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发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两创”文化的繁荣亦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山东作家柏祥伟的报告文学《归来》以“文化两创”为主题背景,讲述了地处尼山脚下的尼山圣源书院的专家学者,以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从“象牙塔”走进民间,重建乡村文明和乡村秩序为理念,在毗邻书院的北东野村等村庄开展乡村儒学讲堂,改善村风民貌,助推乡村文明。由此,儒学讲堂模式迅速在山东推广。当地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号召社会全民参与,践行知行合一,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历经讲学、互助和公益三部曲,探索出一条振兴乡村文明的新时代文化自信之路,体现出“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
柏祥伟出生在孔孟之乡,丰富的儒家文化资源给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浸润和精神滋养。他是一名从民间成长起来的作家,先后创作出版了《羊的事》《无故发笑的年代》《水煮水》《火烧》《亲爱的小孩》《孔府民间档案》《仲子路》等作品,作品主题有的围绕日常生活,从描写当下现实生活入手,通过生活的表象触碰到生存和人性的最深处,也有的围绕孔孟之乡的历史传统文化展开,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文化融入到了文学作品的表达中。在《归来》中,作者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乡村儒学推广的目的和必要性:“新农村建设不仅是经济问题,重建被破坏的乡村文化生态,重塑乡村人生价值和教化体系,更是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求学,这使得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留守老人不断增多,留守老人的负面情绪、孤独感、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精神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归来》主人公赵法生在距离尼山夫子洞外不到两公里的北东野村进行了调研,调研的结果让他触目惊心。多年研究儒学的赵法生清楚地知道:“乡村是儒家文化的根,儒学才是乡村文化的魂。”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问题,还需要重建被破坏的乡村文化生态,于是就有了依托尼山圣源书院在北东野村开展儒学教育的实验。他首先从普及孝道文化开始,从《论语》《弟子规》《增广贤文》《三字经》《家训》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尊长孝亲的故事讲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宣讲,村民中讲礼仪、行孝道、知廉耻、懂规矩的人越来越多,人心端正了,儒学乡村教育也推广得顺利了,很快这个普通的小山村就成为全国乡村儒学讲堂第一村。
浇花浇根,交人交心。乡村儒学的推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皂角树下给席地而坐的老人讲“孝”的写法,到阐释真正的“孝”是应该有一颗恭敬的心;从在村里成立老人互相小组,开展“陪伴老人过除夕”活动,到组成旅行团带老人去北京旅游,儒学讲堂历经种种波折,经历重重困难,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经验。目前,乡村儒学已在山东济宁、聊城、潍坊等地不断涌现,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股清泉,以尼山圣源书院为泉眼,汩汩甘泉滋润着干涸已久的山乡,现在的儒学乡村已经呈现出守望相助、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的温馨生活图景。
儒者,在朝则美政,在野则美俗。孔孟之乡的儒学讲堂已经从乡村进入到城市,延伸到机关、社区、家庭、企业。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坚持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历史、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这样“留得住乡愁”就有了实在的载体,利用传统文化留下来的文明规范和行为准则,让新时代乡村的文明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成为时代文明的基础和底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记忆,更会是一种文化思潮,是对传统文化的激活、重构、再现,并加之以现代文明的质素。这样的文化记忆才是诗意的、创意的和现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