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版:专题

彰显中国文学版图上广东的地位

——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暨《广东文学通史》出版座谈会

12月11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人民文学出版社、《文艺报》社、广东省作协主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杂志协办的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暨《广东文学通史》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广东文学通史》总结了广东文学的概貌、特征和发展趋势,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和学术性。通史的出版展示了广东作协在组织学术统筹和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显示了广东文学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的空间拓展,展现了广东文学的优良传统和面向未来的崭新特质。现摘选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编 者

《广东文学通史》为当代文学史 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期方法

□何向阳(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

近年来广东文学创作发展非常蓬勃,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创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理论批评方面,从“粤派批评”拓展到“湾区批评”,理论视野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不局限于广东一省,而是把粤港澳联系起来,视野广阔。《广东文学通史》从纵向来看,通史从汉代到2022年,在2000多年的时间跨度内,对广东文学进行了历史梳理和现实定位,这对广东文学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史的第五卷提出了新时期、世纪之交、新时代的文学分期,为当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期方法和研究路径。这种分期值得学术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整部通史呈现了多元兼容、融合创新的风貌。通史的编撰发挥了团队精神和编撰团队的学术热忱,体现了广东文学界的精神风貌。《广东文学通史》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将被更多的文学研究者、爱好者阅读和研究。

系出一脉雄直气,敢为人先唱大风

□张培忠(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广东文学通史》总主编)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时强调,“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早在2020年5月,为填补广东没有一部文学通史的空白、助力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为建设中的广东文学馆提供理论支撑,广东省作协就开始谋划编撰《广东文学通史》。在无经费、无团队、无史料的“三无”情况下,我们迎难而上,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通史的编撰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2023年5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通史,并在省作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隆重发布。

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之作。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广东文学通史》的编撰始终坚持正确史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全书,指导全书的编撰工作,通史分为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当代(1949-1977)、当代(1978-2022)等共5卷,体现了“五个突出特性”,体现了“两个结合”,是全面把握广东2200多年的文学实践与文学探索的一部标志性、集大成的通史著作。

这是推动“粤派批评”向“湾区批评”转型的创新之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莅临广东视察时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重要指示。在通史编撰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立足本土,面向湾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构建“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是梳理广东文学的脉络,探究广东文学的特质,明确广东文学在全国大局上的位置。尽量做到“三个新”:即有新的史料的发现,新的观念的阐释、新的体系的构建,努力实现由“粤派批评”向“湾区批评”的转型提升。

这是构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探索之作。“采九州之精华,纳四海之新风”, 广东既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在地理上是“交汇处”、在文化上是“交融处”、在意识形态领域上是“交锋处”,是中国故事的精彩缩影,是文学创作的一方沃土。《广东文学通史》着眼于独特地域,着眼于岭南文化,着眼于改革开放新时代,厘清了广东文学从受容到包容到交融的发展历程、从边地到腹地到前沿的进取精神、从雄直之风到慷慨豪迈到勇于斗争的革命谱系、从海洋性到商业性到革命性、市民性的文学品格,这些都是广东文学独具的鲜明特色,通史各卷的撰写都尽可能体现了这样的特色,比如第五卷就提出了“新时期的广东文学”“世纪之交的广东文学”“新时代的广东文学”的当代文学史分期,体现了新思路、新话语,是构建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的宝贵探索。

这是文学界、学术界和出版界通力合作、集体攻关的典范之作。《广东文学通史》编撰团队汇集了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学者,以及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报告文学、俗文学、史学、戏曲学等领域的名家大家,在编委会和学术顾问的指导下,特别是中山大学陈春声书记、黄天骥老师、刘斯奋老师等提出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意见建议,使通史的质量有了可靠保证。同时,我们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其间召开13次推进会,克服了疫情袭击和资料不足等诸多困难,初稿完成后又认真打磨,经过分卷主编、执行主编、总主编3轮统稿。通史交稿后,人民文学出版社臧永清社长、李红强总编、付如初主任大力支持,积极配合,严格把关,加班加点,精编精印,终于如期出版5卷本、240多万字的《广东文学通史》。这部通史的出版是文学界、学术界、出版界通力合作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犯难图远的创新精神、联合攻关的协作精神、追求学术的专业精神。

