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月
作为“70后”作家群体的一员,朱家雄的文学图谱上始终环绕着“青春校园”“北大”两大主题,《穿过北大校园的漫长青春》也不例外地延展在这一路线之上。这本最新随笔集共有六辑,收录了朱家雄近30年来创作的有关校园、青春、成长和文学话题的精选文章。文章写作或修改时间自1993年始,2021年终,既有对经历的即时记录,又有对记忆的经验重组。穿梭在时光之匣中,不难看到作者的笔力与思考逐渐由青涩稚嫩抵达成熟而智性,其间一以贯之的则是真诚和朴素的语言风格及观照世界的赤子之心。
第一辑《燕园深处的气象》是对作者耳闻亲历的燕园生活片段或某一剖面的撷取。大部分篇章记录了作者与北大名人的接触或往来,由于创作时间较早,叙事者以懵懂、天真和好奇的学生视角打量和观察汪曾祺、季羡林、谢冕、莫言等名人大家,以平和活泼的语调还原了一个日常化、世俗化的北大,校园生活的丰富蓬勃、寻梦一族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学子英才的昂扬风采历历在现。第二辑《追梦路上的咏叹》的众多篇目显得随性而至,任意而谈,所涉遍及个人生活经验、社会现象、哲理思考、历史科普等等,连缀起作者在文学追梦道路上的尝试与探寻。如果说前两辑的内容还比较自由散漫,自第三辑始则扎实地落脚于文学本身,并逐渐往纵深、细小处打开。《文学写作的体悟》一辑涉及文学大师、写作坚守、写作个性化、网络媒体等诸多问题,作者与时代同频共进,对文坛生态保持着清醒的洞察和沉思,其中不乏批判性的尖锐目光。但随着叙述的推进,可以发现作者在对问题进行细密分析后,往往寄托了乐观的期待与对未来的展望,其间贯通着对中国本土性传统的强调和对历史的溯源与思考。
第四辑《天马行空的诗思》可谓作者文采和诗情的集中焕发,既有《血或水:从诗歌写作中拧出的体液》《海子:来自乡村的歌手》《诗人的道路》一类对诗歌特质、诗人个性进行分析的感性之作,又有《点击〈北大情诗〉》《北大与中国新诗》《特殊时期的中国诗歌》对诗歌谱系的勾连和对诗歌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诗歌与青春同在》对自身诗歌创作经历的真情剖露。诸篇行文晓畅,浸润着作者的诗识、诗性及对诗歌的热忱。第五辑《真诚用心的阅读》记录着作者个人化的文学阅读和观察体会。《史诗气度》《〈红楼梦〉怎么就成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国学素养和积淀,《倾听成长的声音》《〈山羊不吃天堂草〉的语言艺术》对文本的细致解剖必以作者敏锐而纤细的文学感受力为支撑,《想说忘记不容易》《“哈佛题材”走俏之谜》又深具把握时代文化状况的精准眼光。朱家雄始终以亲历者、旁观者和记录者的身份扎根文学现场,与同代作家共同成长,第六辑《两代新锐的奋斗》所收录的七篇文章倾注着他对“70后”作家群体的深厚情感。作者从命名问题到写作优劣再到创作困境密切关注着“70后”作家的创作及存在状况,并为打破这一群体的沉默情形发出了诚挚的呼吁。即使《“80后”:又一代人崛起了》《韩寒的文学史焦虑》两篇文章将目光聚焦于后起之秀,但作者问题意识的起源、视点的发出仍不脱对“70后”作家的挂牵。
书中一众篇什不见得都发生于北大校园这一具体场域或者与北大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作为文学高地,北大哺育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学青年,成为他们开启梦想与人生的园地,也塑造了他们的精神气质和感觉结构。以之为精神原点,朱家雄以“北大人”的自觉缓步记录着自身的见闻感怀和生命行迹。
《穿过北大校园的漫长青春》既有历史的回音,又有当下的声响。这些刻印在时光中的文字绝非只是作者的一己之见,而是代表着“70后”一代人共通的经验和心曲,见证着文坛的流转变化。青春短暂之感伤、回忆漫长之自怜等况味在文中皆被扫荡,“漫长”这一厚重定语并非对阶段性生命时间的修饰,它不带有岁月沧桑变换下的咏叹调及抑制不住的悲戚之感,而是一种文火慢煮,北大带给一代未名学子的精神滋养在时间的发酵中慢慢蒸腾,青春在一次次的咀嚼和回味中接续,仿佛从未中断。跋涉在青春的延长线上,作者始终不变的是对文学初心的凝望和坚守。沉浸在这些带有现场感的讲述当中,读者的体验正如作者评《红瓦》所言:“载着我们回到了那光辉、温暖而摇晃的岁月,身体拔节上蹿的声响又回荡在耳畔。”这或许便是“漫长青春”的应有之义。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