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书香中国

感悟历史 启迪今天 开创未来

——《毛泽东在闽西》创作手记

《毛泽东在闽西》,沈世豪、何英著,作家出版社,2023年12月

□沈世豪 何 英

毛泽东同志130周年诞辰前夕,由我们合著的《毛泽东在闽西》一书,终于由作家出版社推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李建平教授在读完此书后说道:

“这是闽西儿女献给伟人的一份厚重礼物,此其一;其二,该书为中国共产党在1930年前后在闽西的活动提供了翔实的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完整编写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三,为毛泽东传记的编写增添了在闽西那几年翔实而生动的宝贵材料。毛泽东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领袖人物,其中外传记成百上千,但在闽西那几年的记叙却语焉不详,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该书的出版使这一缺憾得以弥补。”

我们读后,很是感动,也由衷感谢李建平教授的热情鼓励。

发现与定位

我们并非研究党史尤其是研究毛泽东的专家,为什么会写这本洋洋近3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呢?

多年来我们常在闽西采风。毛泽东在闽西这片红色土地上前后生活了5年多时间,这时期的闽西,包括现在龙岩市下辖的部分县市,还有原来属于闽西的宁化、清流、归化以及附近的建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毛泽东在闽西的旧居多达数十处,堪称全国之最。毛泽东在闽西丰富曲折且险象环生的经历和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实践,引起了我们的浓厚兴趣和由衷崇敬。面对强敌的一次次残酷围剿和党内错误路线、思潮、思想泛滥的危机,毛泽东始终坚持真理,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砥柱中流,扭转危局,书写了镌刻在我党、我军及共和国史册上的辉煌篇章。

毛泽东不照搬“本本”,又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一切都是新的。回首毛泽东在闽西这一时期跌宕起伏的实践历程,人们不得不赞叹,毛泽东不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探索者和不懈创新者。他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深深植根在人民之中,在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节点都有卓越建树。他在闽西还亲自主持了南阳会议和红四军的多次党代会,尤其重要的是在建党建军历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古田会议。

毛泽东在闽西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经历却如此丰富精彩。写毛泽东的书籍很多,但鲜见作家学者对毛泽东在闽西的这段历史进行比较详尽的、全景式的梳理和总结。更为重要的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宝库中,在闽西的实践究竟具有何等位置呢?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入认识与理解,更直接关系到闽西乃至福建这片热土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党史、军史、新中国史中应有的地位和贡献。

毛泽东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借用他《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的逻辑和句式,是他头脑中固有的吗?不是;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更不是。毛泽东思想来自实践。闽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毛泽东思想的发源而论,闽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闽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萌发地,这是一个重大的命题和发现,也是创作中极为难得的视角。在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全新的视角,于是决定写这本书。

谋篇与布局

这么厚重且具有强烈攻坚性、创新性的题材,内容该怎么安排呢?

全书共分十一章。我们没有采用编年式的传统手法,而是以毛泽东思想中最为主要的理论观点作为焦点,来进行描述。

第一章主要写毛泽东首次率领红四军入闽后,如何在几乎陷于绝境时成功破局。第二章到第十章,集中写毛泽东在关系到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节点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包括“中国革命往何处去”、“是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军事思想的萌芽与实践、“思想建党的伟大实践”、“政治建军的不懈探索”、合作经济思想及金融战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人民至上、民主建政、土地政策、群众工作、统一战线等专题。最后一章即第十一章,以毛泽东的词《如梦令·元旦》为引,写毛泽东离开闽西后,途经宁化、清流、归化时的情况。从毛泽东进入闽西到离开,此为纵;每一个关节点,此为横;纵横交织,浑然一体。