系出一脉雄直气,敢为人先唱大风。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湾区路径,继续推进“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既抓精品创作,又抓理论研究,组织广大作家打造“新版《人世间》”、擦亮“湾区文学”品牌,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锻造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一极,着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学优势,以新气象新作为谱写新时代广东文学、湾区文学的新辉煌。

《广东文学通史》的出版意义深远

□李红强(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

《广东文学通史》的出版意义深远,既是对历史的梳理和总结,又是在知古鉴今中面向未来的传承和弘扬。这是地域性文学通史的又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著作。其价值,一是将广东文学的千年流变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广东文学自身的特点;二是各位撰写者呈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三是为大湾区文学未来的发展开辟了历史的纵深和发展的空间。

《广东文学通史》

反映变化当中的广东文学

□林 岗(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文学通史》执行主编)

通史的编撰、出版,有赖于广东省作协的指导。如果没有坚强的领导和强大的资金后援,地方史的编撰和出版很难做出成果。文学研究习惯于从全国的角度看,怎样从一个地方的角度看而不失全国的视野,这是很难做到的。

参与通史的编撰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去真正了解广东的文学发展,它是怎么一步一步过来的。我过去对广东文学的认识其实是不全面的,以全国的视野去观照一个地方的文学,那个观照是不够细致的。地方史的编撰,更容易发现一个地方在文学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为在全国的视野中它通常被忽略了,在地方视野中它才能被凸显出来。在通史的编撰过程中,我们尤其注意文学发展的起承转合,我们要反映的,是变化当中的广东文学,因此,《广东文学通史》一定要有近代卷。近代的灿烂辉煌本来就是广东的特点。这个特点,如果抓得好,对观察和认识中国文学的转折和变化是有益的。

地方史的编撰,有助于我们观察一个地方文学的变化。各个地方的变化,在各个省或者市,是一个地理上的独立单元的变化,它们不一定是相通的。所以通史的编撰也是延续了中国古人的路,古代中国有正史,也有方志,就是两条腿走路。通史对广东文学的全面盘点,让我们深入了解广东文学,这样就可以带动更多的年轻一代研究广东历史和文化,形成新的研究局面。

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

□陈剑晖(广州大学资深特聘教授,

《广东文学通史》执行主编、分卷主编)

第五卷面对的是当代作家,处理起来比较困难。这一卷有三个特色。其一力求有所创新。从1977年至今,我们一般来说都是用新时期的文学史的框架来装里面的内容。我们这卷把这段历史分成三段,1977年—1991年,1991年—2011年,2011年—2022年。这三个历史时段,它们的时代、文化和记忆都是不同的,而且这三个阶段在广东文学史中都有独特的呈现。在第一个阶段,除了跟全国同步的文学之外,广东的改革文学比较突出。第二个阶段就是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广东文学更加关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新市民文学和新都市小说的异军突起。第三个时期就是新时代,广东文学也呈现出全新面貌,由“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每个历史时段都有这样一个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还有文学创作的支撑,所以它能够成立。历史分期和编撰体例还是有新意和突破的。其二,我们一方面注重挖掘传统的地方的优质文化和文学优势,同时关注新的文学元素的呈现。其三,我们提出了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粤派批评”在2016年提出以后,产生了一定影响,并且有一定的辐射作用,也有它存在的不足。“粤派批评”面对的主要还是传统的文学经验,而“湾区批评”以国家战略作为依托,同时它又是面对粤港澳城市群,有了新的视角、目标、精神气质、批评品格。“湾区批评”的特色是传统文脉与现实情怀相融,历史意识与前瞻视野并重,文学批评与人文价值合流,全球视野与地域省市兼顾,有着独特的魅力与风度。

《广东文学通史》的出版非常有价值,它既是对广东文学创作的总结,也显示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文学史观与近代广东文学史的书写

□纪德君(广州大学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文学通史》分卷主编)

