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学观澜

穿过历史烟云,女性生活的传奇与日常

中南大学芙蓉读书会隶属于中南大学人文学院,由中国作协会员、博士生导师晏杰雄教授担任指导老师,成员有中文系本科生、硕士、博士、青年教师等百余人。读书会与学院所开设“新世纪小说研究”课程结合,对国内最新原创文学作品进行跟踪研读,重点研读湘版长篇小说新作,旨在提升师生文学原创能力和鉴赏能力,从文学发生机制提升基本文学素养,形成中文专业自觉和对文学现场发声能力。

晏杰雄(主持人语):本期读书会围绕万宁长篇处女作《城堡之外》进行细读。作为全书的核心意象与具体锚点,“城堡”是小说中古老家族世代聚族而居的祖宅,更是宗法制度下的家族象征,指向血缘、氏族、家庭伦理的关系与原则。城堡也作为结构中心和运行纽带维系着家族的延续。“城堡”之外则属于想象的留白,在个体脱离大家族建立小家庭的冒险历程中,广袤的世间天地弥漫着一种无能为力,这种无力感关乎自由、爱情、婚姻、子女、家国等现代以来民族国家命题。小说叙写了百年中国故事,展示了麦、沐、郁、蓝四个家族几代人横跨大江南北、前后近一百年的风雨兴衰,以多种宏大叙事元素的结构交织,运用散点移位的多重叙事视角,从个人困惑映照家族历史,完成了神秘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的女性书写。

@王博宇:纤笔柔情构筑风云史诗

人是独立的个体,但个人的生命又总是会被时代裹挟。人在城堡的内外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故事,她们的家族也在时代的洪流中跌宕起伏。万宁用细腻的笔触、丰满的语言,在各色普通平凡的日常中,演绎了一段云波诡谲的风云史诗。如此鸿篇,全书几十万字却没有中途乏力,其行笔铺陈得细腻传神。小说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语言美与诗意美,神出鬼没的想象和比喻层出不穷,书中随处可见的生动描写像曼妙动人的诗句。

小说中有大量对于古罗村自然风物和景致的描写,作者用典雅诗意的语言让花鸟虫鱼跃然纸上,也使在这里发生的故事更加真实,情感更加动人。如同万宁所说:“人在发生故事时,万物也在悲喜。世界不止是人的世界。”东北的雪、古罗的莲、枫城的江水……灵动的语言既推进了整部小说的剧情,也纠缠着人物心灵的悲喜。小说中的千年莲子高洁修美,深根繁衍,有强韧的生命力,千年莲子开花这个意象,反衬人世间的污浊,也暗喻生命的强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小说中的女性群像,她们具有着莲一般的精神,即使身陷囹圄,内心依旧有着坚定的信念,勇于钻出莲子坚硬的外壳,尽情舒展着生命的光彩。

小说有灵动跳跃的语言风格,但叙述语调口吻却是沉郁质朴的。万宁说自己是“用最笨拙的语言进行陈述”。取材于媒体工作中积累的家族故事,很多画面、人物早在落笔前就已定格,作者写下他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态度,甚至触碰到最隐蔽的内心。因而独立鲜活的故事、不同的时空背景,由它生动自在地存活在文字里,散发出应有的气息。笼罩在语言的朦胧诗意之中,《城堡之外》是十几位有着丰满人格的人物生活的真实和日常。

@张如意:圆满的爱如同彩绘玻璃

《城堡之外》在人物塑造上是成功的:两个家族的故事以一个个人物为载体而娓娓道来、交织牵缠,饱蘸着那个遥远时代的硝烟与血腥气味。

第一代主人公沐上川与郁黄、麦含芳三人的婚恋与命运,在诡谲风云中徐徐展开。沐上川家境优渥且受过良好的新式教育,她无疑是充满智慧的。选择与自己社会地位、文化程度都并不相称的郁黄是其生存之智的体现:“其实她不但看到郁黄年轻,还有年轻后面,他的出身——农民。”沐上川的婚姻就这样在利弊的权衡中落地了。她对郁黄有几分真情?她是否了解郁黄的为人?年轻的她如何看待爱情?对应的答案被隐去,似乎在暗示,那时的进步青年,爱情只是人生的锦上添花,婚姻更像一个无法略过的生命流程。

如果说沐上川对郁黄的选择是时局中的无可奈何,那么郁黄对沐上川的倾心则展现了人性的影子。郁黄私生活的失德,即便用“爱情”来为冲动作解释,这种爱恋也是畸形的、埋藏着背叛与欺骗的扭曲情感。事实上,郁黄对沐上川的爱慕也仅仅在青年时代短暂地绽放过,当这种夹杂着贪婪的情欲随着青春燃烧殆尽,二人间的隔阂便暴露无遗。另一边,麦含芳与丁道明是这一代角色中唯一一对真心相爱的情侣,然而他们却早早地在命运的岔路口分道扬镳。较之于沐上川,麦含芳则显得天真烂漫许多。故乡东北是一直战事紧要的区域,她的家族又支持孩子们接受高等教育、接触新思想。而在远离战火的深山中,城堡里的生活一向宁静祥和,天然地赋予这里的孩子一种单纯善良的气质。因此,麦含芳与丁道明的恋爱自然就带有干净、纯粹、柔和的光彩。然而,命运让这对情侣天各一方,麦含芳在猝不及防中走向了人生的转折点,婚姻最终也成为了家族利益与个人前途的筹码。直到与姚守旺成婚多年后,她的心灵才渐渐又柔软起来。