每一章皆为五节。因为这是报告文学,因此在具体内容上,除真实以外,还要求生动形象,让读者产生如入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人物、故事、环境尤其是那些传神的细节。以第三章《是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为例。在这个双方剑拔弩张的历史关节点,我们安排了五节,实际上有点像五场戏剧,分别是“分歧和焦点”“‘前委’和‘军委’之争”“毛泽东落选了”“‘九月来信’”和“阴霾终于完全散去”。五节内容,风波迭起、风雷激荡,毛泽东最后成了胜利者。

因为一票之差,毛泽东落选红四军前委书记,不得不到上杭苏家坡等地一边养病一边做地方工作,业余时间还教村里的农家孩子读书。中央“九月来信”要毛泽东重新出山,陈毅前去请他:

毛泽东突然一变脸,收起笑容,故作严肃地说道:“出来容易,回去可就难喽。让我回去,也可以,不过得约法三章,写在纸上。”

陈毅松了口气,说道:“没问题,润之。只要你肯回去,别说是三章了,就是一百章,我也同意。我现在就去给拿纸和笔。”

很快,陈毅拿来纸笔。毛泽东认认真真在上面写了几个字,然后,交给了他。

陈毅拿着本子,贺子珍也凑过来看,只见上面写了八个大字,“相见恨晚,相慰平生”。

贺子珍埋怨他俩道:“你们俩呀,好得穿一条裤子都嫌肥,还吵来吵去的!”

陈毅呵呵一笑,解释道:“有时候,牙齿和舌头还打架呢。”接着,陈毅带着毛泽东等人,又回到了红四军。

这个细节是很有趣的,细细品味之,不得不为陈毅和毛泽东之间真挚的战友之情喝彩。报告文学的魅力往往就在这些细微之处。

还原史实

毛泽东在闽西的革命实践,虽然散见于不少书籍、报刊、史料之中,但如何让其相对完整并鲜活起来,就需要不辞辛苦地进行实地采访考察,一是搜集素材,二是找到感受、感觉、感悟。

于是,我们踏着毛泽东在闽西的脚印,包括当时属于闽西的宁化、清流、归化及近邻的建宁,整整跑了三个月。凡是毛泽东在闽西走过的地方,我们基本上都走了一遍,沿途得到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尤其是党史办和地方的热心人士,提供了大量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材料。实地的考察使这些材料顿时鲜活开来,特别是细节,往往让我们无比震撼。在考察过程中,我们采访了还能够找到的当事人,即使有不少当事人去世了,他们的后代还一直精心收藏着这些历史。例如,毛泽东在武平牛牯扑遇险时救了他的陈添裕走了,他的儿子陈庚生就给我们介绍了详细情况;毛泽东写下《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为保存此宝贵文件立下奇功的赖茂基走了,他的儿子赖建军就给我们讲述了当时的真实情况,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类似的事情太多。

在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搜集到了大量的文字档案材料,这些材料都颇为宝贵和重要。此外,凡是能够找到的写毛泽东在闽西历史的读物,我们都找来了。粗略计算一下,这些材料多达1000多万字。

有了实地考察和大量的文字材料,我们就有信心和底气。都说脚板底下出文章,在创作中我们深感此话不假。

内容的真实性,是极为严肃并且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此书成败的重要问题。这本书初稿出来以后,曾经做成样书,由权威部门组织党史专家进行审核,目光锐利的专家们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在审核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细节:1929年3月14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打响了具有战略转变性质的长汀郊外的长岭寨之战,击毙了闽西三大地方军阀之一的郭凤鸣,全歼了郭凤鸣的第二混成旅2000余人。书中写道:

此时,红军吹起了激越的冲锋号,潮水一样的红军指战员如猛虎下山,横扫残敌。郭凤鸣知道大事不妙,连忙躲到山脚下牛斗山栗树园的一间农家茅厕里,想脱下军装逃跑,被打扫战场的红军发现后当场击毙。

原稿中最后一句,“当场击毙”是“一枪击毙”。审核过程中,专家提出疑问,到底是“一枪击毙”,还是开了几枪才击毙?现在无法找到当事人,所以改为“当场击毙”。专家审核已经达到如此认真细致的程度,可见对内容真实性的重视程度。

真实是历史重大题材报告文学的生命,尤其是这本书。

表现形式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当年的毛泽东则选择了闽西,闽西因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迁。新中国成立时,跟随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将领,大多数都在闽西战斗过。回首历史,千山万水如大潮奔涌,红旗漫卷,雄奇壮阔,写尽风流!

