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文艺报》社共同主办的京产剧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该论坛系2023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重要活动之一,与会嘉宾围绕京产剧的创新表达与叙事拓展这一主题,聚焦京产剧最新创作成果,进一步总结京产剧高质量发展的新方法、新经验。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邓凯,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苏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文艺报》社副总编辑岳雯主持。
文学助力擦亮“京产剧”名片
“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扎实推进
邓凯在致辞时表示,擦亮“京产剧”名片,离不开文学的有益滋养。一直以来,文学与京产电视剧相互支撑、相互成就。老舍、刘恒、王朔等作家笔下“京味儿”语言的使用,对京产剧中“京味儿”文化的确认起到了深远影响,京味儿文化借助电视剧这一载体在荧屏上得到了传承与展示,更重要的是拉近了文艺作品同百姓之间的距离。近年来,《三叉戟》《我是余欢水》《隐秘的角落》《理想之城》《龙城》《一路朝阳》等一大批文学改编京产剧作品,在题材内容和叙事角度上都凸显出新意。它们积极记录时代发展、反映百姓心声,在双向奔赴和双向驱动中,长久深刻地记录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讲述着现实生活中的精彩故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典型人物形象,培育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不断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持续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在构筑中国文艺璀璨繁荣的同时,为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苏在致辞中谈到,今年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扎实推进“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推动京产剧稳步创新发展,成效明显,亮点纷呈,创作机制更加科学。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统筹发布110部“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以重规划、抓扶持、强服务等手段全流程保障重点京产剧项目创作播出。据悉,“北京大视听”精品项目扎实推进,43个电视剧纳入重点项目库,《上甘岭》《鲲鹏击浪》《欢迎来到麦乐村》等重大题材京产电视剧即将播出,《喀什古城》《放心不下》等现实题材项目创作进展顺利;网台播映精彩不断,《父辈的荣耀》《追光的日子》《我们的日子》等20部京产剧在央卫视及重点视听平台热播热议,全国占比26.7%,获得收视口碑双丰收;推优评奖成果喜人,《风禾尽起张居正》等3部电视剧获得广电总局2023年度电视剧引导扶持,《觉醒年代》等4部电视剧获得第十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表彰,《伟大的长征》等11部电视剧入选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
立足北京协力全国
“北京模式”支持引领京产剧发展
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发表了题为《京产电视剧:在守正创新的大道上砥砺前行》的主题演讲。他谈到,京产电视剧是我国电视剧创作的实践者和见证者,是人民群众打开生活的一种文化方式。在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优秀京产电视剧的成功之路正在于坚持了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之路:四十多年来,优秀京产电视剧创作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扎根在百姓的生活里去感受时代的风云、风貌和风采,在心事、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关联中,立形象、讲故事、抒情怀;四十多年来,优秀京产电视剧创作与时代同步伐,心怀“国之大者”,精心开掘各类题材与时代的契合点,把文艺叙事与时代叙事紧密结合起来,去发现选题、确立主题、回应课题;四十多年来,优秀京产电视剧创作发挥了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优势,在立足北京、协力全国、共建电视剧事业的发展观指导下,集纳各方人才、汇聚各方力量,多管齐下讲好发生在北京的故事,众人拾柴为祖国各地讲好故事,在京产剧的花园中,百花满园各有芬芳。
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及影视负责人曾映雪在《聚焦品质、融合创新,推动京产电视剧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中谈到,近年来京产剧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重大题材作品开拓叙事新范式博得年轻观众喜爱,现实题材占据电视剧市场主流,类型化剧目以电影级质感提升电视剧制作水准。京产剧不仅成为各大平台的热门之选,也在市场和观众中掀起了热播浪潮。曾映雪认为,这一方面得益于北京丰富的文化演艺资源,更离不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在实际创作管理工作中摸索出来的“北京模式”的支持和引领。多年来,在文艺创作全链条扶持机制的推动下,北京市广电局始终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优势资源、优质力量、优秀人才步调相一致的精品方阵,形成了独具一格、效果卓越的“精品引领扶持体系”,推出了一批深入人心的精品力作,彰显了“北京模式”的质感与担当。