我们在编写《广东文学通史》近代卷时,曾通过讨论,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即比较全面、客观地叙述、评价近代广东文学及其历史,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一是看它是否有较独特的文学创作风貌与个性精神气质;二是看它是否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三是看它是否促进了中国文学观念的变化与文学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秉持这样的文学史观,观照近代广东文学,不难发现它的发生、发展,始终是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民主革命等影响近代社会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紧密联系的;广东作家不管是出于维新改良、新民救国,还是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文学创作多是有所为而作。因此,近代广东文学呈现出了一种既异于古代文学、又不同于内地文学的精神风貌。

近代广东文学创作风貌大约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其一是充溢了反帝反封建和新民救国的爱国主义激情。广东近代作家是满怀救时济世、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来从事文学创作的。他们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戏曲,无论是何种题材内容,几乎无不与反帝爱国、开启民智、维新变革以及民主革命等息息相关,充分发挥了引领时代风潮的作用。其二是表现了一种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广纳世界先进文明的开放心态。当时一批先进的广东人出于对域外新知的渴求,纷纷走出国门,他们对西洋自然景观、风俗人情、先进科技、制度文明以及人文历史等,或惊诧艳羡,或首肯赞扬,或反思自省,从而在与域外先进文化的碰撞、交流中赋予了广东文学以丰富的现代性内涵,表现了以西学开启民智、变革社会的文化诉求。其三是汇通中西文学、勇于破旧立新的革新精神。如梁启超等人就在折衷中西、融汇古今中倡导“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曲改良”,主导了中国近代文学思潮与创作走向,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广东近代作家在借鉴西洋文学革新中国文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崇洋贬中,而是强调在中西互通、新旧互鉴中推陈出新,黄遵宪的新体诗、梁启超的新文体、吴趼人与苏曼殊的新小说等,都是如此。其四是书写粤人粤事,促进广东社会文化变革的乡土情怀。近代广东作家多有一种深挚的乡土文化情怀,很注重反映广府地区的时政风云、市井风俗等,以此促进广府地区的社会变革与日趋勃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使他们的作品带有颇为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谭莹、黄遵宪、丘逢甲、梁启超、吴趼人、黄世仲等,就对粤人、粤事、粤地风情给予关注与书写,使其作品或多或少地带上了与众不同的“广味”,彰显了丰富、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近代广东文学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创新发展的启示:一是因应时代巨变,回答时代、民族之问。近代广东作家面对亡国灭种的时代巨变,敢于积极探索新民救国之道,义不容辞地充当开启民智、促进社会变革的急先锋,紧扣时代脉搏,深深地扎根于近代社会土壤,呼喊出变革图存、民族自强的时代心声,而且以其独创性和超前性,一新天下耳目,成为反映时代文化与文学巨变的风向标,在中国传统文学近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导夫先路的重要作用。今天,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创作,要自觉秉承近代广东文学“以天下为己任”的优良传统,积极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

二是在中外交流、古今汇通中出新出彩。近代广东文学是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交流、古今文化的汇通革新中实现由古代到近现代的嬗变、革新与转型的。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在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与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文学应该秉承近代以来已形成的汇通古今、折衷中西的文化精神气质,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中国文学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扎根岭南大地,讲好湾区故事。近代广东作家对粤人、粤事、粤地风情的关注与书写,使其作品带上了与众不同的“广味”,有效地增强了文学描写的真实性、时代感,展现了广东文学的个性魅力与精神气派。大湾区文学也应该继续秉承这种乡土情怀,接地气,察民情,讲好湾区故事,彰显地域特色,促进人文湾区建设,引领时代风尚,助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双线论文学史的建构

□陈 希(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文学通史》分卷主编)

现代卷以五四新文化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30多年的广东文坛为观照对象,发掘珍稀史料,全景式揭示和展现现代广东文学创作、运动和风貌,深入论述小说、新诗、散文、戏剧和旧体诗词、戏曲、民间俗文学等发生流变,主要围绕从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转型展开,描绘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广东路径、经验,彰显岭南文学进取求变、新旧交织、雅俗互动的态势和特质,阐述现代广东文学在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的地位、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分合关系,提炼岭南文学的价值和特色,凸显影响和贡献,让被遮蔽的文学景观浮出历史地表。广东新文化运动发生晚于全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未出现新旧文学、雅俗文学之决裂对立的态势,而是改良和融进的关系,呈现以旧含新、新旧交织并行,化俗为雅、雅俗互动之局面。左翼革命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二水分流,波澜壮阔,显现岭南特色。文学高潮的到来不是1930年代,而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岭南文化孕育岭南现代文学的发生,作为“面海的中国”部分,现代广东文学采用日常生活叙事方式和言文一致(粤方言)话语,建构一种沿海—城市风格的叙事和话语。广东民间文化活力与粤方言相融合的异质性文学表达,显示出文学新气象。特定的地方路径,不断充实和调整着作为民族生存共同体的“中国经验”和文学流脉,呈现“文学中国”丰富、复杂而气韵生动的构成。

