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云端有个足球场》中,许廷旺善于把握“学习与足球”“教育与乡村振兴”“儿童与成人”这三组关系。在此基础上,作者运用了举重若轻的灵巧之笔,为读者们描绘了彝族儿女的群像,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难困苦、满怀信心与梦想的精神面貌,讴歌了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里涌现出的平凡而又英勇的人物。在云端小学校“瓦吾小学”里,这群孩子的足球运动与杭州亚运会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儿女的体育精神,张扬了对幸福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
学习与足球
在许多人的认识里,贫困山区要致富,老百姓要走出大山,只能靠两种途径,一是修路,二是读书。这固然没有错,却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体育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能够助力百姓走出大山。一些保守的人可能还有僵化的思维,担心体育运动会影响孩子学习、浪费孩子的读书时间。幸运的是,云端小学的校长认为:“让山里的孩子们除了学习之外,还能多一项技能,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对孩子们来说,踢足球让他们增添了信心,也提高了本领。这是对生命的另一种理解。”这段话,表面上出自校长之口,实际是作者提炼和总结出来的。踢足球“是对生命的另一种理解”,这就是小说中吉作、约日等小学生成长的梦想。
生活在云端,不一定有梦想,甚至还可能为大山的云端所困扰,甚至逐渐变得麻木。如果能够凭借足球运动放飞梦想,展现生命的激情,进而获得成长的力量、成功的可能,这就足以说明足球能够促进成长和学习。作者大概是从“云端小学”校长原型曲比史古那里获得了创作灵感和文学胚胎,找到了由足球运动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通道。曲比史古认为,练习足球等体育项目是彝族孩子走出大山的另一条路子。这未必特指发家致富的路,而是指获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人生力量的路。许廷旺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力量,由此形成了创作的强劲动力。
在云端学校,原本也一样存在优生、差生之别,这种差别甚至还体现在食堂打饭等细节上。“孩子们排成两排,一边等着打饭,一边背单词”,能够顺利背完的将会奖励多打“一勺饭”或“一勺菜”。而男生约日则是一个不守本分的学生,成绩差不说,在午休时还经常溜出去踢足球。好在班长吉作不但不制止,反而跟着出去;日丹老师不但不呵斥,反而“饶有兴致地观战”。日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老师,除了“教书”,更在于能够“育人”。他发现,如果大凉山的孩子们没有走出大山,往往会在小学毕业后几年内结婚生子,如同小说里写到的尔外。而他们最大的梦想,不过是能够走出大山去打工,至于下一代更不可想象。这个贫穷落后的现状让日丹老师意识到,大凉山的孩子们再也不能步入父辈的生活轨道。他从孩子们踢足球这里找到了另一种生命的可能,发现了梦想的力量。他支持云端学校扩建足球队,不再阻止女生吉作练足球,反而要约日当吉作的教练,同时让吉作给约日补课,最后还建了女子足球队。
就这样,在学习和足球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活形态。这是大凉山孩子们全新的生活,也是梦想开始的起点。
教育与乡村振兴
如果说,《云端有个足球场》仅仅停留在足球给孩子们带来了生命的律动,诱发了孩子们开眼看世界的梦想,这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什么个体生活可以脱离群体,成为一个孤立的存在。如果大凉山不能实现乡村振兴,不能为孩子们提供新的生活、新的环境,而让云端学校走向以培养小小足球运动员为目的的教育模式,恐怕就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
足球只是云端学校和大凉山发生变化的一个小小缩影,真正能够为云端学校带来巨变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这就需要在观察吉作、约日、伍且、沙红、史呷、什衣等小学生以外,再看看日丹老师、冯哥、井古木、友阿木等大人的梦想与追求了。
日丹老师是瓦吾小学的灵魂,充满着积极的正能量,他把学生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贴心呵护,记录他们的点滴成长。他更看重书本之外的知识对孩子精神和心灵的养成,这种教育理念无疑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曙光。孩子们亲切称为冯哥的实习老师冯志超,是从大都市来的支教者,身上也有很多的闪光点。他“多才多艺,教英语、美术、音乐,有时还教学生跳舞”,他的教学理念也是全新的,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大家背单词的能力,连一向视英语为畏途的约日,也能“异常顺畅”地背诵了。除了当老师,冯志超还成为了瓦吾小学足球队的编外教练,完全跟孩子们打成一片,告诉孩子们踢球要有点儿冒险精神。中国的乡村教育缺的正是日丹和冯志超这样的老师,作者借人物之口发出感慨:“山里的学生需要学习文化知识,而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正是他们的榜样。学校也需要这些充满朝气、有想法的年轻人,他们是学校的‘新鲜血液’。大凉山更需要有文化、脚踏实地的年轻人,山里孩子的精神面貌和志向,都可能因他们而不同。”
此外,《云端有个足球场》还有一条若隐若现的故事线:村主任井古木发动村民们通过养牛提高收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建设了瓦吾新村和新瓦吾小学。有意思的是,日丹老师等也直接参与到了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他说服妻子,支持村里的养牛合作社,还资助了吉作一家人。在全书中,围绕乡村振兴着墨不多,主要是作为云端学校的外部环境存在,毕竟孩子们还不是乡村振兴的主人公。但在孩子们的眼里,乡村振兴正是他们未来生活的希望。瓦吾小学的所有变化,也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儿童与成人
在瓦吾小学足球队成长的过程中,跟养牛发家致富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以约日为例,“家里的空地有限,牛舍只能建在约日的球门那里”,而“这球门可是约日的宝贝”,结果约日的爸爸井古木强拆了球门,“约日一肚子火”。这是儿童梦想与成人梦想相撞击的时刻,都说儿童文学是沟通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文学,能否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甚至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
在作者的妙笔“调解”之下,约日帮爸爸修牛舍,爸爸给约日买运动服,懂事的约日“不想让爸爸发现自己难过的心情,到时候,爸爸该有心理负担了”。这段话拿捏准确,体现了父子情深,也体现了约日正走向成熟。约日家的牛渐渐长大了,因为性子烈,把约日推倒在地。约日想挥拳揍牛,却被爸爸呵斥,并严厉地训道:“小牛心情不好,就不长肉……”言外之意,不能卖好价钱,爸爸把小牛当心肝宝贝,而“对约日连问都没有问上一句”。在这个小小矛盾的处理上,又以爸爸获胜收场。如果细心品读,就会发现小说中并不缺少矛盾冲突的情节,比如养牛与读书之间的矛盾等。在乡村振兴的宏大主题中,还潜藏着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细微而丰富的矛盾,这体现了作者不一般的细节观察视角。
“让山村学校成为一个有梦想的地方”,梦想作为小说的文眼贯穿始终,既有学生渴望长大、走出大山看世界的梦想,更有成人们通过辛勤劳动、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脱贫致富的梦想。故事的最后,梦想如愿成真,无论是云端的孩子还是成人,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心理状态,执着地走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想这就是小说希望向读者展示的梦想的力量。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