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书香

搭建一座心灵的灯塔

——评容本镇散文集《回首已非少年》

□徐一洛

《回首已非少年》,容本镇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3月

这本被列入广西当代作家丛书(第五辑)的散文集《回首已非少年》,收录作家容本镇自1981至2022年所撰写的36篇散文。他以生命停留过的三个最重要的地方南流江、相思湖以及葛麻岭为背景,写亲人亲情、乡村乡情、成长成熟,写作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知,写他人和自己的记忆与情结。

这是一个文学少年的独白。从家乡钦州浦北到广西民族大学,再到广西教育学院,容本镇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告诉读者他宏阔的精神世界与朴实灵魂。书名虽为《回首已非少年》,实则作家心中始终住着一个澄澈的少年,于清风朗月中度万仞山。

容本镇久居南宁,最令他魂牵梦萦的还是故乡钦州市浦北县。他的故乡是一幅熟悉而亲切的图景:“越州天湖的壮阔,六万大山的巍峨,古城遗址的沧桑,大朗书院的雅静,小江瓷器的精美,石祖禅茶的清香,八音古乐的嘹亮,民间歌舞的斑斓……”故乡是他“温暖的人生来处,生命丰润的根脉所在”。《回首已非少年》以细密精致的笔触,书写了浪漫的情思,蕴蓄了浓郁的乡情。容本镇每忆起旧人旧事,不觉触目感怀,顿生今昔之叹。

文集中,少年时代的叙述主要在第一部分,许多细节取材于容本镇的早期生活,塑造了一个从幼稚孩童到成熟少年的形象。容本镇用儿童语体、少年语体、成年语体分别描绘了其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展示了其内心情感与思想意识。《母爱》一文描写了一个孩子渴望极度节俭的母亲为他购买连环画、最终得偿所愿的温馨故事。文章运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手法,阐述了一个孩童的心理结构,从希望到失望,又燃起希望,这盏希望之光成就了《灯光》一文。从母亲为他买书,到爷爷将唯一的一盏小油灯让给他读书,并且深夜伴读:“夜深了,他双手撑着额头,钓鱼似地打着瞌睡。我合上了书本,摇醒他,喊他回去睡觉。他抬起头,揉揉倦怠的眼睛,但并不马上回去睡,看着我睡下了,他才回到自己的屋里。”《天湖边上的炊烟》一文,更是容本镇对故乡感情的集中迸发,爷爷、父亲、儿子,南流江、旱田山、小江,风、荔枝、炊烟,是家乡的情结、生命的记忆。“有家,有粮食,定然有袅袅炊烟;有草,有花穗,定然有阳光和雨露;有兽,有动物,定然有草地和森林;有火,有光亮,定然有繁衍与生息”。

这三篇文章可以视作容本镇童年、少年到青年、中年的成长史。这一时期他的思想成熟主要来自他对家庭、学校、亲人的再认识,亦是他成为一个作家的伏笔和原动力,他清新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多种色彩,他的故乡是一座绿色的小花园,绿色是青春和希望的象征,在这片小花园里绽开一个淳朴的乡村少年的梦想。

他回忆着、梦想着,对故乡的情绪在过去的欢乐和未来的憧憬中得以尽情释放。他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种鲜活的在场,正是这种在场致使他的故乡图谱得以不断延伸。他笔下的南方是“千里景千变,一山诗一篇”,他的故乡浦北地处北部湾,“拥有辽阔的海域、众多的岛屿、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和物产丰富的滩涂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和美丽的海洋风光,构建了北部湾斑斓多彩、美不胜收的海洋生态文化”。这种海洋生态文化又被容本镇细分为生态文化、南珠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语言文化等。作为一名北部湾的少年,他的生活与命运,一头连着丰饶的大山,一头连着湛蓝的大海,一头连着外面多彩的世界,古老的大山已然觉醒,当年那个懵懂的少年已然觉醒。

一位高校校长说:看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先看这所学校树种得好不好。在广西民族大学绿色的校园里,容本镇“从一名农家子弟变成一名年轻的大学生,又由年轻的大学生变成了一名教师。30个春秋寒暑,我伴随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同成长”。广西民大拥有一潭诗意的湖——相思湖,其名源于谢觉哉老先生的诗句“还从湖畔觅相思”。容本镇有着浓郁的相思湖情结。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主管广西民大的校园绿化。他也踌躇,让一个文人来搞绿化,是否会才非所用?

他本就是“一个浪漫的人,一个炽热的人,一个赤诚的人”,他“用一种文学的眼光、一种美学的观念来精心呵护这里的一草一木,把相思湖校园装扮得更加幽雅和美丽”。他属于自然,属于绿色,他充分尊重大自然的生命,懂得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大片绿意吸引了大批鸟儿回归。它们在民大校园和相思湖畔自由飞翔,如同民大的学子,从相思湖出发,在大千世界展翅翱翔。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家丁玲、茹志鹃先后来广西民大讲学,两位作家爱上了这里的红豆,欣喜地带回去作为礼物。“没有红豆树,相思湖就失去了特色,失去了浓郁的诗意”。于是,在容本镇的多方努力下,校园里多了成片的红豆林及菩提树。菩提树下缓步的容本镇有一颗悲悯的菩提心,展现了体恤入微的人文关怀。他还成立了“野草文学社”,坚信一株野草在阳光雨露下也能长成参天大树。容本镇不仅仅是在种树,更是在以种树的态度育人。桃李芬芳因雨露,昆仑无语自巍峨。他数十年如一日,不断激励和启迪着莘莘学子。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容本镇将这两件事完美地结合。在容本镇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广西民大在全国率先将作家东西、凡一平、黄佩华引进学校,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使得相思湖作家群的队伍和影响日益扩大。这一创举为国内其他高校将作家引进校园开了先河。容本镇认为,引进驻校作家是做大做强“大写作”品牌的需要,是壮大和发展相思湖作家群的需要。

容本镇通过南流江、相思湖、葛麻岭的记忆再现,将个人、社会、民族的记忆与情感凝聚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使他的故乡和人生中的一江、一湖、一岭不被遗忘。他书写了故乡和精神世界,流露出乐观的情愫,也表达了积极的生命哲思。当读者读到他的散文时,会产生共鸣,并深思:如何从繁杂的工作中寻到乐趣?如何发现平淡生活中的真善美?如何自助且助人?

容本镇的文章有文化味、书卷气,又朴素动人。他恰如其分地将民族习性、历史文化、本土建设和文化创新融汇成富有南方特色的文化气根。他兼具感性和理性,能在庞大的时间里,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将回忆集中于自身经历,将文化气息融入文字中,将其情感、人格与成长史徐徐投射进作品中。他将记忆当作可以寄托情感与归属感的意象表征,使得文中的记忆拥有空间叙事与记忆建构的内在关联。文如其人,他胸怀宽广,通达而从容,以其敏锐的生命感受与高度的共情能力,对生活对人文展开艺术的审美和深邃的哲思,赋予江、湖、岭以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他以宏阔的视角、创新的思想、深厚的现实观照、强烈的本土意识,抒写了自己多姿多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轨迹,在心灵上搭建起了一座明亮的文学的灯塔。

2023-11-10 □徐一洛 ——评容本镇散文集《回首已非少年》 1 1 文艺报 content72312.html 1 搭建一座心灵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