现代广东文学的构成,是多元和复杂的,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切具有现代品质的文学,除了白话新文体文学,还包含旧体诗词、小说、戏曲和民间文学等传统旧形式文学、通俗文学。胡适论述古代文学时提出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雅俗双线并行”的文学史观,现代广东文学显现新旧雅俗互动的特质和景象。现代卷将新旧、雅俗文学当做一个整体来论述,而且从发生到发展、流变、高潮,始终贯穿这样一个双线论文学史观进行论述,真正实现古今贯通、雅俗融合,完全打通专业和学科的壁垒和分隔。在迄今的文学史编撰中,这种尝试和努力值得关注,具有学术创新性。

总结历史经验 更好发展广东文学

□贺仲明(广东省作家协会兼职副主席,《广东文学通史》分卷主编)

广东是一个地处南部边陲的省份,具有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发展历程。包括其文学,发展历史和传统都与其他地方不同。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作为国内经济重镇,广东文学应该在当前文化建设中承担起重要的责任。对广东文学历史进行总结,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特色和位置,特别是从深厚的传统中汲取养料,丰富和发展自己。在这个意义上说,《广东文学通史》的编撰可以说是应运而生。

作为编写者之一,在编写过程中就深有收获。其一,对广东文学历史认识更深刻。以往我们对广东古代文学往往缺乏足够认识,特别是没有充分认识其个性特征,以及与中原文学的关系。通过参加多次编撰活动,了解很多,既认识了广东文学与独特地理、历史之密切关系,更体会到中原地区文学对广东文学的深刻影响,也就是韩愈、苏轼为代表的贬谪文学的影响。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今天广东文学的创作发展和倡导,都具有积极意义。具体来说,就是文学发展,要个性,但是一定不能自我封闭,要与其他地区文学多交流、多沟通,在交流和沟通中丰富和发展自己。其二,对广东文学的个性特征有了更多体会。现在很多人提到“新南方文学”,提“粤派批评”,有一定影响,但也有争议。那么,这些提法究竟有没有道理?我以为,真正挖掘出广东文学创作和批评的个性,特别是内在的、深刻的特征,非常有必要。在《通史》编撰过程中,我对这些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我编撰第4卷(1949年—1977年),通过对一些作家对自我个性的艰难坚持,对广东作家、文学有着更深的感受。比如文学理论家萧殷,在艰难环境下能够坚持对王蒙等作家的赏识和推荐(1956年底,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受“围剿”,萧殷在《北京文艺》上发文为王蒙辩护)。看到有人对杨朔《三千里江山》给予粗暴否定时,萧殷挺身辩驳,不仅对“左倾”教条主义、庸俗社会学进行了批评,还传达了改进文学批评方法、纠正文学批评态度的呼声。1982年,《金沙洲》作者于逢在回忆起60年代初那场讨论时仍十分感慨萧殷当年的魄力。陈残云《香飘四季》、于逢《金沙洲》等作品,在国内同题材作品中也很有思想个性,敢于坚持自己某些独立思想,揭示真实。这些有个性、有坚持的作家理论家在这时期广东文学中不是个案,而是相当多。我以为其背后是有文化个性因素在内,有广东文学的独特品质在内。

总的来说,这种深入、全面、系统梳理广东文学历史非常有意义。我个人在编撰过程中受益匪浅,相信该书的读者、特别是从事文学相关工作的读者也会很有裨益,从而更好促进广东文学发展。

《广东文学通史》

为湾区文学提供滋养和参照

□付如初(人民文学出版社青年文学编辑室主任)

