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云曾以散文集《蓝渡》入选中华文学基金会“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那是她对家乡的守望,也是她从一条小小的蓝溪出发,寻见光阴的渡口。渡人,也渡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渡口,从此岸到彼岸,她为更多的人划起了摆渡船。
四年后,她的另一部散文集《青寨》又入选了中国作协2023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依然是以大湘西地域文化为背景的书写,而她心灵中的蓝溪已经朝向大江大河,一个个时间沿岸的村庄正在蓬勃生长,她将自己浸透乡愁的灵魂融入到大湘西的村寨,以一个游子的深情,描述着乡土生命的姿态、声音和温度,寄予了真挚的凝思及发现。
在张雪云笔下的青寨里,唱着“顿顿腔”或“高山腔”的男女老少,让劳作的日子有了悠扬的腔调,深远的苗族古歌暗含着一个多灾多难不断迁徙的民族沧桑,土家先民的生活歌谣在摆手堂前如山野的天籁唱响。还有那些峰回路转的咚咚喹,总是摇荡着人们的心旌,红灯万盏人千叠的摆手舞,汇成人神共娱的狂欢。青寨的唢呐声里,人们会忙着守秋、赶秋、晒秋,平常的四季也有响彻行云,激昂铿锵。来往于青寨的木匠、岩匠、篾匠、铁匠、银匠、瓦匠、箍桶匠,用一双双长满厚茧而又灵巧的手,将每一个日子都刀削斧劈、锤打淬炼得形形色色,有模有样。
青寨浓缩了湘西村寨的影像,那是由张雪云的彩笔不断描画、完善的村庄:一条清浅的小溪从寨子弯弯绕绕地穿过,寨子先前多是木屋小院,青瓦覆顶,远山青黛隐隐,近水青碧迢迢,男人喜欢穿藏青色的对襟上衣,上了年纪的女人喜欢包青丝头帕,偶有院墙,也是青砖砌就。山间多水雾,多青色烟雨,五大三粗的男人平常吃饭,多喜欢端了青花大瓷碗蹲在门槛上扒拉。山间的青,天空的蓝,都是作者喜欢的颜色。因为“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因为汝瓷般的“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便一直在与“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想象中,暗暗地给家乡的村子取了个只属于她的名字:青寨。
《青寨》全书分为“家园:吾乡斯土”“凝眸:停云时雨”“传承:灯火可亲”“回望:山河远阔”四个小辑,以大湘西地域和民俗文化作为新时代乡土书写的主体,同时又超越地域局限,延展至整个湖湘大地。张雪云以灵动细腻的散文叙事,见证那方青碧山水的乡土,洞见石火电光的时代,以“我写、我在”的姿态,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侧重于乡村微距式的探寻,透示出乡村人物的坚韧秉性,乡村风物的沧桑奇美,以及蕴藏其间的厚重文化。
《青寨》视野多维,在她所朝向的村庄、城市、河流、山脉之间,渗透融浸着作者精神世界的柔性、韧性、广度和深度,散发着质朴而灵动的气质与味道。张雪云的散文写作一直保持着属于自己文章特有的调性,时而奔腾澎湃,时而温婉清丽,有飘逸也有简练雅洁。她对语言的驾驭显出一种经过锤炼之后的精美,是一种不脱本色的语言,朴素自然又流畅灵动。无论绘景状物或是叙事记人,似乎是信笔写来,但却总能给平常的文字赋予一种不寻常的韵味,使之绘景见情,状物得意,叙事成趣,写人出神;又可谓朴而不拙,素而见美,空灵跳脱且馥郁芬芳,在娓娓道来中含蓄着丰厚的底蕴和雅致。
张雪云试图以她的村庄写出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史诗,写出湖湘大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写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万物日复一日地生长。她的乡土书写并不总是田园牧歌,更不仅是小女子的乡愁,而是能体现出广阔的社会生活及个体生命的情感和命运,折射出新时代中国城乡的变迁。
新的时代来临,青寨已逐渐告别从前的封闭、落后和贫穷,现代农业观念下的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已成为时尚。放眼处,可见高山峡谷、小桥流水间的村庄田园,也可见民俗民宿、高铁机场的旧貌换新颜。群峰沟壑,磅礴俊秀,隐藏于山间的土家山寨、苗疆古城,让人流连忘返。寨子里的街道两旁兴建了新式楼房,商铺鳞次栉比,动感强烈的流行音乐中,休闲绿地上的人们跳起了愉悦的广场舞。月明星稀的夜晚,家家户户的窗户里映出明亮的灯光,人们看电视、刷视频、聊微信、发抖音,网上购物,带货直播。新的腔调日新月异,老的腔调大多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各自的传承人口传心授。野天野地的腔调先后登上了大雅之堂,帷幕高悬,于灯火阑珊处推陈出新。
时光如水,在大自然的一次次轮回中,一个人和一个村庄,命运相互栖息、相互依存,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微小而具体的,却又挟带着更加真实和强劲的命运感,更加接近生存与时态的本质,个人的命运,便也是村庄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从教师到作家的张雪云,描绘出有血有肉、有风有雨、有幸福也有磨难的乡村地理。
这或许,就是灵秀如云,心地似雪,骨子里又含着一股倔强执着的张雪云对家乡的回报。她是村庄的一部分,村庄亦是她的一部分,她对故乡的爱与书写,对湖湘精神的追寻与传承,将是她朝向未来的梦想。一如流过青寨的蓝溪,潺潺不断。庄子有言:“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一位欣然投入家乡的作家因为热爱而丰盈,想看见远方的人,才能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而看过远方的人,也才会最懂得诗画一般的乡村,见山光,见潭影,悦鸟性。
从蓝渡到青寨,在天青色的薄烟淡雾里,有了这些文字里的青寨、青寨里的文字。这是张雪云写给乡村故园、血缘亲情,写给人文自然、历史记忆,写给自己的过去与未来,也是写给时间停留在人间的另一种形态。