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新闻

陈映真文学资料入藏中国现代文学馆——

“我为自己是生于台湾的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本报北京11月7日电(记者 徐健 罗建森) “我与映真共同生活了40年。在这40年当中,我不断跟随他的脚步,对他的工作、理想和信念的认同也与日俱增。在协助他料理事务、打印文稿、发送邮件时,我会下意识地将他的稿件保存起来,将与他相关的报纸杂志收集起来。映真对我来讲很重要,我由衷地认为他的所做所写影响深远。这些资料我精心收藏了很久,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归处,我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也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一点小小的自豪。把这些资料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我想我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往事历历在目,回忆起与丈夫陈映真的日常点滴,陈丽娜在演讲台前数次哽咽。

2016年11月22日,台湾作家陈映真因病逝世,离开了自己满腔热忱奋斗的世界,至今已过去7年。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是鼓励,是安慰,更是对前辈作家的深切怀念。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11月6日,时值陈映真86周年诞辰,由中国作协主办,中国作协港澳台办公室、中国现代文学馆承办的陈映真文学资料捐赠仪式及研究计划启动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回忆和纪念陈映真极不平凡的一生,总结他卓越的文学成就,缅怀他为推动祖国统一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全国台联党组书记纪斌出席并致辞。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陈建功,中国作协原书记处书记金坚范,中宣部港澳台新闻局副局长唐小棠,中华海外联谊会副秘书长宋伦,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二级巡视员马振杰,全国台联文化宣传部部长武晓峰,中国作协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张洪斌,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陈映真夫人陈丽娜、妹妹陈映红等参加活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主持活动。

陈映真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代表,著名思想家、理论家、文学家,台湾爱国统一阵营的领袖。他一生创作了《将军族》《夜行货车》《铃铛花》等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长期坚守台湾思想文化阵地,参与编辑《文季》《夏潮》等爱国进步杂志,创办《人间》杂志和人间出版社,在坚实的创作实践和反对西化的论争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观。他坚决捍卫两岸新文学之间的血缘关系,捍卫台湾乡土文学的民族风格,颂扬台湾同胞的爱国爱乡传统,呼吁台湾同胞投身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他的文学精神、崇高信念和光辉人格,对社会主义的无悔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探索、对两岸和平统一的热诚盼望、对第三世界受苦人民的共情与悲悯,都为中国文学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激励着两岸同胞携手共进。

李敬泽在致辞中表示,陈映真对国家和人民忠贞不渝,对祖国统一大业充满信心,为增进同胞福祉鞠躬尽瘁。他追求真理,信仰坚定,饱经磨难而志向不改,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陈映真的作品始终关切普通人的内心与命运,其创作不仅接续了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还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忧国忧民的济世精神。他一生发起、参与了多场文学和思想论战,为真理而战,为民族而战,为追求国家统一而战,“生于台湾的中国人”是陈映真赋予自己的定义,“我为是一名中国作家而自豪”是他面对世人的宣告。

李敬泽谈到,中国现代文学馆是中国作协主管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国内最早、世界上最大的文学类博物馆,是中国作协和文学界的宝库和窗口。希望文学馆不负所托,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抓紧推动“陈映真文库”的建设,落实专项学术研究计划,将陈映真文学资料保管好、研究好、展示好,使陈映真的文学精神形成广泛影响。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也是共同的财富和纽带。虽然陈映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将薪火相传。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纪斌在致辞中说,陈映真与全国台联有着深厚渊源,全国台联在他去世后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旨在纪念传承陈映真精神,不断推动他的思想和作品走进高校、走进青年。陈映真是具有强烈祖国意识的爱国作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捍卫者,30多年来在与“文学台独”坚决斗争的过程中,一直冲在最前线。“应当充分弘扬陈映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进台湾青年对两岸历史文化联结的了解,引导台湾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进而加深对大陆和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他表示,全国台联愿意继续同中国作协加强合作、共同继承和传播陈映真的思想和精神,弘扬台湾同胞爱国爱乡光荣传承,不遗余力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活动现场,李敬泽、纪斌、胡邦胜、唐小棠、宋伦、马振杰共同为《陈映真全集》、全套47期《人间》杂志以及陈映真不同时期作品的初版本揭幕。陈丽娜、陈映红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陈映真手稿,李敬泽、王军代表文学馆接受捐赠并颁发入藏证书、纪念品。

在随后举行的陈映真研究计划启动仪式上,王军介绍发布了该计划的具体内容。陈映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中国现代文学馆将依托馆藏文献,在总体性视野下开展陈映真相关研究,如整理陈映真文献,逐步完成陈映真文献编目、文献分级、文献数字化,建设“陈映真文库”;建立特邀研究员机制,组织读书会、举行学术研讨会、编撰研究文集;推出“陈映真研究”专栏,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设立栏目,刊发研究成果;编撰《陈映真研究资料》《陈映真研究论文集》;编写《陈映真年谱》;推进《陈映真全集》(简体字版)编撰出版工作;推出陈映真文学主题展览等。通过一系列举措,扎实推进研究、开发、展示陈映真文学资料的各项工作,扩大陈映真文学精神的社会影响。

