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经典作家

“吾侪肩负千秋业,不愧前人庇后人”

——钟敬文小传

□严曼华

画家李延声为钟敬文先生作的画像

“吾侪肩负千秋业,不愧前人庇后人”,这是我国著名民俗学者、教育家、诗人钟敬文曾用以自勉的诗句。2002年1月10日,这位一生耕耘于学术、教育事业的世纪老人在北京逝世,令社会各界人士哀恸悼念。他不仅留给世人壮美的诗篇,更在中国民俗学界、教育界留下了燎原的火种。

五四之子,声启学林

钟敬文,原名钟谭宗,字静闻,1903年3月20日出生于广东海丰。由于自幼博览古籍,钟敬文最初对古典文学充满了兴趣。然而,五四的浪潮却唤醒了埋头书斋的他,让他将目光从书本移向民间,开始了对人民文化的关注。

1922年,受北大歌谣运动的鼓舞,钟敬文在家乡搜集整理民间歌谣,并寄送至《歌谣》周刊编辑部,在学界初露头角。尽管此时,钟敬文还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教员,但这一经历却使他与民间文学、民俗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1926年,钟敬文进入岭南大学,开始了民间文化的研究工作,整理出版了《民间趣事》故事集。后一年转入中山大学,在此期间,他协助顾颉刚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俗学研究组织——民俗学会,同时创办了民俗学讲习班,编辑《民间文艺》《民俗》周刊以及诸多民俗学丛书,为我国的民俗学学科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钟敬文常称自己是“五四之子”。作为五四风云中成长起来的青年,钟敬文身上充满了那一代人独有的气质。无论何时,眼中总有一团燃烧着的、跳跃着的光,身上充满着滚烫的激情。也正是这种激情使他始终保持对民间文化的关注。

20世纪30年代,歌谣运动的热潮逐渐褪去,许多运动发起者纷纷退离民俗学的舞台,而钟敬文却仍坚守在这片未开垦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为学习更先进的理论与方法,1934年,钟敬文还远赴日本进行深造。在这期间,他先后发表《老獭稚型传说的发生地》《盘瓠神话的考察》等文章,同时主编《艺风》杂志上的《民俗园地》栏目,向国内介绍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理论。

钟敬文一生的学术著作有许多,包括1928年与杨成志合译的《印欧民间故事型式表》,1931年发表的《中国民谭型式》,1933年发表的《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以及中国最早研究地方传说的《中国的地方传说》等。201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钟敬文全集》,共16卷,一千余万字,为后世学人留下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依仁游艺,诗文并举

在学术之余,钟敬文对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始终保持热忱。尤其是古典诗词,可谓是他的毕生嗜好。在他的床头,常年摆放着陆放翁、王渔阳、龚定庵等人的诗集,以时常吟咏观摩。

钟敬文钟爱写诗,据统计,他一生创作的诗篇达800多首。出版的诗集包括《三朵花》《海滨的二月》《东南草》《未来的春》《天风海涛诗词抄》等,另有《天风海涛诗话》《诗心》《蜗庐谈诗》等诗话诗论。除此以外,钟敬文在散文创作方面也颇有建树,出版的散文集包括《西湖漫拾》《湖上散记》等,被郁达夫称赞:“清朗绝俗,可以继周作人冰心的后武。”

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洋溢着的是钟敬文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国家时局的关切,体现了他作为文人的豁达胸襟与家国情怀。也正是这种对于诗与文学的追求,使钟敬文身上兼具了诗人纯粹、赤诚、乐观、自甘淡泊的气质,支撑他走过了“反右”斗争时期的艰苦岁月,并始终对学问与生活报以赤子之心。在钟敬文90岁寿庆活动上,王蒙曾言:“钟老是一个纯真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钟敬文去世之后,按照他生前遗愿,在他墓碑上刻上了“诗人钟敬文之墓”几个字。

人民学者,桃李满园

在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教育方面,钟敬文有如赤诚的信徒,散发着光。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钟敬文便同郭沫若、老舍等人成立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还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开设民间文学课程。1957年,钟敬文被划为“右派”,学术就此中断十年之久。然而这并没有消磨他对这一学科的热情。1979年,面对民俗学支离破碎的学科现状,钟敬文毅然放弃了个人的学术研究,转而注重这一学科的整体建设。尽管年近八旬,但他始终在为恢复民俗学学科地位呼吁奔走。他还邀约顾颉刚、容肇祖、杨堃、杨成志、白寿彝、罗致平等6位学者联名倡议恢复民俗学的学术地位,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术机构。

此后,钟敬文一直以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学科的建设者形象出现在各种场合,积极发表各种演讲。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钟敬文当选为理事长,后参与主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搜集编纂工作。1988年,由钟敬文领导的民间文学学科点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钟敬文担任所长,在此前后培养了近50位博士、博士后,这些学生此后分别进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成为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的骨干力量。在这些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少数民族人才,他们在学成之后投入到本民族文化中,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和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以外,他还多次举办民间文学、民俗学讲习班与高级研讨班,主持编写《民间文化概论》《民俗学概论》等专业教材。1999年,在96岁高龄之时还推出了《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一文,提出建立“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的思想主张。

钟敬文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即便是在百岁之时,他还坚持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担任博士生导师。他曾言:“我一息尚存,就要为所从事的科学竭尽智能。因为它已经成为我整个生命的全部了。”因为他的努力,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火种才得以在中国保存下来,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

在钟敬文百岁之时,他曾写下诗句:“历经仄径与危滩,步履蹒跚到百年。”纵观钟敬文的一生,他在跌宕起伏的时代风云中始终不忘初心、砥砺治学。他不仅是一位纯粹的学者,也是一位纯粹的教育家、诗人,是当之无愧的“人民学者”。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2024-01-31 □严曼华 ——钟敬文小传 1 1 文艺报 content73401.html 1 “吾侪肩负千秋业,不愧前人庇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