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新闻

第四届黔山秀水诗歌节聚焦诗歌的深度写作:

深入现实肌理 书写时代之诗

诗歌写得太晦涩了,读者可能读不懂;诗歌写得太直白了,读者可能提出疑问:这也算是诗?如何写出具有思想深度、又让读者喜闻乐见的诗歌,成为了诗歌创作的一个难题。近日,第四届黔山秀水诗歌节在贵州贞丰县举行,30多位诗人、评论家围绕“当下历史语境与深度写作的诗学意义”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呼吁诗歌创作要深入现实肌理,书写时代之诗。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谈到,来到贵州民族地区,能够深切感受到各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感受到各民族相互交往交融的历史,大家在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的诗歌写作者,要积极以诗歌记录民族地区的发展成就,书写民族文化的发展嬗变,从一个侧面去见证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诗人龚学敏谈到,诗歌与时代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我们现在置身的社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既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那么必然会出现一些甚至一大批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新的审美倾向等等。而诗歌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对这些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新的审美倾向进行命名。这就要求真正的诗人们要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用他们锐利、敏感、具有诗意的目光去审视崭新的世界,去发现人类生活与这些新事物之间的微妙关联。事实上,一些优秀的诗人,已经在这样践行。只有真正关注时代的诗歌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诗歌评论家霍俊明认为,提倡诗歌的深度写作,本质上就是要求诗人在写作时能够将现实经验进行有效地转换、过滤、变形和提升,使“日常现实”有效地转换为“诗歌现实”。这种诗歌经验不仅仅是指诗人个体的现实体验,还包括它与历史背景、现实场域之间的复杂关联。这样的诗就同时具有了个人性、现实感以及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警惕那些“伪深度写作”“伪难度写作”,就是用一些晦涩难懂的词语来抒发一些显而易见的感受,有时候故作高深,让人不知所云。

诗人阎安说,古典诗歌中有着丰厚的传统和营养,但站在当下的历史语境中,诗人还是要着眼于现实的新变,不能照搬原来的视野和写法。当代汉诗写作必须对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语境中的中国经验、中国遭遇、中国命运及其人性纠葛进行充分的消化、综合和阐释,认识、理解、阐释我们的时代,这个深度现代化的时代,这个不同于一切时代的新时代,这个中华民族、中国文明又一个不同寻常的命运际遇期。时代变了,照搬传统修辞和语法,已经不能表达真实、表达时代了,我们需要从当下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生存现实和经验里提炼出有效的诗性语言,重新担负起表达时代和人性的语言使命。

诗人南鸥认为,诗歌应该成为一个时代人文精神、思想认知的标高。所谓的“深度写作”,其实就是出于历史道义与人文良知的写作,其中暗含一种发现、指认、命名的诗性力量,让读者能从作品中触摸到现实真相的细节和纹理。如果我们仅仅把诗歌看成是简单的想象、简单的抒情、简单的哲理、简单的修辞,那我们的写作就会像在沙滩上写字,一个细浪涌来,就被冲刷得干干净净。先锋性是诗歌与生俱来的诗性品格,但真正意义的先锋应该是对一个时代精神状况进行精准的概括,而不是披着“先锋”外衣进行各种荒谬之举。

诗人周瑟瑟近年来积极开展“中国诗歌田野调查”,以口述实录、民谣采集、方言整理、问卷调查、影像拍摄等方式推进“走向户外的写作”。他认为,在诗歌创作实践中,诗人应该加强与现实的“碰撞”,借此来改变“书桌上的写作”。通过“田野调查”,能够认识陌生环境和陌生人,获得新鲜题材和创作冲动,从而提高诗人的感受力与敏锐性。此外,当代诗歌和当代艺术之间应该加强互动。比如,当代艺术特别讲究“观念”,这种“观念”就是艺术家对现实的态度。在诗歌写作中,我们也需要这种“观念”。我们可能没必要在诗歌写作中直接显露出这种“观念”,但它会构成诗人写作的巨大背景,让诗作产生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张力。我们还可以借鉴当代艺术的展陈方式来呈现诗歌,来拉近诗歌与大众读者之间的距离。

诗人北塔谈到,在这个时代,各种大工程、高科技不断地刷新我们的认知,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涌进我们的生活,这为诗歌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素材。在这样的时刻,诗人要成为一个真诚的记录者和书写者。诗人最可贵的美德是天下情怀、底层关怀和反思意识。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和意识,诗人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写出体现豪迈胸襟和开阔视野的大诗。

诗歌评论家卢辉说,纵观当下诗坛,从主题到题材,从诗意到意象,从话语立场到话语方式,表现最抢眼的是日常化写作。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提历史语境与深度写作很有必要。历史语境是诗人进行创作实践的现实背景和文化背景,是其诗歌作品得以产生所依赖的土壤与条件。提倡深度写作,意味着诗人要写出这个时代的深度和广度,写出历史经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诗人不能只在“小我”中苦心经营,而是要将个人经验与时代气象融合起来,不断拓宽诗歌写作的疆域。深度写作并不意味着拒绝与普通读者的沟通。实际上,好的诗歌作品应该具有“可读、可感、可思”的特点,让读者能够在贴切的语言中感受到现实与心灵的丰富图景。

诗歌节期间,举办了第四届尹珍诗歌奖颁奖典礼。卡西、蓦景、孙捷、三泉、陈朗获得第四届尹珍诗歌奖·创作奖,冉小江、龙金永、野老、卢酉霞、洪绍乾获得第四届尹珍诗歌奖·新锐奖。

(黄尚恩)

2023-12-20 第四届黔山秀水诗歌节聚焦诗歌的深度写作: 1 1 文艺报 content72894.html 1 深入现实肌理 书写时代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