时代在闽西曲折迂回地拐弯。

鉴于本书题材如此厚重,用行话来说,属于宏大叙事的范畴,因此,本书的风格应当有大气派,但又要避免令人生厌的说教的弊病。我们采用“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创作路子,大处着眼,即以闽西是毛泽东思想重要萌发地为全书的主旨和视角;小处入手,则是通过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在闽西的人、事、景、物等进行具体描述。

我们采取了政论体报告文学的形式,即既有政论特征,又有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生动性、文学性,语言风格则采用我们用得比较娴熟的散文形式。

政论的视角、诸多的文学表现手法、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我们尽全力提升本书的审美层次,让读者在阅读过程既能领略到伟人和闽西这片红色土地的血肉之情,体味、领悟到毛泽东博大精深的思想并感受到其强烈的个人魅力,还能和我们一起在阅读中得到心灵的洗礼、净化以及美的享受。这就是我们创作此书的目的。

政论色彩

不必讳言,本书政治性、思想性很强,政论是不可少的。如何避免使文字流于简单的说教,我们作了很大的努力。

首先,政论是要准确解读或破译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重大事件或问题,具有报告文学创作实践经验的作家,一般都懂得这个道理,但在实践中却不容易做到,关键在于是否有不乏犀利眼光的新发现。如果从政论视角来解读此书,其实就是一句话:为什么说闽西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的萌发地?这个问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其次,我们认为政论体报告文学中的政论言辞,不能仅仅是一般化的议论,而应该是水到渠成的画龙点睛。请看第六章“政治建军的不懈探索”,最后一节“古田会议铸丰碑”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如今,天高云淡,暖风轻拂。到古田来拜谒的人们,只见这里风光如画,重现当年情景的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演讲的巨幅油画,庄严肃穆,细致传神,让人肃然起敬。一切仿佛都是那么平静,那么顺理成章。或许,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或者关注发生在古田会议胜利召开背后的惊涛骇浪了。

这里所说的惊涛骇浪就是1929年6月22日,毛泽东在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意外落选,不得不离开领导岗位。为此,他整整“闲居”了四个多月。此后有一段这样的议论文字:

公开的敌人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根本的意见分歧、对立甚至分裂,尤其是错误思想泛滥成灾,并以很能迷惑人的形式出现,便会让许多人迷失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证明:关键是党,而核心又是领袖。党的领导是通过领袖团结最高层次的领导班子,以政治决策和思想武装而实现的。其中,党的灵魂是政治思想。严肃的历史允许一个党在具体工作有某些失误,可以“摸着石头过河”,但如果发生指导全党的政治思想的失误,悲剧和后果就不堪设想。

读者或许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拳拳之心,感受到历史和现实交界的沉雄之力。政论体文章的力量不可低估,政论体报告文学的魄力亦在于此。

散文笔调

用散文的笔调写报告文学,是报告文学创作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甚至有专家认为,报告文学的语言,基本上就是散文语言。其原因是:首先,散文语言比较轻松自如、自由洒脱,读者尽可以轻松乃至好奇的心态,体味并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其次,抒情是散文之长,“情”是作品最鲜活的灵魂。用散文笔法来写报告文学,作者能怀着消融在作品中的情愫,生动讲述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有利于写作者的内情与万物、心声与自然融洽和谐、浑然一体,让文字中透露出怡然的情韵。其三,散文贵在有味。“味”是一种感觉,就像人们在品尝美味佳肴或品茶品酒,其中的雅情逸致,品者自知,甚至能在其中获得一种只可感觉却难以言传的意味,这是很难用准确的文字概括出来的。因此,好的文章贵在“味”,这是值得作家们在报告文学写作中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且看本书开篇,写1929年2月4日红四军第一次入闽,进入武平高书村(原黄沙自然村)的一段文字:

闽西,武平民主乡,高书村。

这个村落的区域位置颇为特殊,它位于武夷山脉的最南端,系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闻”之称。……伫立此处,环顾四野,不尽青山滚滚来,气势磅礴、风情万种,颇有“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之感。

高书村很美,如一颗绿色的明珠,静静地守望着绵延不绝的群山峻岭。春三月,阳光明媚,百花盛开,万木葱茏;细看,绿叶片片如拭,纤尘不染,化为漫山滴翠的迷人画幅。浓荫如泼之处,有清泉潺潺流过,草木不惊。时代变了,泥墙乌瓦的农家老屋已经鲜见,代之以明丽鲜亮的西式别墅,骄傲地深藏在山凹里,飘溢着新时代的迷人异彩。虽然,像高书村这样的山村,闽西太多,但该村拥有的殊荣,却是其他村庄所无法替代的。

这是开篇,如交响乐的序曲,是定调,展现了把读者当作朋友娓娓而谈、从容淡定的描述风格。严肃的重大题材,似乎被散文的诗化氛围消融了其正襟危坐的况味,而让读者感到分外亲切。这就是散文语言的魅力。

诗和远方

同许多人一样,我们酷爱毛泽东的诗词。

毛泽东不仅是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理论家乃至书法家,还是下笔惊风雨的诗人。毛泽东在闽西的革命实践,阅尽风云变幻,建构了毛泽东思想的坚实基础。我们沿着毛泽东的足迹在闽西大地寻寻觅觅,跋涉在伟人曾留下脚印、目光、笑声乃至温暖呼吸的地方,总感觉到他并没有远去。报告文学固然不允许虚构,但并不排斥经过作者情感消融以及岁月沉淀之后形成独特的生命体验。《文心雕龙》中说“神与物游”,我们要特别重视那个有点神秘的“神”字。

神是什么?是作者的精神,是作者超越时空的联想与想象,是洋溢着作者对崇高美好境界的向往与追求的心灵,是可以纵横驰骋的广阔思维和胸怀。读者应该胸怀一颗崇敬、敏感的诗心,去认真品味毛泽东生活和生命中的细腻与灵动。请看以下文字:

毛泽东一身轻松,心情极好。大黄马仿佛也感受到主人的心境,迈开四蹄,碎步向前。此次回师,毛泽东走的方向和朱德是相同的,但具体的路径却不大一样,他是个细心之人,按照行军的规则,兵分两路,遇到特殊情况,可以相互照应。

红军走的是山间小道。这里绝大多数是原始森林,树木遮天蔽日。小径弯弯曲曲,深山密林中,有不少是古驿道,长满青苔,上面铺着落叶,人踩上去,沙沙作响。有山泉潺潺流过,冷清、寂寞。偶尔,也遇到飞流直下的瀑布,空谷传音,声震四野。……骑在马上的毛泽东徐徐而行,一行行诗句,恰是飘飞的音符,悠悠然浮上心头: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全文只有33个字,轻声咏诵,却如一首欢快的歌,在无边的深山密林中回荡。这篇在马上吟咏的词作,是伟人留给我们的精品。

诗意来自何方?我们被感动了,被毛泽东感动了,被闽西这片多情的红土地和感天动地的历史感动了。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但愿读者能喜欢这本书,并为毛泽东在闽西的伟大革命实践和毛泽东思想在闽西的萌发而感动。

2023-12-25 ——《毛泽东在闽西》创作手记 1 1 文艺报 content72962.html 1 感悟历史 启迪今天 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