌都朴素真诚,贴近时代和人心。
组诗《挂月亮的人》因一首同名诗而起,创作的本意是通过解剖“我”的追梦历程,展现梦想与现实的鲜明反差,这种“反差”是无奈的、尴尬的,甚至带有荒唐的疼痛。“登上太空的人/也未必能自圆其说/镜子里爬出来的人/从胸口取出一半枷锁/挂在天空”,有时候,我们为之而付出的努力恰恰是套牢自己的枷锁,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谁又能自圆其说?这是一种自省,也是对现实的追问。组诗中唯有《曙光》带有明显的自我印记,但我希望其中的体会不是个人的,而是能打动读者。
《挂月亮的人》(组诗)是我第二次当选“本周之星”的作品,还被推荐到《天津文学》《梵净山》发表,同时入选《灯盏2022:中国作家网“每周之星”原创作品选》。作为一名草根诗人,实属幸事。不仅仅是我,身边很多文友都通过中国作家网在《诗选刊》《天津文学》《梵净山》等刊物发表了作品,并在一定范围内崭露头角,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平台,大家认识了许多师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通过交流和学习取得了文学创作上的进步。
中国作家网像一盏灯,温暖、明亮,让一次次在创作路上徘徊和犹疑的人找到继续前进的方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感谢这个有温度的平台。
“灯盏”照亮我的写作之路
□卢仁强
(2020年第46期、2022年第41期“本周之星”,小说《马事》入选《灯盏2020: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小说《柿子树下》入选《灯盏2022: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
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是写作者的交流平台,这里聚集了数以万计的文学爱好者。2020年,我的小说《马事》入选“本周之星”,并获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一等奖;2022年,小说《柿子树下》再次入选且获“文学之星”三等奖。这对于地处黔中小城的我来说,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励,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写作之路。
我生活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这里山高水长、石头耸立、溶洞众多,风光神奇秀丽。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像石头一样默默承受着日子的欢喜与悲伤。他们是我创作的动力源泉,他们微不足道的人生是值得书写的。
10多年前,我喜欢上了写作。那时,写的作品都发在文学网站,也有部分在公开刊物发表。后来,因为工作关系,近10年没有动笔。3年前,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带来了写作的冲动。夜深人静时,我靠在床头,打开QQ日志,在手机上写。文章写好后,我在网上找以前发表作品的文学网站,可是,很多都找不到了,只有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还在。注册后,我上传的散文很快就发了出来,有的还被推荐到网站首页,这激起了我的创作热情。那年初冬,在一次文学培训中听说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读了他的几个短篇小说,那些在心中储藏了多年的人和事一下子涌出来,我又开始了小说创作。记得有位老师说过,小说是需要等待的。村人们的故事就是小说的种子,有一天,终于长成参天大树。
3年来,我写的短篇小说都发在中国作家网上,小说中的老人、孩子、男人、女人、石头、树木和牲畜……全都来自我脚下的土地。我知道,我已离不开写作,因为写作是与灵魂的对话,早已成为我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
文学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声音
□扎西才让
(2021年第43期“本周之星”,散文《他们》入选《灯盏2021: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
借此《灯盏2022: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出版之际,谈谈我的散文《他们》,《他们》曾入选《灯盏2021: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
人一过四十,似乎特别重视“灵魂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这样的追问中,我越来越看清了自己的处境——过去的年月,只是偏执地追问这3个终极问题,这种精神求索的过程像蜘蛛困守于网,像战士深陷于无物之阵。幸好还有文学,可以作为我前行之路上必要的武器,记录或彰显时代风云之下个体的生存状态和幽微情怀。于是,我的写作从诗歌到散文诗、从散文到小说,开始了漫长的实践与探索。
《他们》就是这样的实践。在多民族共生共存的甘南,多元文化彼此渗透,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精神追求。或许正因如此,我在《他们》及其他此类作品的写作过程中,融入了对故乡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的观察与反思。与中国作家网“本周之星”的其他作者一起,我们选择与文学为伴,“满怀赤诚,在文学的篝火旁聚拢、取暖和明心见性”(《灯盏2021: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序言)。正如“本周之星”的编辑所言,在我们的心中,“文学始终纯粹、温暖,闪耀着迷人的光泽,充满着永恒的力量”。
我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可在写作上还是有着个人的理想,想写出一些具有时代性的作品。但我深知文章是否具有时代性,需要时间的考验,唯有践行“深扎”精神的作品才具有静水流深的可能。作为践行“深扎”精神的作者之一,我希望自己的文字能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带来片刻的触动或感动。
河流与生命
□刘晓利
(2020年第43期“本周之星”,散文《寂静的深处》入选《灯盏2020: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
得知《灯盏2022: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出版,心中充满激动与欣慰。我的散文《寂静的深处》曾入选《灯盏2020: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现在想来,仍然心怀感恩。中国作家网是文学爱好者的园地,作为其中一分子,我想说,对写作者而言,这是一个让人感到亲近的平台。
在中国作家网“本周之星”作者交流群里,经常可以看到文友们分享自己的作品,每周的“本周之星”作品也会被发到群里,帮助大家交流学习。发表在中国作家网上的作品,不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多以乡村为书写对象。2022年度“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中,也不乏乡村题材。就我个人而言,比较喜欢叶青才的《临水而居》,他的文字有一种静水流深之感,“一截河流就是一个人的一生,河流的枯荣也是一个人的一生”。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这样一条河流,从童年故乡的记忆出发,沿着这条河而上,我们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灵魂的栖息之所。这样的文字让我似曾相识,曾无数次,我也顺着一条河流而上,寻找童年的记忆碎片。作家葛水平曾在她的散文集《河水带走两岸》中写下了她行走沁河两岸村庄的所见所感,她对故乡的爱与敬畏让我心生喜欢,同时也让我想到我书写故土时的不足。
前段时间重读《寂静的深处》,我发现结尾确实如编辑老师点评所言缺少了点什么,如今的乡村已不再是记忆中的乡村,书写乡村题材更应放眼当下。以这些认识为基础,我期待可以写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