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与争鸣

让文学经典为思政教育赋能

□张海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些重要论述极大地启发我们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突出特征,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为增强文化自信自强、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古往今来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凝结着古代圣贤的思想精华,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可化育心灵、陶冶情怀,使精神充满理想憧憬,为生活增添美的感受。在当前,它更是作为思政资源进入校园、深入社会各界,成为滋养人民精神、鼓舞人民斗志的文化之源,成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蕴含顽强拼搏、激流勇进等意志的《行路难》,带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感的《红岩》,对农业发展问题有深切思考的《创业史》等文学作品,以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进入思政课堂。故以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和感知能力,激发广大受众探究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继而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学审美有利于激发人们崇德向善

作家们将自己对个人与时代、历史和现实,以及对人民群众丰富内心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充分表达出来,进而创造出与时代、社会相适应的优秀文学作品。这既为世界文学留下中国文学的鲜明刻度和灿烂华章,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播了真善美。就文学的“真”而言,既是历史的真实,也是艺术的真实,更是情感、事理的真实。唐诗宋词以或豪迈、或婉约、或悲悯、或庄重的词汇传递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真实情感。带有鲜明历史性的红色文学经典,为世人生动描画了中华民族在近现代的革命和奋斗史。就文学的“善”而言,彰显了人性的光辉,是抑恶扬善的价值体现,如“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中闪现的傲岸不屈、奋发自励的人格力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传递的正直刚强的品质。就文学的“美”而言,是语言美、情感美、意蕴美,是形式美、内容美,是审美价值的体现。例如,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戏剧、小说的情节曲折之美、用词之美,拨动人的心弦。

正是中国文学所蕴含与传递的真善美,赋予其丰富的思政教育价值。一方面,文学作品蕴含隽永的审美教育价值。审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蕴含真善美的追求,是思想道德情操教育的活教材,具有极强的艺术感召力,亦呈现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美学意蕴。将文学作品融入思政教育系统,可让受教育者在审美化的情境创造、浓烈的感情氛围中受到隐性教育。换言之,这种在文学欣赏过程中,从情感出发的审美,更能发挥让人崇德向善的作用。如沈从文的《边城》既是对淳朴自然田园文明的赞颂,也始终贯穿着作者对人情人性美的追求。汪曾祺在《受戒》中,对小英子和明海纯真爱情的动人描述,既呈现爱情的动人之美,也充分展示了桃花源世界的人性之美。另一方面,文学作品蕴含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理想信念是人们进行行为选择的依据和动力。理想信念教育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以民族大义、兴衰盛亡、家国天下等为书写对象的中国文学,蕴含着对仁政的呼吁与渴求、对人民情怀与家国情怀的张扬、对黑暗统治的批判、对违反社会准则的人的谴责……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追求,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的核心表征,可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滋养。例如,蕴含追求真理、九死不悔、永不屈服的信仰之美的《离骚》等,蕴含同仇敌忾、气吞山河、无坚不摧的勇力之美的《秦风·无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蕴含心系国难、不畏艰险、慷慨悲壮的崇高之美的《可爱的中国》《黄河》等,用多样的艺术手法反映一段段风云激荡的历史,用精彩的笔墨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用语言艺术雕刻一个个信仰坚定、性格鲜明的人物。将这些文学作品融于思政教育,既可让崇高的奋斗精神、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广大学子中扩散开来,也有利于引导广大学子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理想信念,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促进文学经典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文学作品是优秀文化赓续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座“富矿”。我们既要勘探与发掘文学作品的思政元素,也要做好文学作品与思政教育教学的有效衔接,助力思政课程讲深、讲透、讲活,赋能思政课程“入情入理”“入脑入心”,不断提升新时代立德树人成效。

依托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影视艺术作为影响大、覆盖广、受众多的文艺样式之一,总能悄无声息地影响人的认知与行为。将文学转化为影视,在思政教育中进行呈现,往往能够富有成效地面向当代青年群体说明特定审美意趣、阐释价值追求,从而达到传递正确价值观、凝聚思想共识的目的,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因此,开展思政教育时,可引入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影视化的文学作品,更为生动形象地向学生阐明中国道路、中国特色。这样也有利于受教者更为具象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引导受教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当然,也可借用一些鞭笞假丑恶的文学作品,向受教者进行反向教育,引导其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辨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基于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加强文学作品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依托具有多样性、共享性、有效性等特征的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多媒体、虚拟技术等技术与媒介,通过数字采集、复原再现、展示传播等手段,促进文学作品与思政教学数字化变革,为文学作品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更多可能性。一方面,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平台引导学生整合和传播文学作品,让其在分享与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汲取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从而达到思政育人与文化育人的目标。另一方面,借助VR、AR等数字化手段,为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构建好相应情境,让其在沉浸式体验中接触更加直观、更加全面、更加立体的作品人物、曲折情节、动人情感,自觉建构起优秀文化与价值观念互联互通的情感链条。

坚守育人主阵地,在文学人物扮演中提升思政育人成效。思政课作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直接影响着思政教育的成效。将文学作品融入课堂教学,以此打造特色鲜明、教学资源丰富的思政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例如,思政教师可根据课程目标与要求,在课堂合理引入文学作品,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强化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例如,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课程,思政教师可组织学生扮演巴金《家》中精神空虚、封建思想浓重的高老太爷,激进、大胆却又幼稚、单纯的知识分子觉慧,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又怯于行动的觉新,聪明、美丽、善良却被迫投湖的鸣凤,悒郁致死的梅等,让其在角色扮演与实际情景中认识封建社会的压迫、人性的美与恶,以及五四青年意识觉醒的迫切性。更重要的是,要积极推动学生阅读并排演那些红色经典,让学生们在不自觉之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承担起传播优秀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与使命。

[作者系宁波财经学院教师,本文为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多元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时空演化、风险画像与应对研究”(编号2022N90)阶段性成果]

2023-07-31 □张海峰 1 1 文艺报 content71062.html 1 让文学经典为思政教育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