麦含芳的婚恋观与沐上川几乎是对立的,她相信爱情并享受过爱情之美,先是差一步就能与挚爱长相厮守,又在充满温情与体贴的婚姻中疗愈了自己。虽然最终麦含芳走出了生命的阴霾,但必须看到,达成这一结局的客观前提是她终究避开了时代的混乱。在炮火的轰鸣中,圆满的爱就像一面彩绘玻璃,破碎的结局便几乎是一种理所当然。

@吴巧巧:“爱”是贯穿人一生的主题

《城堡之外》中写了三代家庭的故事,其中着重描写了外婆麦含芳与外孙女蓝青林之间的隔代亲、沐上川与女儿郁寒雨的母女情、郁寒雨与儿子郁澍的母子情,以及沐上川与哥哥沐淳翔的兄妹情。外婆麦含芳以无限的耐心和爱照顾着她的外孙女蓝青林和她的孩子。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孝是亲子之爱,悌是兄弟之爱。在万宁笔下,生命在一个个家庭中诞生和成长,当外界的风雨来临,家庭是人可以躲避风雨的港湾,亲情之爱是抵御一切困难的力量。

《城堡之外》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蓝青林与郁澍的爱情故事,这几乎是当代青年思想观念中恋爱婚姻的理想范式。各有能力和才华的两人在偶然中相遇相识,恋爱与结婚不必在意外界的评价与态度、不用受各种繁琐的现实问题困扰,两人可以与世隔绝地过着自由恬静的生活。即使不得不分开,也完全能经营好自己眼前的事务,既相互体谅又相互牵挂。小说中,沐上川和郁黄之间的婚姻是革命年代中的无可奈何,面对道德失位的郁黄,她用了一生去后悔,即将面对死亡时才选择了包容。而麦含芳和姚守旺的婚姻是无奈的选择,是被迫的出路,但是因为有爱,麦含芳得到了救赎。假如没有姚守旺的爱,麦含芳或许早已在抑郁中死去,成为时代的一件不起眼的牺牲品。

由生到死,“爱”是贯穿人一生的主题。《城堡之外》这本书展示了几代人的人生历程,展示了“爱”在人生历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达出作者对“爱”的向往,对“爱”的呼唤。

@邬含沁:被绑架的赫斯提亚

《城堡之外》中几乎所有的主要角色都是女性。万宁深入挖掘了麦含芳、沐上川、郁寒雨和蓝青林四个家族三代女性的心理过程,展现她们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困境。

女性人物被描绘为家庭的照料者和保护者,这并非《城堡之外》的个例,而几乎是一种普遍性的传统。如古希腊神话中的赫斯提亚是家灶的守护神:“赫斯提亚(Hestia)不仅占据了家庭的中央地位。圆形灶固定在土地上,仿佛它是使房屋扎根于大地的脐带,它是确定性、永久性和不变性的象征和担保。”《城堡之外》群像中的女性角色也扮演着赫斯提亚的角色。

麦含芳是家族的守护者和大家长,与姚守旺的婚姻始于她在初恋情人远走后,面临失恋的痛苦和母亲患病的压力,以及被强奸怀孕的悲惨遭遇,出身于地主阶级的麦含芳嫁给贫农出身的姚守旺,是家族安排的被迫选择,也是传统观念中以家庭温暖抚慰人生伤痛的体现。沐上川所以嫁给郁黄,也是因为对方的家族成分恰好能满足她明哲保身的需求,她忍耐了他在老家还有家庭的事实,在男主人缺席的家庭中抚养女儿长大。郁寒雨选择了谢一民,在婚姻生活中,郁寒雨不断被家庭绑架,也意识到了自己有“绑架别人”的权利,最终选择与谢一民离婚。

比之下一代,蓝青林理想型的婚姻完完全全是“两个人的事”,平等自由,不受任何外物的侵扰,这些情节对于当下来说略显理想化。然而,独立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依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守护者,打造世外桃源、为小家保留憩息之所。正如陶渊明的桃花源陷于“遂迷,不复得路”的迷宫,蓝青林和郁澍的理想主义,也在女儿到达学龄后不得不面临重返城市喧嚣的现实。在《城堡之外》的结尾处,也出现了灶神赫斯提亚的身影:“蓝青林家的那个土灶,这灶里的灶心土怕是有上百年了。”

永恒的女性,在家庭的中心扮演着守护者的角色。从忍受一切的麦含芳、沐上川,到几十年后终于决定离婚的郁寒雨,再到对现代女性独立性有着清醒认知的蓝青林,被绑架的赫斯提亚们从家庭的中心站起来,似乎想要走出去;在《城堡之外》中,她们却最终发现自己不仅应该保持在房屋中央的位置,而且在这个位置上她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进而抵达最终的快乐。蓝青林重返城市后的命运和婆媳关系的留白,说明女性定位与家庭选择是《城堡之外》抛出的至今仍无法找到确切答案的问题。

2023-07-17 1 1 文艺报 content70910.html 1 穿过历史烟云,女性生活的传奇与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