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 健 刘鹏波
"文学还在,读者还在”……
“唤起了心底的文学梦”……
“这是文学与读者的双向奔赴”……
1月23日晚,一场持续两小时的文学直播活动共吸引895万人在线观看,有网友在直播过程中写下了这样的留言。
这场活动由《人民文学》杂志携手“与辉同行”共同举办。直播间里,《人民文学》2024年全年下单订阅量直接创造了单品图书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单场销售图书纪录。很多人在看完直播后深感“文学的春天又来了”“文学找回了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和荣耀”……
“享受一场文学的盛宴”
《人民文学》走进“与辉同行”直播间,是文学刊物在互联网时代主动寻找读者的创举。正如直播活动中网友们的热情留言所传递的,文学并不缺少读者,文学的读者一直都在,只是读者接触文学的途径和兴趣被新兴媒介分流了。文学要找到潜在的读者,必须积极地融入现代传播格局。
《人民文学》需要读者,读者也需要《人民文学》。75年来,与新中国同龄的《人民文学》始终站在当代文学的前沿,真情奉献反映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品;以敢于担当的责任与使命,向读者推介足以留在当代文学史册上的精品佳作。这些作品以独有的精神与文学价值,为亿万读者传诵和喜爱,甚至影响几代人,至今嗣响不绝。
直播激发了网友们对文学的美好记忆与热情。有网友在互动留言中写到:“《人民文学》,那是我的青春啊!”有网友回忆起年少时买文学、故事期刊和租书的岁月,称“今晚享受了一场文学的盛宴”。有网友表示第一次听说这本杂志和背后的故事,给女儿买了一套。
通过这次直播,《人民文学》不仅找到了“新的读者”,更让一大批老读者前来“认亲”,让他们回想起文学曾经有过的“辉煌岁月”。网友“蓑笠老翁寒江雪”便是这样一位老读者,他在某社交平台深情回忆了童年时期,父亲给自己和大哥订阅各类报刊的往事:“那时每个月取杂志的日子,是最让人期盼和开心的时刻。为了能先睹为快,常常和大哥争抢,以至于吃饭的时候都要边吃边看,可谓废寝忘食。”文学刊物对一代人的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整个青少年时期,杂志伴我成长,让我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锻炼了文笔,可谓受益匪浅。今天我还能提笔写点东西,父亲对我的影响最大,其次就是阅读各类杂志。真怀念那个车马很慢的岁月,静静地等待,慢慢地期盼,心无杂念,简单而纯净地读上一本好书。有哭,有笑,有喜,有悲,让自己慢慢融入其中。”
文学应该“寻亲”,也值得“寻亲”。有位网友在直播活动中对“寻亲”作了这样的解释:“利用新的手段与方式,在人群中寻找到新的读者。”于是,他也成为那个直播夜晚订阅全年《人民文学》读者中的一员,并深深以此为荣。
“再次找到了阅读的乐趣”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把《人民文学》比作一张试卷,温暖的光线下始终有您温馨阅卷的身影。是热情、纯粹、善意、专注、专业的你们,陪伴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当代文学史的春夏秋冬。”许多在直播间下单订阅的读者,在收到2024年第1期《人民文学》后惊喜地发现,与这本沉甸甸的刊物相伴的,还有一封由主编施战军签名的致广大读者的信。信中这样写到:“首先衷心感谢您对《人民文学》杂志的关心和厚爱。您的支持和信任,是我们持续刊发好作品、传播好作品的不竭动力。”“新的一年,感谢有您的同行,让我们倍感温暖,也让我们深感责任在肩。”信件不长,但情意深重,短短的一页纸深情阐述了《人民文学》对散布在五湖四海的读者的感谢、尊重和关爱。
在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的陈瑾便是这样一位读者,她坦言自己是这次直播活动的“受益者”。“年轻时的我曾经也是一名喜欢读小说的‘文学青年’,但是繁忙的科研工作,让我这20年来与文学、阅读拉开了距离。看到这次才华横溢的西北老乡董宇辉的直播间里来了这么多的作家,他们对文学的讨论和感受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乃至于共情。我立即下单订阅了《人民文学》,还购买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当收到第1期刊物后,她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激动心情:“久违了,文学,这本刊物让我再次找到了阅读的乐趣。”陈瑾的话语代表了很多新读者的心声。
“2024年第1期《人民文学》收到了!好激动呀!包装太认真了!真有点舍不得打开!打开后一种久违的墨香扑鼻而来!”某位网友在收件后写下留言,感慨附送的致读者信让人感动。“字里行间彰显出《人民文学》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行的责任担当!打开杂志,首篇便是柳青的《在旷野里》,谁还能想起六七十年前的柳青和他的这部作品呢?!只有《人民文学》!!”满屏的感叹号,流露出这位读者溢于言表的激动心情。
类似的感人评价还有很多。比如一位读者这样写到:“收到的书打开有一股清新的墨香,字迹清晰,最感动的还有主编施战军先生给读者的一封信,这次‘寻亲’活动是成功的,很多走失的孩子都已回到母亲的怀抱!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书籍可以填补精神的空虚,新的一年,多读书,读好书。”在这个网络时代,文学重新找回了她的读者,并给予他们温暖的慰藉,将会深远地影响他们的精神生活。
让读者更愿意“认亲”
今年《人民文学》第2期的卷首语中这样写到:“我们深知,‘寻亲’不能靠一头热,更要让我们的亲人愿意‘认亲’——我们懂得,也要令人感到值得。”一份文学刊物对读者的尊重如斯,这一情谊也被广大读者识别、接收与反馈。网友留言称,这场活动“像光一样,照亮了文学之路”,“文学是一束光,能照亮迷茫的前行者,亦能照见自己”。这属于新时代文学的荣光,正召唤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投入文学的怀抱,“检阅”由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创作的精神产品。
如何找到读者,来一场“双向奔赴”?《人民文学》其实早已行动起来。在中国作协党组的谋划和推动下,2022年,《人民文学》杂志社就启动了“人民阅卷”行动,邀请读者讲述自己与文学、与《人民文学》的情缘。“人民阅卷”栏目在每期封二隆重推出,精选广大读者在读过杂志后的建议和心声。
主动邀请人民“阅卷”,彰显了《人民文学》是“人民的文学”的初衷,体现了一家顶级文学刊物的眼光和责任,既是对“人民”的深情召唤,对常年相伴的读者的感谢与致敬,也是包括《人民文学》在内的所有文学刊物在新时代办刊更上一层楼的自我鞭策和勉励。正如其在致读者信中所言:“新的一年,12期精美杂志,第一期已在您面前,从第二期开始将会在每月15日之前送至您的手中,接受您的检阅。”
“接受您的检阅”,是向人民献上的一片赤诚,显示出杂志的胸襟和担当。读者“爱生活的毛毛”在收到《人民文学》2024年第1期后,第一时间在网上分享“阅卷”体会,认为此次直播“唤起了一个全民阅读时代,意义重大不言而喻。当老牌文学杂志走进当红直播间,文学大咖和后辈之间惺惺相惜,默契的碰撞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文化需要传播,传播需要平台,需要精通和热爱文学的人……文学勃兴的时代为期不远,让我们且抱信心,拭目待之。”
新时代文学的繁荣景象和磅礴气象正展现在我们面前。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广大读者朋友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以奋进之笔共同书写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