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专家研讨长篇纪实文学《河道总督》

本报讯 6月28日,由《中国作家》杂志社、山东省作协主办,山东济宁市政协、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山东济宁市文联承办的杨义堂长篇纪实文学《河道总督》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长白庚胜,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山东省作协副主席陈文东,济宁市政协副主席展鑫及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研讨会由《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主持。

济宁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工作室主任杨义堂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长篇历史文学作品。其长篇纪实文学新作《河道总督》首发于2023年第4期《中国作家》纪实版,单行本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讲述了被誉为“千古治河第一人”的明代治河官员潘季驯27年间不惧艰辛、4次担任河道总督并科学治河的感天动地的故事,歌颂了主人公一生治河、忠心为国的精神。

白庚胜表示,这部作品不仅书写了具体人物,也书写了民族苦难史、奋斗史、进步史。作者在表现治水方法和经验的同时,还表达出普通民众对水的情感和众志成城抵御水患的精神。从作品中能真切感受到,江、河、水与我们的民族融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生生不息。这部治水的历史,也是黄河流域、运河流域的文化史。

阎晶明谈到,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对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具有积极意义。这部作品在对留下不朽功勋的水利家潘季驯进行刻画时,不仅书写了他的个人命运和历史功绩,还展现了他在治水方面的智慧和为实现一方百姓安宁所作出的贡献,揭示了其经历和事迹对当下的重要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作品借用了小说的笔法,有很强的故事性。

与会者认为,《河道总督》是以文学形式贯彻落实黄河大运河国家战略、讲好黄河和大运河故事、传承黄河和大运河精神的又一生动实践,既是一部治河史,也是一部社会史、生活史和心灵史。作品主题鲜明,气势沉雄,展现了潘季驯一生全身心投入治河事业所取得的卓绝成就,塑造了主人公从容淡定、不计进退得失、无怨无悔的英雄形象,在纪实文学的历史叙事与文学呈现方面留下了可圈可点的经验。(范 得)

2023-07-14 1 1 文艺报 content70861.html 1 专家研讨长篇纪实文学《河道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