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热映,“数字生命”的概念引发讨论热潮,部分观众从各个角度剖析数字生命的细节,甚至也开始向往这样的生命形式。今年3月,由美国智能研究公司OpenAI迭代更新的ChatGPT-4聊天机器人,一经发布就向各个领域输送了一股革命浪潮。
这些现象在科幻作品中早有体现。人们在工业革命进入智能时代之前,就开始想象其他的生命形态,构筑它们的文明框架和特征,探讨人类与非碳基生命体各种各样的关系。在这些故事里,想象中的生物是好友和伙伴,是事业和生活的助手,或者是抢夺资源的敌人。然而ChatGPT-4的出现,仿佛是一个推手,猛然将这些想象铺在现实当中,“非碳基生命”的概念迅速蔓延,大有“未来已来”的架势。不过,既然我们能探讨人类的未来,同样也可以探讨人工智能和数字生命的未来。我们是否需要恐慌,如何与它们相处,也可以从科幻作品中寻找答案。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天空之城》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这部电影在1986年与观众初次见面,又在今年6月登陆中国大陆院线。电影的故事本身并不复杂,拉普达文明创建了可以飘浮在空中的城堡,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财富,超前的科技力量可以使军队所向披靡。这样的传说吸引着海盗等势力不断寻找,飞行石是传说中能找到神秘“天空之城”的钥匙,佩戴着飞行石的少女因此遭遇追杀。她在逃亡中遇到了对“天空之城”心怀憧憬的少年,二人携手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冒险之旅。
宫崎骏使用明快清新的色彩给影片中朴素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趣味,一贯细腻可爱的画风在这样的色彩之下,使得影片中的战争和杀戮以一种近乎温柔的方式呈现。作曲家久石让为《天空之城》所作的系列音乐,更是从另一个维度诠释和充盈了作品的灵动与宏大。冒险、宝藏、海盗、飘浮在空中的城堡,这些关键词充满奇幻色彩,但该影片在童话般的画面之外,还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工业盛宴。
军方使用的飞行船原型,是19世纪发明的飞艇;少年工作的矿场里使用的升降装置,充满了早期工业革命的味道;追逐中的蒸汽火车和轨道,更是增加了作品写实的风格。画面给出的机体线条并不严谨,材质都是复古的木质、铁器和布艺,扭曲得像是拼凑起来的模型,仿佛轻轻一动就会散架,破旧跳动的蒸汽部件让这些机器看上去是那么不可靠,但宫崎骏充分发挥想象力,让严肃且灰蒙蒙的蒸汽时代披上一层梦幻的生命色彩。这样的割裂感在舞台到达“天空之城”后抵达巅峰,与传说中“巨大的财富和先进的科技”的印象不同,眼前的城堡更像一座遗迹,馥郁的树林和清新的花草覆盖着破败的建筑;藤蔓植物攀爬在睡眠中的机器人身上,浓烈的废土朋克风扑面而来;唯一活动着的高大机器人长手长脚不成比例,照顾花草和小鸟时娇憨温和,同时采花递给少女,与战争中展露的强大破坏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面是童话般的世外桃源,另一面是随时可能苏醒的可怕暴力机器。
人类贪婪的欲望在“天空之城”面前展露无遗,少女在此亲眼见证了一场杀戮,作为拉普达后人,她最终决定启动咒语将城堡毁灭。那段经典台词传达了“拉普达”文明技术先进却无法延续的根本原因:“……根要扎在土壤里,和风一起生存,和种子一起过冬,和鸟儿一起歌颂春天,不管你拥有了多么惊人的武器,也不管你操纵了多少可怜的机器人,只要离开土地就没办法生存。”拉普达文明的崛起是在开场MV中以壁画方式展现的,人们以地面的资源为基础,成就了大地无法企及的先进科技,结果却以毁灭而告终。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地面的矿场,作为重要信物的“飞行石”,是找到“天空之城”的指南针,也在出现时引起了大地深处矿石的回应,说明这片土地与“天空之城”有着相同的起源,尽管它还比较落后,却非常有活力地稳健发展着。结合少女在念咒语前的那一段台词,似乎在告诉大家,任何脱离了实际物质的文明都是没有未来的,文明的发展与自然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中的550C计算机,自行决策,自主建造,是整个计划得以实施的关键,升级后的550W更是可以左右人类文明的进程。现实中的ChatGPT是目前拥有最多知识的“人”,假以时日,也许我们会发现ChatGPT可以等同于标志着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的“蒸汽机”,是又一场基于科技进步的重大变革。前沿科技未知的发展前景使人焦虑,担心未来的人类会变成机器人的宠物和工具,《天空之城》却直白地告诉了我们:“只要离开了土地,文明就无法生存。”
面对快速成长的人工智能,人类可以用“只要断了电,AI就不能生存”“没有复杂的大脑和五感,AI就不能算作人”来宽慰自己,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影片《天空之城》的最后,城堡坍塌了,但与魔法无异的黑科技——巨大的结晶“飞行石”,却带着属于它的生命之树继续飘向远方,或许未来在其他地方还会衍生出新的人类无法理解的文明形式。而今,我们又应该怎么思考人类的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