广东省作协在这套通史出版的过程中体现了强大的组织力和推动力,以及高效的沟通力和协调力。编辑出版《广东文学通史》,最大的挑战是对接和协调工作,为了克服这个障碍,我的编辑重心及时调整。一是充分倚重各卷主编,让他们的专业为我们的出版品质充分背书,同时在具体出版流程和推进时,我们充分倚重原稿质量,在文学人物的遴选评价及分寸的适当把关上进行删补,在阅读感上消除硬伤,消除逻辑问题。我们让编者自行修改一遍稿子,让各卷负责的老师确保引文正确,也反复往返校样,确保稿子交来的是作者最后确认的版本。

在编辑出版过程中,藏社长和李总协调排教部和印制部,用倒计时的办法督促倒逼各个环节。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加点,最后如期出版。人文社出版过很多学术类图书,编辑和校对都需要做非常扎实的工作。我个人出版过《新闻学研究丛书》12种,《董健文集》三卷,《孟繁华文集》十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2卷,《中国话剧百年典藏》15卷等,有过多次出版社科基金项目的经历,对于学术书、套书是比较有经验的,当然编辑这些书对我来说学术养分也是很足的,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我们行业有一种说法是编辑要做杂家,指的是尽可能地广泛吸取知识,扩大视野,如此才能适应不同图书的编辑要求,但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在做专家的基础上做杂家。在编辑通史的过程中,深感文学地域性、方言性、多样性的生动鲜活,也深感从历史角度看文学,从文学角度看历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文学史的书写并无定法,关键可能也不在于写法,而在于文学观和历史观。有以创作性和审美意识为标准的文学观,有以史料支撑和着眼现实与未来的眼光为根基的历史观,有以美学和历史价值为标准的评价尺度,这套文学史就能站得住脚。在文学批评版图里,文学史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我们的会议主题定为文学批评的出发点之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有文学史最终的诉求一定也是着眼于当下的文学创作,通史能否为当下蓬勃发展的广东文学、湾区文学提供滋养和参照,或许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至少我们这些参与者都献出我们最大的专业和热情。

《广东文学通史》的特色与新意

□李朝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文学界也在领全国文学风气之先。近年来,广东文学工作抓得有声有色,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响动。从长篇纪实《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四卷本,到学术专著《广东文学通史》五卷本,都是洋洋洒洒200余万字的大篇幅。从规模在全国屈指可数的广东文学馆的修建,到广东文学创作精品工程的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的创办,广东文学和广东文学工作硕果累累。

《广东文学通史》有四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一是开创性,这项工作堪称是创举。这是关于岭南地域性文学历史的一次回顾性书写,富于特色。地域性文学史的撰写,一是从地理空间上进行划分,二是从时间和文学发展演进脉络上进行划分。空间的划分通常按照地理版图进行,而时间的划分则是参照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史的阶段性划分,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对文学创作进行这种地域空间上的划分,具有文学地理学或文学版图学上的重要意义。二是系统性,《广东文学通史》是对广东2000多年文学发展历史的归纳总结,是对成就和经验的归纳,也是对广东文学特质、发展演变规律的概括总结。这部文学史的书写注重从个体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地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开阔广博的历史视野。同时注重立论,注重观点提炼、经验总结、学术探讨,因此是史和论的结合,也是叙史与评论、述评一体化的盘点和概括,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三是完整性,不少文学史的撰写经常会丢掉某些体裁门类或作家,但《广东文学通史》同时兼顾作家、作品、体裁、题材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既重视广东本地生长起来的作家,同时囊括移民作家、新广东作家群的创作,包括打工作家,也用了很大篇幅研究他们的创作成就。这种完整性体现了其史论品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四是权威性和专业性,通史各卷主编都是广东各大高校学术带头人,各位的研究专业而深入。通史亦借鉴了其他文学通史创作及研究的优长。其选材取舍得当,哪些作家作品要入史,哪些应当浓墨重彩用章节来描述和研究,大多数的选择都比较合适、到位。权威性和专业性还体现在审稿把关的严格上。整体上读下来,这部通史既是一部工具书,也是一部很有用的普及读物、通识读本,对于广大读者了解广东文学发展脉络、成就、经验,包括指导文学创作都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广东文学通史》

为广东新时代文学立传

□李晓东(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任)

