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学评论

“诗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诗人要想写出不愧于时代的好诗,就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勇于担当的精神,敢于直面人生坎坷、写出人世间的真善丑恶,而不是沉迷于自我感觉良好的小我之中。好的诗歌是生命中开出的语言之花,也是诗人不朽的生命实践。只有这样,所写的诗句才会在读者心中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屈原《离骚》《天问》、杜甫《三吏三别》等,无不昭显出诗人的时代忧患意识。诗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脚踏实地的现实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

如何把握与挖掘现实题材,是当今诗人写诗的一种方向,也是决定现实题材诗歌高低好坏的根源。在现实生活当中,诗人应把自己当作普通百姓中的一员,才能沉得下心去,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才会敢于为老百姓鼓与呼,勇于揭示出社会的本质。新时代给诗人们搭好了新的诗歌舞台,新问题新体验自然成了诗人创作的新源泉。喜闻乐见的诗歌能让人津津乐道,忧国忧民意识的诗歌也并不是要丑化社会,而是通过它们唤起人们心中更多的良知,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不管是讴歌新时代伟大的历史进程,还是书写人间忧患意识,都需要诗人怀有一颗怜悯的心,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关爱生命、关注人生和社会的喜怒哀乐上,才会在心中形成鲜明的对比,才会更好地唤起诗人为生命而歌、为时代而歌,才会让诗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勇于担当的精神。(唐军林)

2023-08-02 1 1 文艺报 content71107.html 1 “诗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