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对于作家,一切归根于生活”

——柳青长篇佚作《在旷野里》由《人民文学》2024年第1期隆重推出

□本报记者 徐 健 康春华

①柳青在田间劳作之余跟乡亲们聊天

②柳青《在旷野里》手稿正文首页、尾页

③柳青《在旷野里》发表于《人民文学》2024年第1期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作家柳青的故事。为深入农民生活,1952年,柳青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后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保留常委职务,并定居在皇甫村,蹲点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一个作家,要对这个时代的乡村有更深刻、更准确的认知把握,就必须真正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10周年之际,经认真准备,中国作协党组决定,《人民文学》2024年第1期重磅推出柳青佚作《在旷野里》,这既是文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对柳青创作精神在新时代的一次传承与弘扬。新时代的乡村召唤着新的柳青,启发着当代作家继续以柳青为榜样,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精神气象的精品力作。

《在旷野里》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初,小说围绕1951年7月初,渭河平原某县产生棉蚜虫害这一核心情节展开。在虫害的治理过程中,县委书记朱明山、县长梁斌、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等干部,和人民群众在交流沟通中各自展现自身鲜明的性格、观念意识和态度,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现实主义人物群像。从已经出场的17个人物和尚未出场的5个虚写人物来看,这是一部具有一定规模的作品。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表示,《在旷野里》虽是一部未完成稿,但作品叙事相对完整,表现出对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高超把握,是一部以现实主义审美品格展现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火热生活的小说杰作。将历史的重大转型形象化在乡村日常中,洞察实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群众智慧,用生产生活实际,来教育和引导干部农民“跟上时代”,是这部作品中蕴含的极为宝贵的问题意识和时代精神。

从泛黄的手稿到动人的铅字故事,《在旷野里》穿越70年漫长岁月,为当代读者展现了别样的渭河平原风情,也为当代作家如何从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观察时代、书写生活提供了新的范本。2018年,柳青大女儿刘可风将这份珍藏多年的作品手稿交给柳青文学研究会会长邢小利。在后来一份给邢小利的信中,刘可风说:“父亲曾嘱托我在他离世后,找机会出版这本书稿。这是他心血的结晶,不忍废弃的文字。这里包含着他的思想、情操,以及创作经历。他殷切的寄托和历历在目的眼神,更有那些滚烫的话语,至今显现在我的脑海中。每次翻看书稿的时候,我还怕损坏它,仿佛看见父亲坐在桌边认真地在写,听见他给我讲让他动情的经历。”

这份由棉线装订成册、泛黄而沉甸甸的手稿总共188页,小说末尾标明“未完”,未署名,仅题写了“1953年10月7日”字样。邢小利将手稿扫描一份、放大复印一份,将原稿送还给刘可风。刘可风在给邢小利的信中还谈到,父亲柳青在写《创业史》之前写过40万字的东西,“除了这七八万字保存完好,其他的已无踪影”。后来,邢小利多方查阅档案材料获悉,柳青到陕西长安县后,先写的是《在旷野里》,写作时间是1953年3月初至10月7日,前后用了7个月时间。

2023年7月初,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在编辑筹划《柳青全集》时,见到了这份小说的电子版,并将手稿推荐给了《人民文学》。邢小利、李建军两位学者和《人民文学》的编辑共同努力,从手迹、行文、内容等方面,对手稿认真研读、仔细辨认,确定这部未被作家命名的长篇小说手稿为柳青所作,并与施战军商定,发表时以《在旷野里》为作品名。2024年第1期的《人民文学》推出了7万余字小说全文,同期还配有邢小利《柳青长篇小说佚作〈在旷野里〉考述》、李建军《提问模式的小说写作及其他》两篇文章。

“对于作家,一切归根于生活。”这是柳青在创作《在旷野里》之前,发表于《人民文学》1952年第6期《和人民一道前进——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周年》一文中的句子。这是他文学精神与创作宗旨的凝练。在他的小说里,没有抽象的符号,形象、世情、智慧与苦乐悲欢都来自人民生活。1943年,柳青在米脂县印斗区三乡担任文书,这段经历是他写农村、写农民、写社会进程的生活基础。在创作《在旷野里》之前,他已经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地雷》和《种谷记》《铜墙铁壁》两部长篇小说,在艺术上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当时柳青正值37岁,处于思想最为敏锐成熟的时期,在小说中,他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当时的时代氛围和社会特征,用艺术的笔墨描绘了人民群众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饱满的爱国热情。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表示,《在旷野里》是一部富有文学性的作品,气象正大而艺术性极强。从创作学的意义上讲,70年后的今天,它依然拥有很多让人感佩、令人深思、给人启示的元素和品质。这是一部出自文学大师之手的大作品,除去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生活的真实面貌,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文本中也有很多值得今天的作家认真学习的地方。

学者贺绍俊认为,《在旷野里》在柳青的文学创作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意味着柳青的文学关注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他能够敏锐地发现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的新现象和新人物,并对这些“现实之新”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这是柳青经典现实主义的中心,即现实主义不仅关乎“现实”,也关乎“主义”。“一个作家如果缺乏了对现实的清晰认识和思考,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有可能陷入迷茫、混沌甚至价值错乱的状态之中。在新中国成立这一巨大的历史转折期,作家们都会面临一个思想转变的问题,柳青对自己的思想转变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也是最早完成思想转变的作家之一。因此他很快就写出与时代脉搏合拍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旷野里》是他深信对现实有了十分明确的认识之后所进行的一次写作。”从一定意义上说,《在旷野里》就是《创业史》的前史。

柳青在《在旷野里》中所呈现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景象。70年过去了,中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波澜壮阔的山乡巨变为新时代文学提供了广阔的生活图景和丰厚的写作资源。

新时代的乡村有着怎样的内涵与风貌,如何进行挖掘与书写?李建军表示,柳青像理解人一样理解自己的故土,理解人应该如何与土地打交道。他怀着巨大的热情走到农民之中,投身于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进程之中,为他们写下真实而壮美的创业史。《在旷野里》将人情从窄小的纸面移到辽阔的大地上,将个人情感升华为社会情感,为当下作家如何从生活中攫取素材、寻找灵感进行创作提供了丰富启示和有效借鉴,必将为作家深刻理解柳青如何俯下身子沉到生活深处、融入百姓中间提供新的启发。

在新年第1期推出《在旷野里》,是《人民文学》杂志社落实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的重要举措。施战军表示,柳青“一切归根于生活”的经验永不过时。作家应该像柳青那样,对大地上的草木知情,俯下身、沉下心,做百姓的亲人家人,写出时代本质、生活底细、人物活体。学习柳青,“要从本质和品质、信心和信念上学起,只有怀着赤子初心扎根人民,向时代生活问道、向人民群众取经、向丰饶大地倾心,才能真正深入生活,写出富有时代精神气象的精品力作”。他还谈到,刊发这部作品,也是期待新时代的文学创作能够跟柳青的文学精神形成深度对话,希望有更多创作力量积极参与到“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中来,深入发掘与时代相匹配的切入点、融合点、生发点,深刻表现中华文明的历史底蕴与时代特色,提升题材和主题的开阔度、写作艺术的真切度,用真心真情凝聚文学劳动,开辟抒写新时代新史诗的广阔道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2024-01-22 □本报记者 徐 健 康春华 ——柳青长篇佚作《在旷野里》由《人民文学》2024年第1期隆重推出 1 1 文艺报 content73263.html 1 “对于作家,一切归根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