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屈原》是一部体现守正创新意识、具有开掘历史精神的优秀作品。
该剧的成功首先在于创作理念的创新。与1942年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不同,黄维若的《屈原》把激烈的政治激情转化为细腻的人物形象刻画,通过人物内心情感的开掘凸显人物的家国情怀,弘扬民族大义精神,从而显示出一种艺术的张力和魅力。
其次是人物形象塑造的突破与创新。剧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入开掘,塑造出全新的屈原、楚怀王、张仪、陈轸等人物形象。剧作以屈原的“回忆”为情节发展脉络,追溯历史、刻画人物,通过屈原与他心中人物的“心灵对话”,解读人物情感,使该剧产生了强烈的情感震撼。为展现屈原的正直与坚守,塑造他敢于坚持正义,为国家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大无畏的崇高形象,剧作巧妙地安排了屈原与两组人物的矛盾:一是与楚怀王、张仪的矛盾冲突,一是与陈轸的心灵碰撞。
剧中的屈原是一个心里通透、人品高洁、敢于直言的人。他时刻关心国计民生,在百般磨难中,也不想用某些政客的阴谋伎俩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使楚国国富民强,屈原向楚怀王力陈变法的益处,可楚怀王只顾自己玩乐,还以吴起的悲剧警告屈原。屈原却丝毫不顾自身的安危,为了楚国的利益,他即使“面对死亡,也决不后悔当初的志向”。张仪一心想扳倒屈原,搞垮楚国。为此他不惜重金贿赂以靳尚、上官大夫为代表的楚国利益集团,鼓动楚国与齐国断交、与秦国联盟,并以归还商於六百里土地为诱饵,引诱楚怀王“上钩”。屈原识破张仪的阴谋,极力阻拦,反而被楚怀王放逐。但他并没有退缩,“一心追求自己所做的一切,即使九死也不会后悔”。屈原与楚怀王和张仪的斗争,充分显示出政治斗争的复杂与残酷,从政治理想的层面刻画了屈原的刚强与坚韧的毅力。而楚怀王的“昏”与“醒”,也彰显了一个君王的复杂心态。
楚国被张仪所骗,楚怀王后悔莫及,于是又召回了屈原。对秦国邀请楚怀王去武关会盟一事,屈原、昭睢等人极力劝阻,楚怀王对屈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楚国一蹶不振,江河日下”,如果“寡人不去武关会盟,他们的军队就会猛攻过来”,为此“寡人必须去武关。一是要赎回这些年寡人误国之罪……二是要暂解楚之危局,使得你们有时间能好好重整大楚,再次图强”。楚怀王的一席肺腑之言令屈原感动,也让观众对楚怀王刮目相看。
屈原与陈轸的对话,则是对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旋涡中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诘问,由此显示出屈原的人格力量与精神诉求,从心灵层面和情感方面揭示他的理想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现他无私奉献的纯洁心灵与高尚精神。
当屈原遭到诬陷被放逐之时,陈轸感到愤愤不平。他敬佩屈原的人品,劝他道:“先生的见地,先生的学识,先生的文采,广博深邃,自成一派,不输于他们任何一家。而所有的学说与道法都是没有国界的……先生何必囿于楚国一地,拘泥于家国之见?”而屈原却说:“可是发明学术、建此道统、推其思想的人,却有自己的国家,有自己的故土。”掷地有声的话语不仅让陈轸感动,也震颤着观众的心灵。
导演、演员的倾情创作,使该剧的舞台呈现出一种诗意化风格和流动的浪漫意蕴。舞美、灯光、音响等手段,烘托出楚文化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王洛勇饰屈原时的激情表演,充分展现了屈原心底无私的纯洁、真诚的人格以及他为了楚国而顽强斗争、不屈不挠的崇高精神;郝平的表演把楚怀王的人格和国君的抱负展现得淋漓尽致;庞磊(饰张仪)的戏不多,却把人物演得活灵活现、形象鲜明;彭刚(饰陈轸)的戏很有意味,启人深思;此外,饰演郑袖、靳尚、上官大夫等人物的演员,也展现出了各自鲜明的个性。
该剧最具震撼力量的戏是结尾部分屈原发出的“天问”。就在屈原万分绝望准备到江河里去寻找“最干净的地方”之际,眼前突然出现了手执吴戈、身披犀甲的楚国士兵,他们在激昂悲壮的音乐烘托下,雄壮威武地向屈原走来。“我们来陪伴你。你要去的地方,是你的理想;你要走的路,是坚持信仰的道路。是你告诉我们,人可以死,而信念与必胜之心永远不灭!”他们顽强的抗争意志也深深地感染了屈原,“好啊!我们是永远的战士,我们是永远的勇敢。我们虽然战死,但我们永远不会屈服!”慷慨悲壮之势把全剧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