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飞
作为“社会和人类生存之镜”,“人”与“社会现实”无疑是纪录片的两大着眼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纪录片作品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忠实肩负起记录现实、审视当下、观照社会的责任功能。
展现众生百态的别样诗意
纪录片的现实关注,不一定都要宏观全面。纪录片是现场的艺术、也是发现的艺术,能透过现实的颗粒度,发现生活的真与美,这无关作品的规格体量、视角宏微。伊文思的《雨》、格里尔逊的《飘网渔船》、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世界纪录片史早期的经典之作,莫不于细微之处发现诗意与本真。近来,纪录片《巴扎》《书店,遇见你》《城市24小时》就通过对于新疆的集市“巴扎”、各具特色的书店、不同的城市角落里“平常美”的发现与观察,展现了众生百态的别样诗意。
轻盈小巧的角度、娓娓道来的表达,摆脱传统宏大框架的桎梏,有时能带来一股清新脱俗之风。《书店,遇见你》就是一部小成本、小制作,在短时间完成的作品。该片在“遇见”里打开书店的故事,从中照见的是形形色色的读者,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有趣灵魂。据创作者透露,每处取景地的拍摄时间约为5天,至多7天,该片在制作资金和周期方面具有较强可控性。当前,中国纪录片进入了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阶段,许多商业化叙事、类型化创作“渐欲迷人眼”,纪录片也在元素和技术拼贴中走向“繁复”,工业化气息更加浓厚。因此,在大众媒体播出的黄金时段,偶尔看到一部举重若轻、抚慰内心的作品,反倒给人带来与众不同的“清新”之感。
讲述百姓自己的真情故事
纪录片的现实关注,不一定都是冷静克制的“静观”。现实题材纪录片并不完全等同于直接电影,除了观察式的纪实美学创作风格,纪录片也可以发挥“介入”功能,以参与的方式表现“主动”的真实、“互动”的真实,甚至是一种主观的真实。
最温暖人心的,莫过于老百姓自己的真情故事。纪录片《我的温暖人间》里用摩托车载着八十多岁老母亲遍赏山河风光的儿子,与妻子相互扶持五十年、用合唱鼓励她患病后重拾歌唱信心的丈夫,郑州暴雨中失足落水、但手中仍紧紧攥着客户药品的外卖骑手,20世纪50年代被草原人民收养、而今已然头发花白的南方孤儿……16位普通个体的动人事迹,串接起亲情、爱情、家国情,用最柔软的方式触碰观众心底、给予温暖和感动,也让观众在情绪感召和情感共鸣中构筑起对于生活的希望。
此外,还有以歌声为线索串联耄耋老人们个人与家国的记忆,奏响时代命运下温情之歌的《往事如歌》;跟踪拍摄货车司机们的工作生活,展现公路上的百态人生的《颠簸货运路》;蹲点拍摄、跨越4个年度长达41个月记录云南怒江大峡谷深处沙瓦村村民脱贫故事的《落地生根》……这些纪录片通过故事化的群像记录,展现了一幅幅滚烫的、充满烟火气息的时代社会画卷。小而美的作品,以盈盈烛光,实现对人间冷暖的真挚观照。
发挥社会沟通和解的建设性作用
纪录片对现实的反映和观照,应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录片需从社会性和公共性出发,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尤其是现实题材纪录片,更要将社会现实作为肌理底纹,直面社会核心议题,找到民众关切的社会热点与痛点,给心灵以力量。
正如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我不是笨小孩》关注抑郁症患者群体与阅读障碍症儿童,通过纪实影像的多方位记录与表征,为观众搭建通向理解与关怀的桥梁;《你听见了吗》聚焦亲子关系话题,通过“跨屏”自述和对话,探讨融洽亲子关系的“密钥”;《镜子》同样关注家庭教育,将重心放在对“问题”孩子背后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反思;《三矿》真实记录资源枯竭情况下山西阳煤三矿的关闭转型全过程,用细节刻画煤矿工人的生存状态和朴素信念;《绝境求生》直面国企改革敏感命题,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叙事充满张力又饱含情感,国企改革中遇到的困顿与阻力、突围时的艰辛与不易历历在目……此外,《守护解放西》《119请回答》《是这样的,法官》《闪闪的儿科医生》等则将镜头对准警察、消防员、法官、儿科医生等公共职业群体,讲述各行业工作者不为人知的职业故事。这些作品记录多元人物群体、洞见社会不同切面,消弭了社会的认知偏差,也彰显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纪录片理应积极观照多元社会现实、服务人民的精神需求,立足过程性叙事,以发展性、建设性的态度对待表征事件和主体,关注困境中人的力量、尊严与韧性,看见人性的光芒。例如《绝境生死书》以中国探险家在生死绝境中写下的一封封家书为切口,“于绝境之地,见无畏人生”;《高考》聚焦这场影响亿万中国人命运的考试,洞见学子们的奋斗、困惑与选择,也延伸出关于中国教育和社会现实的思考。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到《人生第二次》,由人生种种“第一次”的经历记录转向普通人于艰难命途中的“英雄故事”书写,凸显人物的不屈与“第二次”成长,在突出现实感的同时也体现浓浓温情与积极力量,创作团队还将推出“人生第三次”。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现实。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纪录片的时代观照最终还是要落到柴米油盐、聚焦到具体的人身上。新时代的每个中国人都可以是追梦人。现实题材纪录片可在“奋斗奔向美好生活”的叙事框架下,关注大时代下普通人逐梦的故事:《加油!新时代》《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柴米油盐之上》聚焦普通中国人的奋斗圆梦故事,以进行时态勾勒行进变化的中国图景;《青春万岁》《理想答案 仅供参考》将青春作为故事底色,透视青年榜样的职业选择和生命经历,透见时代发展的蓬勃朝气,也启迪当代年轻人的人生。这些纪录片建构起宏阔时代与普通个体的命运连接,也因此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和感染力。
基于时代召唤、社会需求与人民需要,更多优秀现实题材纪录片作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呈现温暖向上的百姓故事;用现实主义态度进行多元化创作,于细微处发现生活的诗意,探索多样化风格;发挥建设性功能,通过影像促进社会沟通,传递正向价值,凝心聚魂。
把人民作为记录表现的主体,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这样的纪录片也必定为审美鉴赏的评判者——人民所喜欢。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