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出身的人看五卷本《广东文学通史》感觉特别过瘾。一是通古今之变,把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一直到新时期的广东文学做了一个全景式的观照和梳理,是地域文学写史的巨著。地域文学写史有很多困难,通史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显示出广东包括中山大学在内的岭南高校治史非常卓越。二是通史的总序特别好,各卷前面都有一个总序,秉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学史观,显示了宏阔的视野、严谨的逻辑,协调了岭南文化和中华整体文明。三是分论写得好,这些分论是经典、精到的评论,恰切地把每个阶段的作品、作家、现象做了非常翔实、到位和准确的评价和评论。四是体例突出了广东文学的特征。广东文学用整整一卷的篇幅书写近代文学史,对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全局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五是新时代文学的文学史书写,中国作家协会围绕新时代文学做了很多工作,当代文学能不能写史,新时代文学能不能写史,是个有争议的话题。通史第五卷做了一个调研分析,从新时期文学、新时代文学,一直写到了2022年,呈现出包括网络文学、打工文学在内的很多新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写到了大湾区文学批评,充分显示出一种为当代文学史,把当代鲜活的文学现象写入文学史的学术勇气。

《广东文学通史》

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

□潘凯雄(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

关于文学史的写作,通常有两种思路或曰写法:一是求全,另一种便是尽量提炼,两者其实各有其长。现在这套《广东文学通史》我感觉走的是求全的路子,至少当代文学部分是这样。它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整个文学的发展变化都串联起来,不仅唤起了我对这一时期广东各种文学现象的记忆,而且由此前溯,也大致了解了广东文学从发生发展到后来慢慢崛起并已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方阵的整个发展变革历程,特别是明清以后的种种历史进程。换一个角度看,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改革开放结果之一。而在本世纪80年代后,广东文学的繁荣与多样同样也有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动力。

其次是关于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在我看来,它不仅仅只是批评的区域特色概念以及发展演变过程,同时也和国家的发展以及整个世界潮流密切相关。“湾区批评”在逻辑上就呈现了这样一个勾连关系。它绝对不是简单的区域特色,更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从《广东文学通史》呈现的史实看,广东文学之所以作为一个区域文学能够成立乃至到后来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分支,其中一个缘由便是文学和文学以外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乃至于和全球的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我们研究湾区文学也好,研究湾区文学批评也好,都应该从更广阔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角度,以更深入的、更多元的视角来考察,这也是《广东文学通史》呈现出的史实以及发展规律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

浩瀚的广东文学大成之作

□彭学明(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主任)

《广东文学通史》是广东作协在广东小康叙事文学工程后的又一大工程,甚至比广东小康叙事工程更浩大也更繁重,无疑再一次显示广东文学团队超凡的胆略、气派和战略。《广东文学通史》不但是广东文学的宝藏和宝典,也是中国文学的宝石和宝库,这部浩瀚的、集广东文学于大成的作品,是广东文学的史实、史志、史记,也是中国文学的地方文献和文学地理坐标。在这部作品里,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广东文学的前世今生,看到广东文学的景象气象,更可以看到广东文学的骨肉和血脉,以及广东文学的精髓。

中国文学的版图上广东的地位

□徐 剑(中国报告学会会长)

《广东文学通史》让我们看到广东文学在中国文学版图上的地位,广东人才济济,文学因开海而兴,文学因近海而兴,这是广东的现象。《广东文学通史》对广东报告文学的书写,凸显了区别于北方文学的广东文学的特质风格,这也说明广东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以及诗歌、散文等一样的分量。

一部厚重的文学史著作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广东文学通史》让人感到历史的厚重,同时这也是一部显示当代智慧之光的著作,一个地方组织编撰出版地方的文学史著作,这是文化建设的大事,让人欣喜。

《广东文学通史》是由广东作家协会牵头组织编写的,具有文学的学术意义,特别还有外溢意义,就是它拓宽了作家协会的作用,给作家协会如何深化自己的学术性提供了一个建设性的途径,广东作家协会,开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头,为文学史增加了一份新力量,充分发挥作家协会立足于当代文学现场的这一优势,将当代文学信息和智慧传递到文学研究和文学史研究之中,这也正是《广东文学通史》的重要特点。

