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福
2018年7月3日至6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谜语、谚语、民间俗语”专家组成立大会和系列学术研讨在江苏徐州举办。刚成立的谚语专家组召开了“谚语与农耕文明学术研讨会”。会上,专家组进行了热烈讨论,确定谚语卷大致可分为自然、生产类谚语和社会谚语两大类,在具体工作中遵循“不设时间限制”“尊重传统、忠实记录”“信息完整、全面记录”“完善文本、注明语境”“专业编纂、科学分工”的原则进行编纂。
此后,谚语卷编纂工作在全国很多省份展开,各省级民协组织本省份本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编纂团队,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本地谚语进行搜集、注解、分类和整体呈现。然而,在每次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工作推进会、培训会上,围绕谚语卷的编纂都会在几个问题上引起较为激烈的讨论。其中,讨论最多的主要有如下问题:要不要对谚语进行释义,要不要搜集谚语的完整信息,如何进行专业的编纂和分工,如何对谚语进行分类等。结合参与谚语专家组讨论、编纂谚语山东卷、审阅多个省区市谚语卷的经验,对以上几个问题,笔者谈一些浅见。
第一,要不要对谚语进行释义。每个省份都有数量较为庞大的谚语,《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工作手册》(以下简称《工作手册》)要求对谚语进行选择性释义,亦即“通用谚语可以不进行释义。具有地方性知识的、使用方言的谚语,应进行释义”。有些专家认为,谚语来自民间,老百姓明确地知道每条谚语所要表达的实际意义,没必要进行释义;且如果对每条谚语进行释义,势必增加篇幅,增加工作量。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谚语进行释义,主要有如下理由:
首先,谚语为区域社会民众经验的高度凝练和总结,在内容和语言表现上均具有地方性。也就是说,在这个地方群众都熟悉其能指与所指的谚语,别的地方的人可能会一头雾水。编纂专家由于对地方性知识非常熟悉,在专家眼中非常平常、大众的知识,到了另外一个省份,对普通读者甚至是专业研究者而言,都是陌生化的知识。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面向的不只是区域社会的小群体,面向的更多还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读者,要让外地读者能够了解谚语的实际意义,对谚语进行尽可能多的释义是必需的选择。
其次,谚语涉及对人们生存环境及社会生活各个重要方面的认识和总结,尤其是农业社会经验的总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关系的变化,很多谚语即将失去其生存土壤而走向历史,很多谚语指涉的内容即将在社会上消失。因此,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主要功绩是将谚语搜集起来进行保存,那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对谚语本体所指涉的相关文化背景、故事传说、使用注意事项等进行注解,是学术发展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参与学者的时代担当和光荣使命。
第二,要不要搜集谚语的完整信息。“根本没有必要把每条谚语都标注讲述者、采录者”“谚语为集体创作,谁都可以讲,怎么去写它的讲述者”“我自己就知道这些谚语,我把它们写出来,如何标注采录信息”,以上问题是在各种会议上各省份谚语卷参编专家经常提出的问题。之所以提出以上问题,是因为谚语卷编纂体例要求“所收录的谚语应注明相关信息,包括原文的时间、地点,以及讲述人(传承人)和搜集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籍贯、工作单位等”。
参与编纂谚语卷的专家们在这个部分提出的问题最多,意见也最大。笔者认为,之所以要求要做到谚语的相关信息完整,主要考虑如下:
首先,大系出版工程是在新时代人文理念下实施的重大工程,也是进入新时代后中国民间文学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创新工程。大系编选的第一个原则就是科学性,就是要遵循21世纪民间文学的现代规范和要求,要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和伦理。各省份谚语卷的编纂大都是从不同书籍、资料和田野调查中搜集、整理谚语,对所选谚语的出处和资料中记录的当时有关谚语搜集整理的基本情况进行标注,是当下学术的基本规范和尊重著作版权的基本要求。谚语编纂体例没有要求对每条谚语都得标注讲述者、采录者等信息,但对于原始资料中有相关信息,而当代编纂者有意或无意地进行忽略显然是不可取的;同时,对采集的谚语的出处进行注明亦是基本的学术规范。
其次,新时代人文理念下所进行的大系出版工程内在性地要求有“新举措、新方法、新探索”,防止“功利化、庸俗化、简单化”,还要求对新时代逐渐形成或产生的新谚语、新歌谣等进行收集,这些都需要进行民俗学田野作业来实现。在当下的田野作业中,一定会在具体的时间、地点,有具体的人进行谚语的讲述和记录整理,把调研的基本信息记录并留存下来也是最基本的学术规范。
再次,大系出版工程作为新时代规模浩大的文化工程,其成果具有重要的保存时代特色、留存历史面貌的作用。大系的出版成果会进入国家藏书机构进行保存,这是后世学者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活史料。从人民的立场出发,留下具体的人民信息,让后人在研究时能感受到具体的人的力量和温度,能看到人民的身影,这是后代学术研究之幸,也是文化传承之幸。
