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学评论

郭姜燕《明亮的日子》:

用心底的阳光照耀自己

□张家鸿

郭姜燕的儿童长篇小说《明亮的日子》讲述的是少女高如艾的成长史,单亲家庭的她因为小时候被火烧伤,脖子上有一道明显的伤疤。与此同时,她是自卑甚至有些自闭的。这样的女孩在班级和学校的处境可想而知:同学们远离她、嘲笑她,老师们不喜欢她、不在意她。但郭姜燕并未把高如艾的伤痕以及伤痕的来源一股脑儿地和盘托出,而是把她置放在人群中一件又一件地剥开:奶奶卧病在床、爷爷已然年迈、父亲终日饮酒、哥哥远在南方、母亲不知所终,这就是高如艾面临的真实生活处境,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孤独。爷爷忙着卖烧饼,父亲与酒为伴对她不管不顾,教室里的她又是被多数人遗忘的,如空气一般。幸运的是,如此艰难、如此孤独的高如艾并未因此悲观、消沉,尽管她依然自卑。一颗自卑的心并未让年轻、蓬勃的生命停下前行的脚步,踏地之声反而愈发嘹亮壮阔。

在把少女的成长之路写得尽显曲折的同时,作者不忘给高如艾设置一些并不耀眼的经历、并不隆重的遭遇,让她释放真实的自我。这些特意的情节设置与父亲的酗酒、脸上的疤痕以及家庭的破碎、亲人的隔阂相比,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然而,小事虽小并非不重要。朱老师让汪龙挑一个优等生作为帮扶自己的对象,汪龙却出乎意料地选了成绩并不靠前的高如艾。就这样,高如艾开启了平生第一次帮扶同学之旅,“从她最有把握的那道题开始讲,她磕磕巴巴地讲,觉得自己讲得很差,还出了一脖子的汗。讲完之后,她问汪龙有没有听懂,准备再讲一遍,争取讲得顺一点儿。”汪龙听懂了,“小老师”高如艾同样有了信心,她不仅赢得了汪龙的友情,也通过努力和付出证明了自己,进一步驱散了孤独的阴影。在沈飞扬的鼓励下,高如艾破天荒地在班级元旦联欢晚会上报了名。她走上了舞台,唱得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现了音乐的价值,收获了挑战自我的勇气。“高如艾开始学会享受独处,享受一个人沉浸在音乐中。美妙的旋律让她沉醉,美好的歌词里涌动着无形的生命力,让她振奋。”这是少女的韧劲,当周围无人给予笑脸的时候,自己就是自己最坚强的依靠。从中能看出来,作者非常珍惜自己塑造的少女之美,不舍得让这种美在阴暗的角落里蒙尘。

此外,小说中若干配角人物恰逢其时的出场,也为故事增色不少。“吾小姐”给高如艾提供了一整个墙壁的好书;新华书店的贲慧阿姨经常带着暖流和笑意的眼神投向她,并乐意当她的“姑姑”;初奶奶的关心,让她懂得了善良是可以不断循环的,行善是没有终点的幸福之旅……

《明亮的日子》是一部冷暖交织的作品,郭姜燕给了女孩高如艾一个真实的人世间,让高如艾身上的真善美如同透过缝隙的光,一点点地射进来,照亮某个不起眼的角落,照亮某些转瞬即逝的时刻,照亮他人原本不把她放在眼中的心。“艾”就是艾草,这是一种自然生长的植物,荒地、路旁、河边、山坡均可见其寻常身影。它比那些看顾得很好的花花草草来得坚韧顽强、野性十足。经过风吹雨打的它,总会有垂头丧气的时候,然而雨过天晴以后,还会慢慢地挺直腰杆,直至绽放神采,像极了少女高如艾的成长过程。郭姜燕为少女命名如此是有深意的,也是有爱意的。任何人都无法选择出身,却可以选择未来。

故事的最后,高如艾用了哥哥传授的学习方法,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她因哥哥帮她和周涵一找出划伤汽车的“凶手”而骄傲,她因曾祖父的英雄之举而自豪,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这是饱含深意的回归,原来平凡女孩并非一无所有,还有许多温馨美好的另一面。这也是一份语重心长的提醒:当我们的内心被阴霾遮蔽时,完全有可能遗漏近在身旁的阳光。也许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心情看周遭,换一种方法解决困境,明亮的日子就在不远的前方。明亮可以由外而内,更应该由内而外。“自己成为太阳给别人温暖,自然会有喜欢温暖的人靠近你”,这是高如艾成长过后的领悟。

《明亮的日子》是高如艾的成长记,也是她的希望之书。如何从绝望、悲观中慢慢赢得一点进步的空间、争得一点成长的可能,而后撑起走下去的希望,高如艾的诸多做法无疑是值得借鉴的。更重要的是,少女高如艾的形象具有普遍性,那颗敏感、细腻、柔软的心不独她所有,许多同龄人都有;那股不服输、不屈服的力量不独她所有,许多读者也有。这意味着高如艾不是唯一的个体,而是许多同龄人的缩影,相信很多小读者能从这部作品中有所收获。

(作者系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教师)

2023-11-06 □张家鸿 郭姜燕《明亮的日子》: 1 1 文艺报 content72247.html 1 用心底的阳光照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