《广东文学通史》一定会对当代文学创作带来积极的影响,它提示我们作家协会应该自觉地增强文学史意识,广东作家协会在这方面为全国各地的作家协会做出了一个好榜样。

湾区文学研究

和湾区文学批评的重大收获

□徐 可(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且是一种观念的变化,《广东文学通史》的编写和出版是湾区文学研究和湾区文学批评的一个很大的收获,同时也必将对湾区文学以及其批评研究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性作用。

通史的推出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一是重要的史学价值。该书涵盖了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再到当代的广东文学史,也是广东省第一部文学通史,填补了广东文学史发展上的巨大空白,具有开创性意义。加之是在“三无”情况下,用很短的时间把它推出来,这样的胆识、效率,值得钦佩和致敬。二是独特的学术价值。通史的编撰努力做到有新的史料发现,新的观念阐释,新的体系建构,努力成为一部集大成、标志性的,有信息含量、有思想容量、有情感力量的通史力作,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广东文学发展的脉络,史料丰富,内容扎实,在很多方面有新的独特的发现。三是有独特的文学价值。通史的出版对当代广东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包括可以学习前人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勇气;从前人优秀作品中得到更多的文学滋养;从前人的作品中得到更多的启迪。

呈现南方文化的

多元开放和包容性

□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当代室主任)

该书改变了我们对过去中国文化的一些认知,体现出南方文化的多元开放和包容性,每一卷都很饱满,都有内容,所以这个文学史不仅具有文学意义,而且具有文化意义。当然有些细节可以再推敲,比如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现象的表达可以更准确一些,部分作家作品的评述可以更深入、妥贴,总的来说当代史非常难写,该书整体写得非常好,撰写的专家很用心。

堪称完美的文学史著作

□陈福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在同类文学史著作中,这部书堪称完美,它的学术性和文学史的眼光都非常好,这是一个强强联合的作品,首先从作协的角度,广东作协协调各个高校,集合学院中的精英力量,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完成。其次,广东在近现代史上有特别强的时代性,对整个改革开放的思想和话语,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和影响力。如广东的“打工文学”、网络文学等文学现象和重要的文本作家,这是广东的特点。对此研究者虽有关注,但可以再强化些。同时对于广东文学背后的文化指向的挖掘揭示,还可以有所加强。

广东文学背后的南方精神、

南方气质和南方风貌

□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五卷本的《广东文学通史》是一个资料翔实、具有现场感的一部大型的通史巨作,是非常重要的资料丛书和工具书,是高校研究者和研究广东文学的学者和青年学子的重要参考书。这套文学史不仅仅是简单的陈述,背后有它的文学史观,体现了总主编、执行主编和各分卷主编非常清醒的、鲜明的文学史意识。该书描绘出广东文学背后的南方精神、南方气质和南方风貌,这种南方精神、南方气质、南方风貌体现在形式、主题、艺术特色上,非常了不起。此外通俗文学部分让人感觉特别亲切,勾起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彰显了广东文学、广东文化的特质。

确认广东文学

在中国文学版图的地标性意义

□张 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我的很多文学记忆是在读《广东文学通史》时被重新激活,包括《打工妹》《你不可改变我》等,它们也是中国新时期文学非常重要的代表。该书重新确认了广东文学在中国文学版图的地标性意义,既发时代之先声同时也具有辐射意义。其次,该书提炼共识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它有整体性的思维,比如岭南大义、兼容并蓄、创新求变,这是非常重要也颇具难度的。再次,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关于地域文学的书写最近几年非常火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聚集非常优秀的学者,出这样的作品,非常了不起,体现了编撰团队极高的专业性。

呈现广东文学的丰富面貌

□饶 翔(《光明日报》高级编辑,文荟版副主编)

首先,该书充分体现了广东作协的科研力量和执行力,作为通史的形态和它的学术品类,一定会留在历史当中。其次,岭南曾经是南蛮之地、文化的边缘地带,等中原文化的天下变成世界文化的天下,广东成为经济、社会、革命以及文化革命的前沿阵地,即领风气之先,该书一下子就抓住了时代的契机,所谓的改革前景一定会随着这个时代的地缘政治的变迁而来,所以从广东到大湾区,这是一个新的地缘的重组或者变迁,未来会怎样影响到广东文学,影响到大湾区文学,这是我们要观察的事情。第三,该书丰富了广东文学史的面貌,改变了以往我们对于广东文学的相对单一的印象。

