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学观澜

茂盛中生长的可能性

□杨碧薇 (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本周之星”栏目诗歌组点评人)

“比月光还轻的撞击声/携着一抹春色/在渐渐厚重的曙光里飞扬”,2023年1月13日,黑龙江诗人徐赋以一组《月亮下的篝火》拉开了中国作家网2023年度“本周之星”诗歌舞台的帷幕。正如徐赋诗中所言,“何其茂盛”——在2023年,“本周之星”选用的诗歌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茂盛”的态势,它们在竞相开放的同时,也孕育着蓬勃生长的可能性。

在我点评过的诗作里,印象较深的有原莽的《人间如此辽阔》和李日清的《九月诗抄》。匿名的点评方式显然与“知人论世”或“作家作品论”绝缘;既无“捷径”可走,点评者便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上,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地去抚摸、揣摩,感受陌生人文字中的欢喜与悲伤。这个时候,点评者既要大胆相信自身的判断力,又必须小心翼翼地贴着文本走,在阅读中积极地反观、调适自己的认知。

比如,在读到《人间如此辽阔》时,我意识到这是一组完成度比较高的诗歌,已彰显出一种整体性的风格特征。诗人的写作路径大致是以诗叩问存在,直指永恒性和本质性的命题,并且能避开说理之空,将文字尽可能处理得深沉、充实,从而揭示诗歌背后的某种普遍性、本质性。我猜测作者应该有不短的诗龄,不可能是新手。果不其然,本期栏目正式发布后,我第一时间注意到作者的简介:“14岁开始发表诗作,早年在《诗刊》等数十家报刊发表过作品。”相比《人间如此辽阔》中感性与哲理的结合带来的阅读趣味,《九月诗抄》带给我另一种难得的阅读体验。这是一组与劳动有关的诗歌。劳动在诗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了组诗的母题。作为人类重要的生产生存方式,“劳动”这一题材在当代汉语新诗里其实不算显眼。从这个角度来看,《九月诗抄》这一类诗的出现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它在一个经验普遍“悬空”、人类不断远离大地的时代,用“在场”的书写,呈现并探讨人与劳动、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重新激发我们对“诗与劳作”的思考。难得的是,作者有十分灵敏的诗意感知力,能够从日常生活和具体事物中提炼出属于诗的那部分东西。他常常有诗意的独到发现,笔墨从容节制,书写姿态有难得一见的放松感。本期内容正式发布后,我也注意到李日清的简介,他是中国煤矿作协会员,其工作经历应该与煤矿有直接的关系。这份介绍从侧面佐证了我的阅读判断:在诗人笔下,劳动是一种及物的、充满血肉的存在;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从诗人的个体经验中涌流出来的。

可以说,“本周之星”像一个小小的诗歌数据库,每次都能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悟和启示。结合作者群体的构成,更不难理解这些诗歌的丰富繁茂。其实,阅读这些诗歌时,我还有一个非常直观的体会,那就是一次次地惊讶于庞大的基数:中国的诗歌群体之广、人数之多或许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海边、在高原、在塞外,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如阅读或写作,与诗歌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基数之庞大,意味着写作热情之高,意味着新诗整体质量的提升——这种提升既是时间的也是空间的。在时间维度上,它证明了新诗传承的有效性:一些诗学观念,比如叙事,经过数代人的实验,在今天已经成为共识,成为广大诗人能熟练运用的基本技巧;在空间维度上,它又佐证了新诗传播的有效性:互联网加速了新诗的传播,如今,天南地北的人们可以通过共时的知识分享,更大程度地实现新诗的资源共享。一个生活在东北的诗人很有可能在遥远的西南边陲找到他的诗歌知音,而一个小镇诗人与另一个大城市的诗人,可能在尚未照面之际,就率先指认了同一套文学观念,在写作志趣上遥相击掌。

当然,“本周之星”的诗歌,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不足。对此,我最大的感受是语言复杂性不够。在本栏目中,常见浅白、明快的语言,罕见曲折、纵深的语言。究其原因,这既与作者的语言掌控力有关,又与作者的感受力有关。一是一部分作者尚不具备纯熟、高超的语言掌控力,能使用的语言资源有限,下笔时找不到更合适的表达;二是作者对所写事物的“专情”程度不够,凝视得不够深,观察得不够细致。其实很多时候,诗歌的神韵正是从细微中来,处理好细节,才能更好地把握整体。对此,我的建议还是希望大家能尽可能地打开审美的大门,进行更广泛同时也更持续而深入的阅读;多观察、多对比、多思考,虽然勤奋练笔很重要,但重复无效的练笔是不必的,或可等待新发现降临时,再写下一首诗。如果,你的新发现暂时没有到来,那就把精力交给阅读和积累。

据栏目主持人邓洁舲介绍,“本周之星”的评选以作品质量为主。这已然说明,虽然一部分入选诗歌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但都已经是优中选优;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茂盛的绽放中,还蕴藏着继续生长的可能性,正如本年度入选诗人森森所说,“它们伸到哪里/哪里就会,枝繁叶茂”(森森组诗《向日葵》之《火山榕》)——而这正是汉语新诗的希望所在。

新诗从来就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文字游戏,它始终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中华民族的文明构建更是不可分割。新诗的传播、新诗观念的检验、新诗经典的诞生,都应该放在具体的实践中,而非空谈与围观。可喜的是,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的“本周之星”栏目,恰好是这样一个专业、真诚且富有温度的实践平台。

2023-11-24 □杨碧薇 (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本周之星”栏目诗歌组点评人) 1 1 文艺报 content72538.html 1 茂盛中生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