活动现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还发布了《北京大视听融合传播综合评价体系》。据悉,该项目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估评价模式,即“客观呈现传播规律,主观驾驭价值导向”。其中客观评价部分从“传播力”“融合力”“满意度”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节目在电视大屏、微博、视频平台、豆瓣等多渠道的融合传播效果;主观评价则专门组织行业专家力量,对参评作品从“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三个方面进行专业打分。现场还公布了2023年1月至9月京产剧融合传播综合评价结果,综合指数排名前10的京产剧中,《梦中的那片海》《父辈的荣耀》《追光的日子》位列综合指数榜单前3名。目前,京产剧评价工作仍在进行,近期热播的《特工行动》《西出玉门》等作品也将陆续参评。
凝聚一个时代
人们与城市之间的深情
圆桌对话一由《文艺报》社艺术评论部主任任晶晶主持。国家一级导演、中广联电视剧导演协会副会长康洪雷,国家一级编剧、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电视艺术中心主任马继红,著名编剧王之理,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果靖霖,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专委会秘书长戴清5位嘉宾围绕“城与剧:京产剧中的地域文化与年代表达”展开讨论。康洪雷认为,艺术创作认准方向很重要。“艺术创作,方向不对一切白费。”吃苦耐劳、负重前行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基因记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传承。《父辈的荣耀》正是要把这样一种思想与状态用润物无声的方式表达出来。马继红结合其新剧《鲲鹏击浪》,重点谈到剧中涉及的三眼井胡同、北大红楼、福佑寺、北海、长辛店等多个北京地域场景与情节的融合。“这部剧京味儿很足,里面重点呈现了很多毛泽东来北京勤工俭学的地点,见证了毛泽东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同时也记录了他的‘北漂’生活”。她谈到,该剧在创作过程中,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给予其莫大的鼓舞与支持,更给了她坚持选新人、用新人的勇气,这也使得整部剧在品相上更显生机蓬勃。在京产电视剧中,京味儿剧为京产电视剧创作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王之理看来,“京味儿”最核心的内容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王之理更乐于着笔小人物、展现大情怀。如何更好打造京味儿剧?果靖霖认为,既要把京味儿的灵魂继承下来,又要在讲故事的方法上、视听语言上,新技术的运用上,把作品做新。不能只是沉溺于过去的辉煌与成就,更要展望未来京味儿文化、京味儿剧的发展。戴清认为,首都北京吸纳了众多头部影视制作公司与创作人才。“京产剧不单纯是京味儿的、京派的,而是走向全国的、走向世界的。谈到京产剧中‘城’与‘剧’的关系,我们要有一个全新面貌的体认,这里的新并非纯粹表现内容上的新,而是在革命历史题材剧、年代剧当中仍能够看到这样一种抒写的新方式,秉持一颗艺术匠心对城市进行更好的审美表达。”
把握每一份真
现实题材京产剧与时代同行
圆桌对话二由《文艺报》社艺术评论部编辑许莹主持。北京广播电视台网络视听节目调查研究中心导演、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赵宝刚,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刘江,编剧、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副教授吴楠,新锐导演曹凯,制片人、爱奇艺奇爱工作室负责人张妍,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吕帆6位嘉宾围绕“人与情:拓展现实题材京产剧的广阔空间”展开交流。
近日由赵宝刚执导的京产剧《特工任务》,巧妙将国安题材与VR游戏结合起来,让很多观众眼前一亮。赵宝刚谈到,之所以采用线上线下的游戏方式来进行剧情设定,是因为他感到网络世界距离人民的生活很近。国安题材剧必须代表国家形象、有国家角度,反间谍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刘江执导的京产剧《温暖的,甜蜜的》反映了当下年轻人的真实情感状况。他谈到,艺术创新首先要内容跟上时代。该剧强调了人对自由的向往与渴望,整部剧所传达的价值观是符合当下先进文化与文明的。吴楠谈到,从原著到剧集,京产剧《龙城》的创新基础在于它并非以家庭伦理为出发点、套在家庭剧传统框架下去创作的,而是借由人的多样性、多面性,去探讨人与家庭的关系。谈及现实题材京产剧的人物塑造,京产剧《一路朝阳》导演曹凯认为,创作者要有足够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来支撑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还要保持真诚,要从内心相信创作的人物是真实存在的,要让人物在内心生动起来、活起来。与此同时,导演还要帮助、配合演员找到正确的人物状态。京产剧《理想之城》制片人张妍认为,这部作品凝聚了所有主创对于理想的追求,剧中展现的职场不再是一个披着恋爱外衣的职场,而是一个非常扎实的职场。剧中有很多故事都是我们正在经历或感同身受的事情,我们力图在作品中真实呈现年轻人在职场升迁、薪酬、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真实际遇,还原一个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职场。吕帆谈到,优秀京产剧历经岁月而弥新,是因为剧中的真实情感同观众是有联系的。但同时我们还要反思,为什么年轻人习惯倍速追剧?因为他们期待着我们能够提供更好的内容给他们,我们不要忽略他们也是未来电视剧创作大潮里的核心主创团队。
论坛最后,邓凯、张苏、余雷、赵彤、戴清、吕帆上台为《上甘岭》《大江大河3》《欢迎来到麦乐村》《凡人歌》《曙光》《共和国之翼》《穿越时空的勋章》《状元媒》《大海道》《父辈的荣耀》《我们的日子》《一路朝阳》《奔跑吧急救医生》《鲲鹏击浪》《南来北往》《觉醒年代》《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胡同》《高山清渠》《梦中的那片海》《温暖的,甜蜜的》《外婆的新世界》等22部2023年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电视剧资助项目颁发证书。
(本文由艺术评论部集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