为文学史写作提供新思路

□陈汉萍(《新华文摘》文学版编辑、编审)

首先,《广东文学通史》为文学史写作提供了新思路,它既是广东文学的一次盘点与总结,凸显了广东文学特色,又是文学史写作的一次可贵探索,对突破文学史写作困境意义重大。当前各类中国文学史著作据说已达3000多部,但大部分文学史著作同质化现象严重,一部与另一部之间面目不清晰。《广东文学通史》虽然是一部地域文学史,但却给人深刻印象,一些在大文学史中无足轻重,或被轻轻带过或遮蔽、省略的部分,在广东文学史中得到了放大,也给读者带来全新的认识。比如在早期广东文学发展史中,流徙流寓诗人在广东的经历,就不仅仅限于几首或几篇诗文的诞生,也不仅仅限于文学的南渐,更是带动了岭南文化学术的跃升和人才的涌现,其影响是全方位的。其次,注重提炼特色,各卷各编分期合理。从分期来看,比如卷四以1962年广州会议为界分作上下编,广州会议的重要性一目了然。“通史”注重挖掘地域特色,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如在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地域研究、地方戏曲研究及新世纪文学批评、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等方面,有独特新颖的见地,于大文学史,有补苴罅漏之功,也充分体现了各卷主编老师的专长和风格,便于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广东文学的品格。

地域文学史建构方法

与学术研究整体性意义

□张晓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该书对地域文学史建构方法与学术研究整体性意义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从古至今,从文化到文学,从岭南到湾区,从本土到外来与过境,从现象到理论,《广东文学通史》为我们展示了一条开阔的治学路径,也让地域文学研究拥有了一种整体性的学术意义。

总体看来,其意义与价值有如下三个层面:首先,在地域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研究地域文学史。唯有如此,方能在更深层的意义上理解岭南文化如何形成?其特质又如何?这样的文化土壤上产生的文学又有什么特征?其文学精神又如何?这些问题在《广东文学通史》中均得到了解答。其次,本土文学与入粤作家、过境作家的研究齐头并进。这种兼容并包的姿态也是广东文学的一种特色,也是地域文学史研究的一条大道。第三,作家作品研究、文学现象研究与理论批评研究相结合。《广东文学通史》在这方面打破了文学史与理论、批评各自治史的传统,在文学史与理论史、批评史的结合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广东文学通史》的出版意义

□李蔚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

从现代文学角度来说,广东文学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广东文学通史》把这个放在近代卷,是重要的研究热点,特别是梁启超原创性的思想和中华民族现代文学之间的内在思想关联,今年以来学术研究非常多,现代文学这一卷,强调了一些“左联”作家和革命作家,凸显了现代文学的地域性。不管是现代文学、近代思想研究、现代文学研究以及当代文学研究,广东都有很多的话题和研究空白,对此“湾区批评”的提出非常重要,《广东文学通史》是个很好的开始,我们共同期待。

《广东文学通史》的价值

□蒋述卓(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广东文学通史》总主编)

《广东文学通史》的出版不仅仅是记录历史,也是总结文学经验,是“粤派批评”的重要成果,也是面向未来的文学召唤。它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版图增添了色彩,也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提供了广东文学有益的探索。

广东文学在古代体现了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表现出鲜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在近代,则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以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诉求。在当代,广东作家以鲜明的岭南特色书写了广东的革命历史(欧阳山的创作),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的新面貌(陈残云的创作),以及改革开放时期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民的精神风貌(陈国凯与吕雷等的创作),也开创了“打工文学”、都市文学、科幻文学等新的文学表达形式。广东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广东文学通史》,虽然是地方文学史,却可以使中国文学史变得更加丰富细腻,更有细部感。借助《广东文学通史》,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追求的心路历程,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找到更好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动力。

(整理:王金芝、杨璐临)

2024-01-29 ——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暨《广东文学通史》出版座谈会 1 1 文艺报 content73369.html 1 彰显中国文学版图上广东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