陈丽娜代表作家亲属发言,向与会嘉宾表示衷心感谢。“我与映真2000年第一次来中国现代文学馆,看到了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的手稿资料。映真很是激动,那都是他青少年时代偷偷阅读过的作品,是他们让他有了坚定的国家和民族认同。他从没想过他的作品和手稿也能进入这个文学殿堂,这是对他文学成就的最高礼遇。”她谈到,陈映真虽然成长在台湾,但是心系祖国,“现在他的作品得到流传、事业得到接续,我为他感到宽慰,相信他未竟的事业终会完成”。

据介绍,2023年5月26日,陈丽娜与中国现代文学馆签订了《陈映真文学资料捐赠协议》,将陈映真的手稿、笔记等资料400余件,著作、藏书3000余册及照片、磁带、档案等资料300余件尽数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

陈映真研究座谈会同日于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分为上下两场,分别由李敬泽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主持。20余位专家学者发言,共同回顾、探讨了陈映真的创作成就和历史地位,就如何更好推进陈映真相关研究、传承发扬其文学精神进行研讨,向前辈作家致以诚挚敬意。

陈建功深情回忆了与陈映真的交往旧事。他表示,陈映真的作品与鲁迅一脉相承,具有恒久的经典性。他写出了中华民族品格的多样和坚韧,带给读者无数启迪,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希望文学馆加强珍贵馆藏的保存、整理和对外展示工作,让更多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得到惠泽。

人间出版社发行人吕正惠分析了陈映真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的独特性。他谈到,陈映真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便坚定支持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多年来从未改变,即便遭到孤立和攻讦,也丝毫不为所动。对于陈映真生平事迹的宣传介绍,学界做得还不够,这是研究者们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赵遐秋谈到,对陈映真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台湾地区,而是要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视野下研究陈映真及其创作的重要意义,整体性地去把握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贡献,更具体、更生动地去阐释他思想中的爱国主义内涵。

“我是陈映真在《人间》杂志的后辈,也是与他政治理念相同的战友。”原《人间》杂志撰稿人蓝博洲说,陈映真是推动祖国统一的一面重要旗帜,在两岸特别是在台湾的人民大众和青年学生中发扬陈映真的文学和政治理念,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院长王中忱认为,陈映真是20世纪中国少有的、“能够洞察世界局势并在大格局中思考民族命运、坚定推动民族统一、把全部热情和生命投入其中的思想者和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而他在文学探索和思想探索过程中,在经受苦恼与困惑时,所表现出的坚毅和寂寞,也是非常有魅力的。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看来,陈映真是一位具有深刻思想性的文化批评家,“读他的文论,能够感受到他的思想视野非常开阔,是具有世界性的思想家”。陈映真进入文学世界,是从鲁迅和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左翼文学开始的,他的创作清晰继承了左翼文学的发展脉络,这与他对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认同是相一致的。

台湾东海大学社会系教授赵刚谈到,陈映真的创作是在反思中推进的,正是对中国过去与未来的历史性思考,让他深切认识到自己是中国的孩子,所思所言都与祖国紧密相连。“是他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胸怀世界,那是一种全身心投入其中,力争让仁爱、真理、宽容、正义长存人间的情怀。”

“陈映真的人格力量,首先体现在他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和选择上,这在当时需要很大的魄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张志强说,陈映真身上融合了中华文明内在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促使他去关心弱小的民族和底层人民,跟全人类的命运发生深刻关联。

“无论在台湾还是大陆,比陈映真写得多、比陈映真流行的作家不在少数,但是像他那样思想严肃、充满人间关怀的作家非常少见,尤其是在当下的消费时代。”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解志熙表示,具有严肃思想和人文关怀的文学才是伟大的文学,学界需要重新思考文学的严肃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文学与文化研究室主任张重岗说,陈映真从不回避棘手难题,直面两岸核心问题,深化民族文学观念,用大无畏的勇气在艰难处境中破开了一条道路。

吴春梅、齐晓红、陈福裕、曾庆瑞、朱双一、范振国、何玉、李娜、林一明、徐秀慧、钟俊陞、刘奎、邱士杰、张立本、黄琪椿、关晓荣、徐纪阳、欧阳月姣、林哲元等先后发言。大家表示,陈映真的创作始终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更重要的是他不仅“关注人”,而且“爱人”,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广大同胞的深沉的爱,体现出真正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人民大众中的一员,与广大同胞荣辱与共、兴衰与共、生死与共、祸福与共。陈映真的思想和精神,值得我们长久传承和弘扬。

今年以来,中国作协举行了一系列致力于推动两岸文学交流的活动。中国作协港澳台办公室组织举办了“两岸文学交流会”,中国现代文学馆相继接待了刘兆玄、张晓风、绿蒂、夏祖焯、杨渡、詹澈等台湾文学界人士,举行相关讲座及作品、手稿捐赠仪式,这些活动有效促进了两岸文学与文化的沟通、分享与合作。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中国作协港澳台办公室、中国现代文学馆相关负责同志。

2023-11-08 陈映真文学资料入藏中国现代文学馆—— 1 1 文艺报 content72267.html 1 “我为自己是生于台湾的一个中国人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