第三,如何进行专业的编纂和分工。谚语卷编纂体例要求在中国民协的整体协调下,同时邀请各级宣传部、文联、民协、文化馆、非遗中心从事民间文学整理与研究的文化精英通力协作,尤其要发动基层民间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集体协作,多层把关,实现遴选、注释、编纂工作的专业化与科学化。
首先,谚语卷编纂人选要具有专业性和多样性。谚语卷编纂是一项专业性极强、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作。由于大系出版工程具有学术追求,它客观上要求各省份组建一支多学科融合、交叉,多种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编纂团队。主编的人选,最好具有民间文学或民俗学的学科背景,这样能够把握住谚语编纂的学术精髓,能够很自然地将“语境”“田野作业”“民间文学学术规范”等概念和理念有机融入具体的编纂工作中。编纂团队人员一定要注意吸收高校师生的力量,他们受到过专门的学术训练,包括但不限于民俗学、语言学、文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力量;一定要吸收地方社会的文化精英,尤其是参与过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的老同志,他们对地方社会的谚语理解深刻、如数家珍;一定要吸收年轻人进入团队,他们会使用数字技术,能够对数量庞大的谚语文字、格式等进行快速化处理。
其次,一定要认真学习、透彻理解《工作手册》。在一些省份存在过一个误区,他们只注重对《工作手册》中的谚语卷编纂体例进行学习,而没有对其他相关文件进行学习和解读,结果就导致比较割裂地理解编纂体例,对谚语编纂体例的生成背景、当代人文理念、学术追求等不甚了解,对谚语的遴选、注解等采用自己想当然的方式进行,最后编纂结束之后还得按照《工作手册》的要求进行大量修改,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工作手册》各部分是一个整体,需要系统学习。如在《工作手册》第三部分“分卷编纂工作注意事项”中,明确提出,在《大系》编纂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资料补充调查、民俗语境调查,如果认真贯彻这一要求,很多困扰大家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再次,一定要对团队人员进行科学的分工。在山东卷的编纂过程中,一开始团队成员提出三个建议:不宜以地区为编撰“单元”开展工作,建议以“类”分派任务,开“实施操作”讨论会。主编进行认真讨论后,认为此建议虽好,但不太符合大系编纂的学术追求,原因有三:一是谚语的地方性、方言性特别突出,即使是同样文字内容的谚语,在不同地方可能有不同解读,如果由一个人对全省谚语进行注解,就无法体现谚语的地方性和老百姓解释的多样性,较难表现出各地谚语与当地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无法达到本次编纂的学术要求;二是开展谚语山东卷编纂工作,不仅仅是只考虑完成本卷的编纂任务,还需要把在急剧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各地即将消失的谚语进行抢救式注解,尽可能挖掘和保留山东每一个地市的民间文化遗产;三是分地市编纂确实增加了前期和后期的工作量,但能够把一则谚语的流传范围、不同地域老百姓对它的具体理解比较完整地体现出来,符合编纂的基本学术要求,也是我们这代人应该完成的学术使命。先开展分地区的谚语搜集、注解,是做好编纂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召开实施操作的“讨论会”是必需且必要的,编纂团队成员全部齐聚青岛,进行了一天的充分讨论和科学分工,制作出了“谚语条目撰写示范”,对如何注解谚语、如何体现谚语的完整信息、如何体现学术性做出了示范,对谚语本体、注解、相关信息等不同内容的字体、字号、行间距等进行了规范,这为以后的统稿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第四,如何对谚语进行分类。谚语编纂体例综合参照了《中国谚语集成》的分类框架及国内外谚语研究的相关成果,根据中国谚语的主要内容特征,把谚语分为八大类,每一类又例举式地进行了若干小类的划分。实际上,在真正开展工作的时候才会发现编纂工作最难的就是分类,如何将几万条谚语恰如其分地放置在不同的类别中,如何搭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框架,如何体现本省谚语的特色,都需要编纂团队成员尤其是主编付出艰辛的努力。
首先,认真研读《工作手册》和谚语编纂体例,大方向上不含糊。对谚语的八大分类,应该是各省区市对谚语进行分类的最大公约数,各省区市根据本地的情况单独再增加一类或减少一类都是可以的。每一大类下如何进行二级、三级分类,是各省份体现本地谚语特色的主要抓手。谚语的二级、三级分类要有较为严密的逻辑,要体现出递进性和内在统一性。
其次,主编一定要最后认真统稿。实际上,编纂团队成员在对谚语进行初步分类的时候还是会出现标准不一的情况。由于谚语本身的口语性、多义性和经验性,很多谚语确实可以既放在这个类别中也可以放在那个类别中,这时候,“同一把尺子”“统一分类标准”就是最后一道关口。主编最后统稿,用自己的分类标准、体系和方法对谚语分类进行查缺补漏、查重去繁,使整部编纂成果最后能呈现出分类标准的一致性和内在统一性,才能符合出版要求,才能交出一份合格的时代答卷。
(作者系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中文系主任、副教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谚语”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